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Office办公 > Excel专区 > Excel函数

最新发布

Excel查找函数三剑客(Vlookup/Index/Match)之“Match函数”的
Excel查找函数三剑客(Vlookup/Index/Match)之“Match函数”的

在物流行业,Vlookup函数无疑是老大哥,使用最频繁,用处最大。但是,还有两个查找引用函数,其用途也很大,那就是Index函数和Match函数。个人觉得,Excel函数虽然博大精深,但只要你真正掌握了Vlookup、Index及Match函数的用法,会对自己的工作效率有极大的提升。因此,这三个函数,我称之为“Excel超找函数三剑客”。这三剑客在物流数据分析和财务分析中有着广阔的用途。言归正传。本篇先介绍Match函数的含义吧。请先看下官方的解释- Match:返回在指定方式下与指定数值匹配的数组中元素的相应位置。如果需要找出匹配元素的位置而不是匹配元素本身,则应该使用MATCH函数。语法是:MATCH(lookup_value,lookup_array,match_type)。参数:Lookup_value为需要在数据表中查找的数值,它可以是数值(或数字、文本或逻辑值)、对数字、文本或逻辑值的单元格引用。Lookup_array是可能包含所要查找的数值的连续单元格区域,Lookup_array可以是数组或数组引用。从官方严谨晦涩的解释中,我们可以这样简化理解:Match(目标值,查找区域,0)– 返回的是目标值对应在查找区域中的位置索引号(一般是行数),也就是match函数最终得到的结果是目标值所在的行号或者列号,第三个参数一般为0。举个例子:见下面的截图,在B5单元格中输入=MATCH($A$3,A2:A10,0),返回的结果是2。意思是A3在A2:A10中的位置是第2行,所以返回是2。当找不到时,就返回#N/A。Excel查找函数三剑客(Vlookup/Index/Match)之“Match函数”的介绍可以看出,Match函数其实非常简单,很容易理解,我就不多说了。注意的是,Match函数往往是和Index函数一起使用的,很少单独使用。下一篇讲重点讲解Index函数的用法、以及Index与Match函数相结合的物流用法案例。

185 次浏览
Excel函数之超级链接hyperlink使用教程
Excel函数之超级链接hyperlink使用教程

今天来介绍一个特别的函数,它比基础操作中的超级链接更好些。通过函数的配置可以实现下拉批量生成。普通的超级链接下拉还是自己。hyperlink的语法结构=hyperlink(要引用跳转去的单元格,要显示的数值或文本)。下面就来介绍下hyperlink的简单用法。请看下面的动态图Excel函数之超级链接hyperlink使用教程

133 次浏览
什么是质数和合数以及Excel判断方法介绍
什么是质数和合数以及Excel判断方法介绍

解释什么是质数和合数,以及质数和合数在excel中的判断方法和公式。第一,什么是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什么是质数和合数,属于数学范畴的问题了。在excel中如果需要统计100以内的质数,首先得明白什么是质数和合数,其概念是什么。  简单理解,除1以外任意正整数整除则为合数,反之为质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3都是质数,除此外如果一个数能被2到小于其开方的最大整数整除,则为合数,否则为质数。第二,质数和合数判断  了解了什么是质数和合数之后,我们可以在Excel中使用公式判断一个数字是质数还是合数,方法如下:  截图中,A列是一些数字,B1输入公式:=IF(AND(A1>4,A1=INT(A1)),IF(OR(INT(A1/ROW(INDIRECT("2:"&INT(SQRT(A1)))))*ROW(INDIRECT("2:"&INT(SQRT(A1))))=A1),"合数","质数"),IF(OR(A1={2,3}),"质数","非质非合"))  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结束,然后下拉复制公式,就可以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

146 次浏览
Excel Vlookup函数综合应用案例分享
Excel Vlookup函数综合应用案例分享

对于Excel函数之王:Vlookup函数,很多人会用,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会用。会用的人中,有一部分只是机械的会,不能灵活的变通组合运用。曾经一个物流同行的哥们在内部授课,单这一个函数就讲了2个小时,口干舌燥,大汗淋漓,可惜的是,下面听课的大部分人还是没掌握,汗!之前在我的博客里,我陆续分享了四篇关于vlookup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请点击链接阅读:关于vlookup的用法、出错原因汇总和注意细节在之前的博文里都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今天分享一个具体的复合应用案例。这个案例应用vlookup其实一点也不难,但考验你对vlookup具体到业务应用场景的经验和感知。 上面的案例应该很容易看懂,要将同一表格里的1月终端安装量数据引用匹配到B列里,看公式栏里的公式其实是没错的,但结果都是报错提示#N/A。而且合计栏里,只要是前面有错误提示的#N/A,求和结果也会显示#N/A。通过查找原因,发现A列单元格数据后面都是有空格的,导致匹配失败。解决办法是插入一个TRIM函数,去掉前后空格。同时为了方便统计,需要去掉#N/A,可引入ISNA函数。在B6列输入:=IF(ISNA(VLOOKUP(TRIM(A6),$L$4:$M$23,2,0)),0,VLOOKUP(TRIM(A6),$L$4:$M$23,2,0))。结果如下图,这个组合公式请大家慢慢体会,在我的函数教程里有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了。

132 次浏览
Excel中countifs 多条件函数应用实例教程
Excel中countifs 多条件函数应用实例教程

Excel中countifs函数的功能是多条件计数。Excel2007以上版本,在countif()单条件函数基础上,新添加了多条件统计函数countifs(),用于统计区域内符合多条件的个数。第一,countifs函数的用法介绍  COUNTIFS(条件区域1, 条件1,[条件区域2, 条件2]…)  后面的条件还可以继续增加,比如条件区域3,对应的条件3……第二,countifs函数实例介绍  如下面的截图,统计销售员销售不同产品的次数。   我们在D3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S($A:$A,$C3,$B:$B,D$2),分别右拉下拉,复制,就完成了COUNTIFS多条件计数。  公式说明:公式中的$A:$A,和$B:$B,是统计整列,这样写公式之后,可以在A、B列后续添加数据,excel会自动更新统计数据。  之所以添加$做单元格的绝对引用,是方便公式直接拖动到D3:F5。

151 次浏览
Excel如何活用countif的条件计数
Excel如何活用countif的条件计数

今天来介绍下countif更深层些的案例使用。该函数的初级入门使用在excel2010函数入门视频教程里也讲到这函数,这次继续来深入下。举例如图: 当然还是有勤劳的亲说,我一个个数呗,哈哈。如果是每日的目标了,300家门店,难道你也一个个去数吗。这里我们要用的是countif函数。水平初级的想法,g2=countif(a2:f2,">900"),下面继续是g3=countif(a3:f3,">1300").这样确实比之前快了好多了。但还能更好。可以这么写输入G2=COUNTIF(B2:F2,">"&B2),下拉就得到全部的结果。速度更快了。这里输入是一个文本加连接符,加个变量。语法的规定就是文本和变量之间要加连接符。 Excel当你知道2%时,你觉得你懂80%,不懂的地方是20%而已。但当你知道20%,工作效率比之前已经提升数倍了,你却特别的发现你才懂20%,不懂的是80%。所谓知识越学越无知,也就是这道理。

146 次浏览
Excel Datedif函数求几个月的时间差
Excel Datedif函数求几个月的时间差

今天朋友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求两者时间之间的月差。还有附加条件,不满一个月算一个月。大概数据如图所示我的做法是求时间差,还是按月的,必然是用datedif进行计算。Datedif是个隐藏函数,语法结构为=datedif(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类型")。关于这函数excel2010函数入门进阶教程里有一集专门阐述。此处就不细讲。考虑到还要不满一月算一个月,那就用if函数判断下。If是基础中的基础,重点中的重点。=DATEDIF(A2,B2,"m")+IF(DATEDIF(A2,B2,"md")<30,1,0) 函数的意思是前面返回相差几个月+忽略月份后的时间差,当小于30取1,否则取0.

134 次浏览
活学活用Excel定位和自动求和
活学活用Excel定位和自动求和

今天来介绍一个比较给力的小窍门。活用定位和自动求和来实现多项目求和。源数据大概如下图。当然还是那句话,excel各种技巧的意义在数据量大时,才能体现其强大的功用。没有大数据,就没有excel的用武之地。超过5个项目的求和,运用下列的方法能够提速。 大家觉得如何能快速对他们进行求和呢。当然,这里我只是选取了3个项目的计算。如果10个,100个又该如何计算。有人说,我不知道好方法,慢慢去一个个算吧。有人说,可以用透视表,但是这数据首先要改进成透视表源数据的结构。我的方法是,选中b1:c24,然后F5定位,选择空值。最后点击自动求和或者快捷键alt+=。神奇的事发生了。哈哈

175 次浏览
Excel中判断单元格是否有公式的两种方法
Excel中判断单元格是否有公式的两种方法

文章介绍两种excel中判断单元格是否有公式的方法,分别用VBA和宏表函数判断单元格是否有公式。  Excel中判断单元格是否有公式有两种方法,分别用宏表函数和VBA代码实现。第一,用 VBA 判断单元格是否有公式的方法  打开excel后,按ALT+F11,打开VBE编辑器,单击插入——模块,然后在右边代码框复制下面代码,按F5键运行,如果单元格有公式,会弹出消息框:有公式,反之,弹出消息框:没有公式提醒。Sub 判断单元格是否有公式()If Range("b2").HasFormula ThenMsgBox "有公式"ElseMsgBox "没有公式"End IfEnd Sub  代码解释:b2表示B2单元格,上面的代码就是利用 Range.HasFormula 属性和IF语句来判断单元格是否有公式。第二,用宏表函数判断单元格是否有公式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B2:B6单元格区域,有些单元格有公式,有些没有,如何判断哪些单元格有公式呢?方法如下:  选择C2单元格,按ctrl+F3,调出名称管理器,新建一个名称:名称输入:公式,引用位置输入=get.cell(6,b2),确定。  然后在C2单元格输入公式:=LEFT(公式)="=",如果单元格有公式,显示TRUE,没有公式显示FALSE。

176 次浏览
Excel函数的sumproduct和countifs的灵活使用
Excel函数的sumproduct和countifs的灵活使用

今天来介绍下sumproduct的一种用法,然后如果在用07或10的亲,可以用更简单易懂的countifs函数来解决。countifs在教程里有详细的语法介绍及案例运用,就不介绍了。sumproduct的基础用法也很简单,但类似sum数组的那种用法有点深度吧。语法结构为=sum(条件1*条件2*条件3*).光看语法不清楚,还是看案例吧。这是我传在微软skydrive上的文件,大家能直接浏览,甚至点击下面的excel标志进行下载,这比做一个外链比较方便多。Excel函数的sumproduct和countifs的灵活使用sumproduct几个条件对应的区域长短要保持一样,这里的*不代表乘号,代表多条件都要满足。所以在03版本中sumproduct的用处非常大,但在07之后出现了sumifs,countifs之后,这函数的难度慢慢降低了,比如这里就能用countifs比较容易的解决。G3=IF(COUNTIFS($A$3:$A$1000,A3,$B$3:$B$1000,B3,$C$3:$C$1000,C3)>=2,"重复","不重复")

152 次浏览
共计5788条记录 上一页 1..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57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