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
- 2021-11-11
- 来源/作者: 不详 / 佚名
- 5 次浏览
优秀奖
徐瑞华――水之印体
创作意图:
水无色、无味、无形,洒出去会流淌,积起来成水珠,滴在衣服上会有水痕。作品手绘而成,使用毛笔沾以水分为多,墨为少,一气呵成,若淡若浓,若清晰或模糊,表达对水之印的想象,水墨交融或积成墨渍或行云流水,一切品在字中。
评委评语:
靳埭强:
水墨是中国绘画与书法最重要的精华,它的浓淡效果更能N含文化气质。设计者巧妙地在凡纸上书写成一种具自由天趣的文字,在粗细、疏密、浓淡、虚实的比对中,显现了气韵生动的神韵。
李少波:
这款字给人很强的东方意韵。浅浅的水渍自然地将古隶的特征消融其中。令人感到古风扑面,却又不知风起何处...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Every character has a beautiful balance of black-and-white. Pleasing to look at.
徐晨――徽州印象体
创作意图:
创意来源于去年去黄山写生,淡淡水墨的古代民居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黑白的对比干净和赋有忧伤的情怀,山间那浓重的自然水墨画更是让人无法忘怀。本作品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折纸的形式,利用一面黑一面白的粗细不同的小纸条折叠出这些字,更加印象的表达我内心对安徽这个神奇土地的怀念。
评委评语:
靳埭强:
设计者能从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吸收消化,并回归心手并用的创作原本,创造了朴实自然,充满雅趣的字体,可喜可贺。
李少波:
这款字借以材料来表现,形式新颖,利用折纸正反不同色的特点赋予文字另一个层面的意趣。令人惊叹黑白阴阳的关系原来可以借助汉字的笔画转承来阐释,并且可以表现得如此自然。在这里,汉字的智巧与朴拙合为一体,妙似天成。
苏长安――方块层叠体
创作意图:
每个字都用若干个方块层叠而成,再通过方块层叠的次数分出黑、灰,从而用这个规律作出这套字体。这是我试图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创作的字体,想给人一种对汉字写法的新认识。
评委评语:
靳埭强:
这是一款挑战难度的字体设计,它反其以线为主的造字基本,以方“面”代“线”,方块中的空间成为难题。设计者利用了面的透叠构成方法进行变化,成形一款文字,创意可嘉。但在实用上有难设的缺点。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Every letter is a piece of art! The idea is totally new and it is amazing to see that most characters are easily recognizable. Pleasing to look at.
李少波:
有趣的概念,美丽的画面。
刘子超――人之出
创作意图:
此作品是要表达汉字都由人所想而产生的,没有人就不会有字的产生,所以每个字都突出了近似“人”字的笔画。
评委评语:
徐冰:
汉字书写与数字屏幕共有的时间之美。
靳埭强:
这是一种大胆实验态度进行创作的,设计师成功的把平面的字体,造成具空间感的视觉效果。摄影景深的视觉焦距也成为特点。当然这也在实用上变成缺点。
李少波:
虚实互左、黑白相映,汉字的整体美不再是重点,各种笔画细节在空间中游走,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有点现代、有点古韵、有点数码,有点水墨,有点厚重,有点写意......
王天甲――汉字的平方
创作意图:
当两个“喜”字的图形张贴于图中的大街小巷为人带来新婚的祝福时,不禁赞叹到“double”的力量如此的强大。多“一”岂止是“1”的个体的单数,这其中蕴含了多少的“度”,增则多,减则无,“双”的概念体现了无限的适度和追求。此套文字的设计尝试了用“融”的手段达到“双”的目的,并试图通过汉字的图意完成“双”所能带来的情感传达,同时感受到了汉字结构无限的变化和包容性。
评委评语:
靳埭强:
作者由传统文字图形双喜找到灵感,创作了这种双体文字,趣味盎然。这种概念性的实验,由简变繁,挑战常规,勇气可嘉。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This work reminds me of the 西夏 letters. An interesting approach to make ‘simplified’ Chinese letters look more complicated. Fun to look at!
徐冰:
一种多有趣味的字体,表现出作者对汉字的热爱。
李少波:
传说中的仓颉长有四只眼,两两相重,这件作品略施巧劲,却得到奇妙的视觉效果,像古经中的河西字,象现代的乱码符,感谢那个四眼的造字之神,他赐予我们如此不可思议的文字。
苏士鹏――仿宋体
创作意图:
笔画采用刻本笔划风格,结构上在传统的结构上进行加宽。即保留了刻本的风格,又布局严谨。
评委评语: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A very well-balanced text typeface. Extremely readable in small size.
李少波:
该字体笔画刚健,结体严谨,空间合理。将版刻的神韵完美再现。
姜楠――气质宋
创作意图:
有一种高贵的气质,高挑与挺拔的字体自然也会给人以精神饱满的感受,体现出宋体的精,气,神。
评委评语: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It sounds easy to make an ‘out-of-balanced’ typeface but it is hard to do it well. This font is extremely successful and it’s pleasing to look at.
李少波:
以宋体为变形的基础。对部分笔画进行夸张处理,从而取得了一种奇特的效果。细细品味,其中既有雕版意趣,又不拘泥于古典风格的范式。笔画与字身的高低错落构成了这副作品的核心。文字横排后,微微的起伏波动与撇捺笔画的拉长处理使得文本变得雅致而生动。
任燕卿――
王祺闵――透视体(粗、中粗、细)
创作意图:
横向左交会于A点,直画向下交会于B点(如下图)。结构动势由横画向右上方伸展,直画向左上方延伸,于是构建出这具有双重透视造型的书式,因名之为“透视体”。
“透视体”的横排阅读动线,由横画间之向量合力主导。直排阅读动线,则由直画间之合力统一。同时,在结体上仍然坚持易读、易认,加上是一套完全不用外框(outline),纯用单一直线制作的“stroke font”,具有容量小、显像快、省电、大小粗细缩放自如的优点,在简讯的传递等手机用途上,当可发挥高度的效能。
评委评语: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It has a certain characteristic but is very well-balanced. Fun to look at.
李少波:
将重心下调,既而又把笔画方向打乱,步步皆为大忌,然而细看又觉得并非不可,真可谓是险中求稳,乱中取胜。
叶长春――一线草
创作意图:
现有电脑中的中文草书每字皆特立独行,全然不顾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映带响应关系,而草书最讲究“气”,笔断意犹连。“一线草”一笔到底,力求在“气”上达到极致。竖排时字体全部因势首尾相连,任何两字皆可以“气”相连,有绵绵不绝不意。在创作过程中,因每字皆要求在一方框内,我于是不断寻找最适合各方块字相连的共同连接点,最后发现还是正中间的连接点最适合,且每个字的首尾连接角度在45度最为适宜,如果无法以45度开始或结束,则需要尽量靠近45度,或作一些其它处理,经调整字形及草法,所有字均可顺利连接。“一线草”行笔无提按,无粗细,只有单线体,类似于无表情字体,偏装饰类字体多一些,待“一线草”成熟后,我将增加提按、飞白等行笔中的更多要素。因中文草书的特点,“一线草”无法横排,只有竖排。
评委评语: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The idea of creating a joining script typeface may not be new, but it’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do it well! This font has a flow and every character is well-balanced.
南清群――古宋体
创作意图:
这套字体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古籍书上的宋体字,它既有宋体的横细竖粗,端庄稳重的特点,又有仿宋体的活泼自然。
评委评语:
李少波:
介乎于宋与仿宋之间的风格是这款字吸引人的地方。简化的直线更是强化了其历史渊源,刚劲大气、富于个性。
李江――简仿篆
创作意图:
该款字体的设计灵感源于小篆体,意在传承中国文化。但篆书与现代简体字相差比较大,难于识别,所以使用了简体字做基本字型,也是旨在与时俱进的一种想法。
评委评语:
李少波:
这件作品一改篆书惯有的文弱气息,而以磅礴的气势取而代之,然而气势之下仍保留了篆书行云流水般的意韵。
曹玉凯――木鱼字体
创作意图:
中国汉字历史悠久,它标志着中国的文化发展的历程,然而给予美妙的意象,表现出国人的精神面貌,或许更能使中国文字更加完美。
利用木鱼的外形与文字笔画的结合,勾勒出不同的画面,使文字更加形象化。字体的笔画角度不同,表达出木鱼敲打声音的不同,画面以及文字的笔画都不同的表现出现代国人生活的精神面貌。
阮红杰――回纹体
创作意图:
传统的回纹纹样与现代霓虹灯字的印象,曲折回旋,犹如迷宫,又仿佛记忆。整体设计既体现了汉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