推荐阅读
![合成恐怖火焰骷髅骑士照片的PS教程](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z25fIdvZ35weYCtc3Gl%5Bnmt%5BT9zNEF1NEZwNUdwOkBzNkRxOUdyPUJvboCo.jpg)
合成恐怖火焰骷髅骑士照片的PS教程
本教程介绍奇幻电影海报的制作方法。大致过程:先根据剧情选择合适的素材,如:骑士、公路、骷髅头、火焰等。然后给人物换头像,再慢慢渲染背景及火焰效果即可。最终效果 局部放大 一、新建文档700x438像素,背景白色,打开公路图片拖入文档中,ctrl+T使之尺寸与文档一致。 二、添加3个调整层处理背景。降低饱和度,渐变映射1图层模式叠加,不透明度35%,另一个图层模式柔光,不透明度81%。
![色彩系列教程(2):色系和色调](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xO%7BB6M%7BJxNEdxPUJyNEB%7BNEV2NUh4Mneq%5Bh%3E%3E.gif)
色彩系列教程(2):色系和色调
一、色调和色系的概念 PCCS(Practical Color-ordinate System)色彩体系是日本色彩研究所研制的,色调系列是以其为基础的色彩组织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将色彩的三属性关系,综合成色相与色调两种观念来构成色调系列的。从色调的观念出发,平面展示了每一个色相的明度关系和纯度关系,从每―个色相在色调系列中的位置,明确的分析出色相的明度、纯度的成分含量。 二、色调系列的组织结构 色调系列是由24个色相与9个色调组成的,如图1,看到色调系列的24色色环。图1,24色色环 从图1中的24色环,我们可以总结一下24色系的组织结构: Pccs色彩体系的色环的结构,是依据“三原色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以红(R)、黄(Y)、蓝(B)为三主色, 由红色和黄色产生间色――橙(O);黄色与蓝色产生间色――绿(G);蓝包与红色产生间色――紫(P),组成六色相。在这六个色相中,每两个色相分别再调出三个色相(如图1).便组成24色色相环。 9个色调是以24色相为主体、分别以清色系、暗色系、纯色系、浊色系色彩命名的。色调与色调之间的关系同色彩体系的三要素关系的构架是一致的,明暗中轴线由不同明度的色阶组成。 靠近明暗中轴线的色组、是低纯度的浊色系色调,Ltg色组、g色组。远离中轴线的色组、是高纯度的v色、b色组;靠近明暗中轴线上方的色组,是高明度的清色系P色组、Lt色组。中轴线下方的色组,是低明度的暗色系,dp色组、dk色组。*地带的色组,是明度、纯度居中的d色组。
![Photoshop制作精美的皮制日历图标](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OUFyM%7BJxNUVyNUBzNEZxN%7BRxOEOgVz6rdHd%3E.jpg)
Photoshop制作精美的皮制日历图标
内发光、投影、渐变叠加。(内发光是重中之重,它主要区分了每一页日历,是使日历有层次敢最主要的效果!渐变叠加可添加也可以不添加,如果你想做的精细一些,可以自己尝试调整各类数值。最后一页的投影必须要有啦~)如下图所示。
![Adobe CS3旗舰版出货 全线登场](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xPEB3M%7BJxNEhxOkByNUhxOkNxOkZvdH6o.png)
Adobe CS3旗舰版出货 全线登场
Adobe宣布开始出货Creative Suite 3的两个高端版本,标志着该公司25年来最大规模设计套装的全线登场。 Adobe CS3套装分为Design Premium(设计高级版)、Design Standard(设计标准版)、Web Premium(网络高级版)、Web Standard(网络标准版)、Product Premium(产品高级版)、Master Collection(大师典藏版)六大版本,于今年3月底正式发布,其中前四个版本4月中旬已经开始出货,后面两个高端版本一直等到现在。 CS3产品高级版包含了Adobe的各款跨平台后期制作软件工具,可以帮助专业视频工作人员为电影、广播、DVD、网络、移动设备等各种领域创作内容,全新购买1699美元,升级799美元。 CS3大师典藏版则包含了Adobe最新推出的全部12款新版设计和开发软件,是有史以来最丰富的创作环境,堪称Adobe的旗舰级产品,当然它也是最昂贵的,全新购买需要2499美元,即使升级也要1399美元。 CS3产品高级版和大师典藏版的英文版已经在北美上市,法语、德语、日语等版本将在本月中旬开卖,中文版消息未透露。
最新发布
![使用虚焦和拖影打造弱光人像](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NURxOUCgVz6rdHd%3E.jpg)
使用虚焦和拖影打造弱光人像
POCOER小公的弱光人像可以说是情绪的王,朦胧的影调像是神秘的面纱,并且擅长虚焦和拖影的拍摄手法。本专题就跟大家分享怎样利用虚焦、拖影拍出弱光情绪人像佳作。 一、拍摄装备 微单、单反一起上 sony nex6,高坚牌的柔焦滤镜,lensbaby移轴接环; 金钟独脚架,也充当灯架; 闪光灯使用带色温罩sb910、ROGUE束光套件、Phottix无线离机引闪器; 前景虚化工具:放大镜、电灯泡、水杯、塑料袋等等。 二、准确曝光 双色温让画面更生动 1、在弱光环境中,你使用什么测光方法? 使用Nex6的LCD就可以很方便地测光,直接目测调整。 2、如何准确曝光?
![【手机摄影技巧】使用手机摄影的七个经验](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NUR4OkCgVz6rdHd%3E.jpg)
【手机摄影技巧】使用手机摄影的七个经验
拍照手机的普及以及影相质量日臻改良,出现了一批愿意将拍照手机当做唯一相机的群体。就个人而言,如果我必须放弃数码单反相机而仅仅用手机来拍摄的话,我很可能会有类似戒断反应的情况出现。 但是,我愿意打赌,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存在这样一种情形:至少有几个重要的节点【时刻】,你是需要保存下来的。因此,身为摄影师的你,旅途中无论在哪,都可以从揣摩以下的教程中学用手机抓拍。 对于大多数像我这样的摄影器材发烧友来说,宁愿捐出器官,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相机(捐一只肾脏,或者更派得上用场的其他器官也行,十足多余的阑尾就歇了吧。)我猜这样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考虑到我们讲究堆砌众多技术的相机,却忽略其本来目的,把技术好坏与我们拍出的照片直接等比例挂钩。 我们熟知的摄影家在拍出伟大的摄影作品时从来不管手里用的是何种相机。其实,我不是在建议人们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好“摄影师而拿着针孔照相机到处拍摄,除非这样做很有趣,很值当。如果真的要撇开你仰赖的数码单反相机,下一个最好的替代就不是低技术含量的针孔相机了,手机相机可能是首选。 1. 发现的眼光 用手机拍照并不费脑子。显然,用不着把旋钮扳来扳去了,兴许最重要的是,无任何设置可供调整。你可以有更多空余时间来淬炼眼光。最后会发现,和使用数码单反相机比起来,你所看见的任何事任何人都会那么的不同。既然可控项是如此之少,就不能走回头路,依靠任何技术发明了。 为了拍摄更出色的照片,你得学会只依靠自己的智慧去“发现”你周围的美好事物。 2. 勤劳的双足 用过手机相机的缩放功能吗?如果用过,你知道那玩意是个啥奇葩。 这是一个技术上的两难问题:越薄的手机越难设计一个带有光学变焦头的内置相机。对大多数手机相机而言,缩放功能其实是数字变焦(也称数码变焦,译者注),只是单纯的在原有图像上放大缩剪,导致图像出现难看的马塞克。所以,放弃缩放功能吧。如果需要被拍摄主体离你的镜头近些,你最好是指望你的两条腿。此法也适用于定焦镜头的数码单反相机。有时(不是绝对),最好离你的拍摄目标近一点。
![人像坐姿的变换要领是什么?](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NUVxPUegVz6rdHd%3E.jpg)
人像坐姿的变换要领是什么?
坐姿的变换要领是什么? A: 坐姿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全坐姿;一种是半坐姿。根据拍摄角度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正面坐姿和侧面坐姿两种。我们可以根据要采用的构图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得到理想的效果。 相对于站姿来说,坐姿的拍摄有一定的难度。其难度主要在以下两点,一是要突出模特的腿部线条,如何通过坐姿的摆姿和造型突出和拉长人物的腿部线条将变得十分重要;二是如何通过模特的着装打扮凸显人物的个性,尤其对于女性模特来说,还要注意避免走光。 拍摄参数 相机:Sony α900 焦距:5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 200 快门速度:1/15s 曝光补偿:EV0 拍摄提示 坐姿的变化主要依靠人物腿部、手部和头部的变化来实现。当然,如果配合一些适当的道具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拍摄参数 相机:Sony α900 焦距:85mm 光圈:F11.0 感光度:ISO 100 快门速度:1/125s 曝光补偿:EV0 拍摄提示
![如何拍出极具张力的作品](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NUV1PUCgVz6rdHd%3E.jpg)
如何拍出极具张力的作品
这是一张简单但有张力的相片,我们会利用什么技巧去拍摄呢?一起x究一下怎样利用「长焦」、「剪影」和「白平衡」来加强效果吧! (Photo by Tom Clancy) ·利用长焦镜头压缩背景 看到背景的草原像是「并排」一起吗?这其实是由于长焦距能「压缩」远处景物的效果,长焦也能够把远处的景物拉得更近,于整体相片中有放大的效果。 ·利用背光来拍摄剪影 当主体在背光的情况下拍摄,若果我们的测光是基于背景的(即是背景的曝光正常),这时主体会变成「剪影」,「剪影」具有明确清晰的轮廓,可以更能突出主体和带出气氛。 ·调较白平衡加强「黄昏」的效果 调较白平衡可以改变相片的颜色,若果要令相片一片泛黄带出或加强「黄昏」的感觉,不妨试试把白平衡调较到高K数或「闪光灯」的位置,这样整张相片也会变成暖色调。 注:更多请关注摄影教程栏目,三联摄影群:182959594欢迎你的加入
![压缩效果如何使用](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NUV5OESgVz6rdHd%3E.jpg)
压缩效果如何使用
使用长焦镜头可以得到压缩效果。简单地说,压缩效果就是消除了被摄物之间的距离感,远景与近景都像在眼前一样的画面效果。这种效果,镜头的焦距越长,表现得越明显。 要说长焦镜头的优点,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应该是将远处的景物拉到近处来拍摄,但这只是长焦镜头的特点之一,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压缩效果的应用,这一功能一定要熟练掌握。压缩效果也可叫做“多层效果”。多层,也就是说远近的被摄物重合,呈现出多个层次。如果将其恰当使用,就可以在画面中制造出更加浓密的美丽空间。 图1 最受推崇的例子,要算以樱花与新绿的重合来表现画面的分量感了。图1是日落后拍摄的枝垂樱,由于多层效果的使用,前后的樱花层层叠叠,展现了高密度的樱花景象。这个场景,靠近拍摄也可以,比如使用广角镜头或标准镜头,但是同样的取景却得不到同样的画面效果。 说起长焦变焦,总感觉是为了将被摄物纳入镜头中而进行的简单镜头操作。但是,如果要有效使用压缩效果,那么将变焦与调整压缩效果分开考虑也未尝不可。 图2 这时,被摄物的大小不是通过镜头,而是通过走动来调节的。就像刚才的樱树照片一样,可以靠近拍摄的被摄物却特地用长焦镜头在远处拍摄,也就是说,将近距离的被摄物特意放在远处用长焦镜头来拍摄,以发挥长焦镜头原本的魅力。 另外,压缩画面中远近有两个或多个被摄体同时可见,这也是长焦镜头的魅力之一,而且可同时对主体和背景进行强调。 例如图3中,樱花与残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脉形成对比。只有樱花的话,画面呈现的是春天的景象,加上山,就营造出了早春的印象。这时,重要的是光圈的选择。 图3
![如何打造独特色调的风光照](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NkBzOkCgVz6rdHd%3E.jpg)
如何打造独特色调的风光照
你不需要为了创作时尚的照片而特地前往巴塔哥尼亚,你完全可以像亚历山大·迪修姆斯(Alexandr Deschaumes)这样,通过降低画面的色彩饱和度,或者调整对比度来得到一幅色调与众不同的风光写生。 “为了捕捉到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的画面,我使用了一些光学滤镜,并且直接在相机上对照片风格进行了调整,”亚历山大告诉我们,“我用了中灰密度滤镜和偏振镜,选择了一个非常冷色调的手动白平衡,加上画面的高对比度设置和非常低的色彩饱和度,让画面显得格外的沉静。在后期处理照片时,我在进一步降低了饱和度的同时,还增加了画面某些部分的对比度,并尝试了略显不同的蓝色色调,让画面更接近于我脑海中的样子。” “我还另外制作了一个单色黑白的版本,我喜欢黑白照片那种简洁的感觉。蓝色的冷色调白平衡的彩色版本在视觉上也许少了一点引人注目的感觉,不过却带来了更加缥缈而超现实的感官体验。” 拍摄窍门 ·用RAW+JPEG的模式来拍摄,并更改相机设置。这样你就会获得一个在当前(JPEG)设置下所记录的照片版本,另外还有一个可在稍后(RAW)编辑中做进一步色调增强或淡化的照片版本。 ·利用相机的照片风格功能来改变照片的色彩平衡和对比度。 ·在试拍后查看直方图,确保画面中没有高光溢出。然后减少曝光再拍摄一张。
![新手入门 广角镜头的6个使用技巧](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NkB2O%7BKgVz6rdHd%3E.jpg)
新手入门 广角镜头的6个使用技巧
敢于挑战的风景摄影师总是优先考虑广角或超广角镜头(24mm或24mm以下的焦段),这些镜头也能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捕捉广阔的远景。但是,其中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因为即使是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仍然没有亲眼所见的雄伟壮观。在本文中,我将尝试对这个现象作出解释,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帮助你使用广角镜头拍出动人心灵,印象深刻的照片! 靠的更近些 比起其他镜头,广角镜头在拍摄时用了更广的角度,在同等拍摄距离下,被摄物体会显得更小,这就是所谓的近大远小原则。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摄影师最好能够更加靠近拍摄的对象。尤其是在使用超广镜头时。使用14mm的镜头拍摄的照片,远景视觉上都很遥远,前景就突显眼前。 前景很重要 与你所期望的不同,上文所述意味着用广角拍摄风景时,最重要的元素是前景。广角镜头拍摄更广阔的风景时,也会捕捉到一些前景(因为广角镜头广阔的视野不可避免)。而在广角拍摄的风景中,前景会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前景不够吸引人,照片也将如此。 在广角镜头中前景会被放大 这自然会让我想起 Josef Muench 的远近构图法——运用广角镜头,不仅展现出广阔的远景,同时也近距离地展示了前景的细节。当你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一定要花费时间寻找有趣的前景,让它们能和远景做更好的结合,找不到这样的前景,可能要考虑使用长焦镜头,避免拍到地面。 关注画面中的垂直线条 广角镜头会使垂直线条弯曲和变歪,就像照片里红杉树顶部附近的树干这样。现在,你可以判断你是否喜欢这种效果了。重要的是意识到这一点,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开始拍摄一些风光照片时,我对此不在意,但往后我发现自己不得不努力避免或事后纠正图片里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简化构图,令画面只有一条明显的垂直线条,或者使用移轴镜头纠正图像变形,Photoshop软件的扭曲滤镜也会有帮助。
![掌握不同的对焦方式](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NkB6N%7BigVz6rdHd%3E.jpg)
掌握不同的对焦方式
在相机中,有“自动对焦”功能,半按快门按钮,相机便会自动进行对焦。不过,对焦在何处要由拍摄者自行决定。对焦之处不同,照片给人的印象也就不同。 对焦在何处,由拍摄者来决定人类的眼睛会一直将注意力放在想要看的事物之上,并且自动进行对焦,因此我们并没有特别关注过对焦这一过程。不过,相机却并非如此。 现在的相机变得非常方便,将相机朝向想要对焦的被摄体,半按快门按钮,就会对处于对焦点的被摄体自动对焦。对焦作业过程由相机自动完成,不过,对焦在何处才合适这一点,相机本身无法确定,必须由拍摄者来决定。 那么,是对焦在远处的被摄体,还是对焦在近处的被摄体?对焦位置不同,照片给人的印象会大为不同。想要对焦的被摄体若在远处,则照片会成为具有纵深感的照片;对焦的被摄体若在近处,则近处的被摄主体会从画面中凸显出来。 焦点在近处 由于对焦在近处的被摄体上,背景被虚化,因此被摄主体看上去从照片中凸显了出来。 焦点在远处 观者的视线会从远处合焦点向近处移动,因此会给人纵深感。 未合焦,怎么办呢? 对焦是在拍摄中必须要进行的操作。不过,根据被摄体不同,会有很难对焦的时候。这时该怎么办呢?
![怎样选择正确的对焦位置](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NkF%7BOEGgVz6rdHd%3E.jpg)
怎样选择正确的对焦位置
一、要拍出整体清晰的泛焦效果 当整体要清楚对焦时,记着要缩小光圈,把焦距拉远(广角),并对焦在中间前一点的位置。 利用f/11光圈,把对焦点放在「对焦范围」位置,加上16mm的广角,轻易拍出全部清晰的相片。 二、慢快门拍摄流水时,应对焦在不动的东西上 流水在慢快门下会雾化,因此应该对焦在一些静的对象上,突显流水的流动。使用小光圈,把对焦放在不动的树枝上,令树枝清晰,突显流水的「化」。 三、没有清晰的对焦范围时,应该对焦在构图近自己的1/3处 不确定应对焦那里时,可以利用小光圈,并对焦在近自己的1/3处。 四、当主体未能成功对焦时,可以找相同距离的对象来对焦 当主体是在相同距离,对焦在那一边也是一样的。 五、近景和远景距离大时,应对焦在近景上
![如何用阴影形成构图线](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NkF4NEegVz6rdHd%3E.jpg)
如何用阴影形成构图线
构图线的位置可以随意改动 在将阴影活用于三分线的构图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拍摄“山的顶端”的照片。本案例为拍摄者拍摄的日出场景,案例中并未表现冉冉升起的朝阳,而是截取了大面积的海面,以表现映照海面的朝阳和那个时间所呈现的景色。拍摄者在拍摄时并没有考虑到三分法等构图法,而是将区分“主要的表现对象”和“次要的表现对象”作为重点,进行了全面的构图考虑。这时,如果出现具有点缀效果的云彩,天空和海洋的效果可能就大不相同了。也就是说,当时出现的“要素”决定了构图的变化。由于我本身从事的工作是广告摄影,这样随意改变照片的构图是不允许的,但在创作摄影作品时,却要凭着自己的“任性”按下快门。这种“任性”是拍摄者的感觉,可以给作品带来活力。三分法构图在某种意义下是“不稳定”的构图。但正因为如此,利用好三分法构图就可以给照片带来动感。 水平线和水面的反光吸引观者视线 使用阴影表现光的存在 有光就有影,构图中将阴影作为表现重点的创意在自然风景的拍摄中很常见。当然,当时场景中阴影的强弱可以决定构图,因此,较强的阴影会更好。若阴影的部分和明亮的部分都比较模糊,则构图的说服力和作品的表现力会减弱。 利用阴影可以表现出画面不同效果。因为有光的存在,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就可以编织出明与暗交织的画面。在实际拍摄中,阴影的份量(面积)是少好还是多好,取决于拍摄者想要表现的主题,以本案例来说,即“夕阳开始造访大地”。如果阴影面积变成了三分之二,那么就可以表现“日之将落,黑暗将至”的气势。因此,关于阴影所占面积的多少并没有硬性规定,拍摄者应在明确表达拍摄意图的基础上进行面积分配。 加上阴影表现夕阳西下的场景 仅用明暗创作独特的构图 拍摄山岳等场景时,顶光下很难拍出理想画面。相对的,朝阳和夕阳下的倾斜光线是较为理想的。在拍摄山岳时,斜射光线下的阳光会被山峰遮挡,就会出现照得到阳光的山脊和照不到阳光的山脊这两部分。在山岳照片中,使用这样的山脊进行构图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基本上,活用与阴影相对的醒目高光非常重要。在案例中,拍摄者在从画面的右上方向左下方延伸的对角线上安排了山脊。这时画面中的光、影比例几乎相同,因此拍摄者减少了光线所照射的山脊面积,凸显出了阳光照射下的闪耀的山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