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平面设计 > PSP4(15)影像选取的魔术

PSP4(15)影像选取的魔术

  • 2022-01-26
  • 来源/作者: Ps.OneGreen.Org    / 佚名    
  • 2 次浏览

当我们想在图片上做物件选取,PSP 提供了三种好用的工具,分别是几何选取、 手绘选取及颜色选取(参考工具设定单元的图示说明)。您可曾注意到在各个工具的 设定栏中皆有 Feather 的调整项,而魔术棒(颜色选取工具)更多了 Tolerance 的调 整项,这些是做什么用的呢?现在,先从 Tolerance 的用法开始介绍。

美女图 先把魔术棒的工具设定栏中的 Feather 调为零,以控制这个变因。现在拿一张美女图为例 ,若只想选取人像部分,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先点取绿色背景部分,再从 Selectinos/ Invert 反选取成人像,这样就大功告成了。接著选取的区域 Copy 起来,先开个黑色背景 的新档,然後再把人像贴入 Edit/Paste/as new selection。现在请您仔细分办一下,在 不同的 Tolerance 设定值下,人像边缘的变化情形。
Tolerance=5

容错值为 5

Tolerance=50

容错值为 50

Tolerance=100

容错值为 100

Tolerance=150

 容错值为 150

所谓 Tolerance 就是「容忍度」,较科学的讲法是「容错度」。它的值愈小,就是对颜色是否 相同愈挑剔,於是在绿色背景中一些不是纯绿的小污点,它都不放过。(试著将 Tolerance 调到最小看看,当您以魔术棒点下背景时,就可以看到更多的非绿污点被圈了起来) 相反的,值愈大就是容忍度愈大,愈能包容相近的颜色值,所以不但背景的非绿污点都 被选了进去,就连边缘发间的淡色区域亦被囊括。经反选取的结果,大部分的边缘淡色部分 自然地都被排斥掉,因此最右图的周围看起来就显得乾净多了。

 

 

在各个选取工具的设定栏中都有 Feather 的调整项,同样地在 Selections/Modify/Feather 中也可以做相同的调整。

何谓 Feather 呢?就是将选择区的边缘部分做适度的柔化, 使得该区域贴入其他图片做影像合成时,边缘就会看起来较「融入」,而不会有突兀的 感觉。您以为如何呢?由底下的例子来说明便一目 然。

Feather的比较发缘放大

请参考 上篇 的方式,一样用魔术棒工具来选取人像的部分。 但现在把 Tolerance 均固定为 50,而 Feather 分别设为 0 及 20 ,。由结果中可以看出, 左边的人像(Feather=0)边缘部分非常锐利,而右边的人像(Feather=20) 其边缘部分就显得柔和多了,与背景较能融入。

我们再从右方的部分放大图中(分别为左、右两人像的部份发缘放大)便可很明显的看出差异来。

 

 

风景 在 Selections/Modify/Overall opacity 的选项,其功能就是要改变选取区域影像 的性质,使其做影像合成时表现出「透明化」的程度。 直接用例子来说明,承用 前篇 的人像图片及选取的 方法,现在先找出一张风景图片(如右图),准备做合成的工作。
合成过程 第二步将人像浮贴至风景图中,这时您可以视状况用 Image/Resample调整人像 的大小,并将之移至适当的位置(如右图)。在人像仍处於选取状态下,接著开启 Selections/ Modify/Overall opacity 的功能,在此例中是调成 25,确定,OK!按右键,将人像完全贴入。
显灵 现在,您一定会觉得边缘部分有些生硬。下一步,我们紧接著使用「橡皮擦」工具(用法 请参考 影像融合 的单元),工具设定的 opacity可设 40 左右,Size可调大些 以方便作业。用此工具在人像周围擦拭,使得边缘不致太锐利,并且在山峰、浮云部位 涂抹使之显露在上面。好了,结果就如右图所示。(是「分身?」or「在天之?」)

 


 

现在为您解说最後一项选取技巧的应用。若您使用 PSP 已有一段时日,您一定会发现 在存成透明背景的 GIF 档时,贴入成部分透明区(Edit/Paste/As transparent selection) 以及选取区的透明颜色设定(Selections/Modify/Transparent color)等这些地方,其实 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我们就以最後一项来作说明。

请注意这张剪纸图片,主体的 [ 花朵 ] 是用渐层色彩,而背景则为非单纯的底色。但比较上,主体 部分的色彩仍是比背景部分要来的复杂。如果要选取主体部分以供它用,您会如何著手呢? 「直接用魔术棒点取主体部分」?没错,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但是在二种状况下用魔术棒工具 就不太合适了。

  1. 选取的主体不连续、太过分散。
  2. 欲选取的区颜色复杂而不单纯。

以本图为例,使用魔术棒似乎尚能胜任,但在此我将跟各位介绍运用透明色设定的方法, 亦即「去背」的方式来达成相同的目的。

喜气洋洋

选取整张图片(Selections/All),复制 ( Copy)起来,贴进另一张图片(Edit/Paste/ As new selection) ,但注意尚保持在选取状态。在此我以黑色为底图以方便说明。现在请您用色彩探针(滴管工具), 点一下主体(喜字)外围的浅色背景(这时调色盘中的「前景色块」亦随之变色)。 好了,至此真正主角上场。在 Selections/Modify/Transparent color的设定框中,选择前景色(Foreground color)、 Tolerance 分别用 30、50、80 来试试,最後呈现下方的结果。

 

 

左图∶色域不够宽广,因此右下方的背景仍有保留而未完全透明。

中图∶值增至 50 时,可见到背景部分几乎清除完全,但在主体边缘仍有残留。

右图∶在 80 的容错度下,边缘部分己乾净而清晰,「去背」工作才算完整。

去背的结果

由以上的范例解说,相信您又学到了另一种物件选取的方法。本方法特别适用在不 连续的状态下,使该「相近」色块隐形(透明)最好的方式(您可比较前篇的人像图片, 连续的白色背景是否就容易处理多了),您觉得呢?

【作业练习】

底下(左图)是把主体的喜字色彩给图纹化了,让您无法仅使用魔术棒就做得很好。 现在请您以上述的方法,把主体贴选取并贴到另外一张粉红的图片上(如右图)。试试看吧!

底纹喜字      底纹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