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纹理按钮
- 2021-12-01
- 来源/作者: 本站原创 / 佚名
- 9 次浏览
迷彩纹理按钮是以迷彩图案为底纹效果的按钮特效,这类按钮很容易引起人们对军事的联想,适合用于各类带有军事色彩的网页页面中。按钮图像与背景的协调搭配更增添了画面的表现力。如图2-2所示,为本实例的完成效果。
图2-2 本实例完成效果
技术提示
在制作迷彩纹理按钮的过程中,主要应把握迷彩图像与按钮图形的结合效果。将迷彩素材图片定义为图案,方便在按钮图形上进行叠加,并且还可以调整纹理的大小、不透明参数等。中心的按钮设计为指针的形式,更增强了画面的军事含义。如图2-3所示,为本实例的制作流程。
图2-3 本实例制作流程
制作步骤
1、制作主体按钮图像
(1)启动Photoshop,执行“文件”→“打开”命令,打开本书附带光盘\Chapter-02\“背景02.jpg”文件,如图2-4所示。
图2-4 打开素材图像
(2)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参照图2-5所示配合<Shift>键,绘制三个正圆路径。
图2-5 绘制路径
(3)使用“路径选择”工具,将这三个路径同时选中,确定选项栏中的“添加到形状区域”按钮处于激活状态,然后单击右侧的“结合”按钮,对路径进行结合,接着再使用工具箱中的
>“直接选择”工具和“转换点”工具,对结合后的路径形状进行调整,如图2-6所示。提示:Photoshop提供了组合路径的不同方式,选择的两个或多个对象组合在一起,可焊接成一个对象,也可以用一个对象修建另外的对象。在绘制过程中,合理使用选项栏中提供的功能,可使创建路径图形的操作变得简单轻松。
图2-6 编辑路径
(4)在“图层”调板中,单击调板底部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图层 1”,按下<Ctrl+Enter>键,将路径转换为选区,设置前景色为灰蓝色(R128、G142、B144),按下<Alt+Delete>键,使用前景色填充选区,按下<Ctrl+D>键,取消选区,如图2-7所示。
图2-7 转换选区并填充颜色
(5)打开本书附带光盘\Chapter-02\“迷彩.jpg”文件,在该文档中,执行“编辑”→“定义图案”命令,打开“图案名称”对话框,如图2-8所示,保持对话框的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个自定义图案。
图2-8 设置自定义图案
注意:读者在创建自定义的图案时,建议不要将太大的图像定义为图案。如果使用“矩形选框”工具选择用作图案的区域时,必须将选项栏中的“羽化”设置为0像素,否则“编辑”菜单中的“定义图案”命令呈灰色不可选状态。
(6)将“迷彩.jpg”文档关闭,激活“背景02.jpg”文档,确定“图层”调板中的“图层 1”
为当前可编辑状态,单击调板底部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投影”命令,参照图2-9所示设置对话框,为其添加图层样式效果。
图2-9 设置图层样式
(7)新建“图层 2”,使用工具箱中的“钢笔”工具,在视图中绘制路径,然后将路径转换为选区,填充为灰色(R138、G135、B122)并取消选区,如图2-10所示。
图2-10 绘制图像
(8)确定“图层 2”为当前可编辑状态,执行“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命令,创建出如图2-11所示的图像效果。
提示:在前边的实例当中已经讲到如何创建剪贴蒙版,若要取消剪贴蒙版,首先按下<Alt>键,将鼠标光标放在两个图层中间,出现一个符号时,用鼠标单击,这样就将取消剪贴蒙版。
图2-11 创建剪贴蒙版
(9)新建“图层 3”,使用同样方法绘制图像,并创建剪贴蒙版,如图2-12所示。
图2-12 制作其他图像
(10
)按下<Ctrl+Shift+Alt>键的同时依次单击“图层 1”和“图层 3”前的图层缩览图,得到两个图层中的图像的交叉选区,然后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色相/饱和度”命令,调整选区内图像的色调,完毕后将创建的“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参数设置为“50%”,如图2-13所示。
图2-13 调整图像色调
(11)在“图层”调板中新建“图层 4”,使用“椭圆选框”工具,配合<Shift>键,绘制一个正圆选区,然后选择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参照图2-14所示设置渐变色,完毕后在选区内由上至下绘制线性渐变颜色,接着将选区取消。
图2-14 绘制渐变图像
(12)参照图2-15所示,为新创建的银色按钮图像添加“内阴影”和“斜面和浮雕”图层样式效果。
提示:在为图像添加斜面和浮雕效果时,注意将样式选择为外斜面类型,增加按钮凸起来的效果。
图2-15 设置图层样式
(13)对银色按钮图像复制,并调整复制图像的位置,如图2-16所示。
图2-16 复制并调整图像
(14)再次对图像进行复制,并执行“编辑”→“自由变换”命令,调整图像的大小和位置,然后对其“图层样式”效果进行更改,如图2-17所示。
图2-17 更改图层样式
(15)使用“椭圆选框”工具,绘制如图2-18所示正圆选区,确定创建的“图层 4 副本 2”为当前可编辑状态,连续按下<Ctrl+C>和<Ctrl+V>键,对选区内的图像复制并粘贴到新的图层中,生成“图层 5”。
图2-18 复制图像
(16)接下来为图像添加“斜面和浮雕”效果,如图2-19所示。
提示:使用斜面和浮雕命令创建凹进去的图像,一凸一凹两种效果结合起来,增强了按钮的三维立体效果。
图2-19 设置图层样式
(17)在“图层”调板中新建“图层 6”,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配合<Shift>键在视图中绘制一个矩形选区,然后将选区填充为黑色,如图2-20所示。
图2-20 绘制矩形图像
(18)保持选区的浮动状态,执行“滤镜”→“渲染”→“镜头光晕”命令,参照图
2-21所示设置“镜头光晕”对话框,为图像添加镜头光晕效果。注意:光晕中心的设置对以后的操作至关重要,务必使中心点与发射光束的中心相重叠。
图2-21 添加镜头光晕效果
(19)接下来执行“滤镜”→“扭曲”→“极坐标”命令,打开“极坐标”对话框,参照图2-19所示设置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将对话框关闭,效果如图2-22所示。
图2-22 执行“极坐标”命令
(20)执行“编辑”→“变换”→“垂直翻转”命令,将该图像垂直翻转,然后再执行“滤镜”→“扭曲”→“极坐标”命令,调整图像,并将选区取消,如图2-23所示。
图2-23 调整图像
(21)使用“椭圆选框”工具,按住<Shift>键在图像上绘制一个正圆选区,按下<Ctrl+Shift+I>键,将选区反转,按下<Delete>键,删除选区内的图像并取消选区,如图2-24所示。
提示:在执行完此步骤后的图像需是一个均匀对称的图像。如果读者创建的对象与本文出示的效果稍有差异,可进行多次操作,从而使效果接近。
图2-24 删除部分图像
(22)执行“自由变换”命令,调整图像的大小和位置,按下<Ctrl+I>键,执行“反相”命令,将图像颜色反转,如图2-25所示。
图2-25 调整图像
(23)执行“图像”→“调整”→“色相/
饱和度”命令,参照图2-26所示设置“色相/饱和度”对话框,调整图像的色调。
图2-26 调整图像色调
提示: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若需为图像指定一种新的颜色,可选择“着色”复选框,拖动“色相”滑块调整需要的颜色。
(24)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创建新组”按钮,新建“组 1”图层组,然后在该图层组中新建“图层 7”,使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在视图中绘制选区并填充为淡蓝色(R234、G240、B240),如图2-27所示。
注意:在绘制图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参照下图,将图像的左边绘制的稍微宽点,右边稍微窄点。
图2-27 绘制图像
(25)按下<Ctrl+R>键,在视图内显示标尺,然后分别拖动水平和垂直标尺,拉出两条参考线,使两条参考线的交点位于“图层 6”中的图像的中心点处,如图2-28所示。
图2-28 设置参考线
(26)确定“图层 7”为当前可编辑状态,按下<Ctrl+T>键,执行“自由变换”命令,然后将在视图中出现的中心控制点位置调整到参考线的交点处,并在选项栏中设置旋转角度,如图2-29所示。
图2-29
调整控制点和旋转角度(27)按下<Enter>键,完成变换操作,接着再连续多次按下<Ctrl+Shift+Alt+T>键,将该图像沿中心控制点旋转复制多个,使其组成一个圆环图像,如图2-30所示。
注意:在此步骤中就体现了在步骤(24)中绘制图像的重要性,太宽太窄都达不到最后的效果,读者可以多进行尝试。
图2-30 复制其他图像
(28)执行“视图”→“清除参考线”命令,将参考线全部清除。然后在“图层”调板中将“组 1”图层组的不透明度参数设置为30%,如图2-31所示。
图2-31 设置图层组的不透明度
(29)打开本书附带光盘\Chapter-02\“方向图.psd”文件,然后将该文档中的图像添加到“背景02”文档中的相应位置,并设置该图像所在图层的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如图2-32所示。
提示:调整混合模式可以使两幅图像很自然的混合到一起。
图2-32 添加素材图像
(30)新建一个图层,使用“钢笔”工具,绘制路径,将路径转换为选区并填充为白色,接着再设置图像所在图层的不透明度参数为“80%”,制作出高光图像,如图2-33所示。
图2-33 制作高光图像
(31)使用前面绘制图像的方法,再绘制图像,然后执行“滤镜”→“杂色”→“添加杂色”命令,参照图2-34所示,为图像添加杂色效果。
图2-34 绘制图像并为图像添加杂色效果
(32)将前面绘制的图像所在图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正片叠底”,效果如图2-35所示。
图2-35 设置图层混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