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

PPT课件在汉语语法教学中的策略运用
在汉语语言教学中,不同语言要素的特点与规律会形成PPT 课件在一定形式或范围内的不同运用策略。本文拟结合实例“前”与“后”、“上”与“起”、动量词“趟”、介词“随着”、“把”字句等,谈谈汉语语法教学中如何策略地运用PPT 课件,更好地从汉语习得特点和汉语认知规律出发,以更加有效的形式呈现刺激,激活前学,深入认识,生成新知,将学与用有机融合,探讨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语法教学最优化的有效途径与模式。一、引言PPT 课件在语言教学中是一种应用性较强的软件类型。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篇章等不同语言形式或内容的教学,因其内在、外在的不同特点与规律,会形成PPT 课件在一定形式或范围内的不同运用策略。在汉语语法教学中,策略地运用PPT 课件,或能更好地从汉语习得特点和汉语认知规律出发,以更加有效的形式呈现刺激,激活前学,深入认识,生成新知,将学与用有机融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进步,PPT 课件的语言教学研究必将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PPT课件的教学研究成果必将成为汉语国际化教学的重要途径与工具。但就目前来看,PPT 课件的教学研究或更多表现为技术形式的研究,如何与某一语言要素教学融合的研究,还是缺项。郑艳群(2009)探索了PPT 课件的一般技术问题,也触及一定的汉语语言要素教学、各类型语言教学环节的PPT 设计与利用,在PPT 课件如何为汉语教学服务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但总体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远远不够。汉语教学发展到今天,无论要提高师资水平、教材水平还是教学水平,都应该沉淀下来,向纵深、具体发展,做具体的、深层次的教学案例研究,并以此逐步丰厚本学科基础。本文拟就汉语具体语法项教学如何借助PPT课件的策略利用,呈现刺激,激活认知,提供语用条件,将学与用有机融合展开研究,把学习者的习得特点、思维模式、认知规律融入其中,探讨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语法教学最优化的有效途径与模式。二、语法教学与教学策略2.1、汉语语法教学的核心任务语法是一种语言的架构规律与规则。在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习者正确认知和运用汉语的架构规律与规则。这种对语法的认知和运用不同于汉语为母语者的认知和运用,从二语习得角度说,对学习者影响最大的是汉语言者认知世界的角度、途径及形成范畴、类别的归属问题。认知世界的角度、途径及其类别、范畴的归属在汉语中的直接反映主要是语法的规则、类属,它包括了类别、范畴的抽象、概括、归纳及其相互构成关系,而这种抽象、概括、归纳及其相互构成关系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主要源于汉语言者认知世界的角度、途径、模式。因此,在汉语语法教学中,如何重溯本源,找回认知路径、方法,揭示结构规则成因,强化结构形式与条件,以有利于学习者的有效识记和掌握运用,应该是核心任务。2.2、教学策略与PPT 课件在语法教学中的利用邵瑞珍(1997:80)认为,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使所设计的一整套特定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更好地实现预期教学效果。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