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平面设计

最新发布

什么是光圈,光圈的种类有哪些?
什么是光圈,光圈的种类有哪些?

光圈是摄影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之前我们的从零学摄影系列也讲了光圈优先模式,不过会用光圈优先不代表就知道什么是光圈,其实光圈还是大有学问的。今天我们来说说关于光圈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光圈是什么?  简单地说,光圈是表示镜头明亮程度的参数。我想这就与大家知道的不太一样吧。说到光圈,就要先介绍一下孔径。  光圈叶片中的通光孔就是孔径  在镜头中有一个可以通过改变光圈叶片位置而改变自身孔径的装置,这个孔径就是镜头中控制通光能力的装置。对于一个镜头来说,孔径越大,光线通过的能力也就越大。  但是我们知道,镜头都有自己的焦距,对于同样大小的孔径来说,焦距越长,视角越窄,视角范围内获取的光线总量就越小。所以只有好的通光能力,但是受到长焦的影响,光线总量小了,镜头也不够明亮。  感光器接收光示意图  光圈值F=焦距/孔径  焦距不变,孔径越大,光圈值越小,镜头越明亮。孔径不变,焦距越短,光圈值越小,镜头越明亮。  所以光圈才是最客观地显示镜头明亮程度的参数。

4 次浏览
了解和控制色彩,运用好色彩拍出精彩照片
了解和控制色彩,运用好色彩拍出精彩照片

我们的生活、吃饭、睡觉、工作及休闲都离不开色彩。我们的世界被色彩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能够感知色彩,并在色彩中体验生命。所以,我们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运用好色彩,并通过创作照片来体现。了解和控制色彩是学习数码摄影的基础之一。  "Blue Mask" captured by Matt Marquez  1. 用色彩反应情绪  我们是情绪化的生物,并能感觉到色彩。愤怒的黑色,初生的绿色,冰冷的蓝色,还有我们的金色回忆。色彩能唤起我们的回忆,例如橙色的日落和清冷的蓝色早晨。绿色象征着生长,红色则充满活力。试着在你的照片中通过运用色彩来表达情绪。  2. 拍摄色彩  选择一种色彩,并把它作为拍摄主体。将色彩鲜明的门或窗从环境中分离出来。选择这类具有简单设计或形状,但色彩丰富的物体,配合中性的背景,能够创作出戏剧化的效果。  3. 创造和谐  选择在色相环上位置接近的颜色,并将它们一起摄入画面。大自然里充满了这种和谐,比如绿色与黄色就可以创作出值得称赞的画面。秋季是拍摄这类题材的好时节,到处都充满了黄色、棕色和橙色,这是秋季的主题色。  "Thirsty" captured by Debra Vanderlaan  4. 拍摄“Muted Colours”效果

3 次浏览
关于眼睛的摄影;透过眼睛,展现内心世界
关于眼睛的摄影;透过眼睛,展现内心世界

眼睛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透过眼睛,可以展现出内心世界的缤纷多彩。所谓画龙点睛,对眼睛刻画的到位,将为画面增色不少。本期让小编带您一“眼”望过去,看一看该如何拍摄眼睛这个细节。  一、眼神光的运用  拍摄人像时,不论运用什么光源,只要位于被摄者面前而且有足够的亮度,就都会反射到眼睛里,出现反光点,从而构成眼神光。眼睛中显示的反光点,在形状、大小和位置上总是不同的。  各种眼神光的效果是迥然不同的。明亮细小的光表现愉快,范围较大的光显得柔和,而没有照明的眼睛则宛如深潭。英国摄影家戈登・安德森指出,为了拍出上乘的人像摄影作品,在按快门之前,一定要考虑到眼神光。让被摄者稍微抬起头或重新布置光源,就能确定是否有眼神光。  二、目光方向吸引视觉中心  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物,普遍的正对镜头拍摄容易让人厌倦。而目光移向画面之外,能够感受到被摄主体的思绪、活力、情感波动,在构图上也会有一种延伸感,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作者:Ugo  这幅作品中可爱的小猫,头部与目光方向正好形成画面的对角线,构图完美,你不仅猜想它是发现了主人投过来的食物还是被窗外一直飞鸟吸引,或者都不是,它也许只是再沉思着什么。“嘿嘿,猫的世界你怎么能懂~”  三、瞳孔和虹膜的特写  虹膜是眼睛里有颜色的部分,一般紧挨着眼睑。换句话说,在眼睑与虹膜底部或顶部之间不应有较大的白色空隙。如果露出了这种空隙,就让他或她的目光向上或者向下看。

3 次浏览
你应该使用单反的手动模式拍照
你应该使用单反的手动模式拍照

在过去几年中,数码单反相机的价格持续走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负担得起一台单反了。我经常在纽约第五大道散步,看到过非常多的游客用他们手中的单反“拍照”而非摄影。拍照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只是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会选这样一台昂贵且笨重的单反来“拍照”,而不是一部质量不错且便宜的便携数码相机。  从与不同水平的摄影爱好者一起进行摄影旅行开始,我听到了一些不使用手动模式的原因。最常见的有这些:  我从没上过摄影课  我在拍照时没时间考虑这些设置  我担心相机的那些设置  这样拍的照片不好  本质上,这些原因总结成2个:对手动模式恐惧及/或拍得照片不好。下面让我们一一分析。  拍出糟糕的照片  什么是糟糕的照片?是否只是未对准焦及/或曝光不准?不,拍摄糟糕照片的方法有很多。那么,什么是好照片呢?是否只是对准焦及/或曝光准确?当然也不是。如果你只是担心这个,要知道如今是数码时代了,你可以先用手动模式拍摄,然后切换回自动模式再拍一张让自己安心的照片。多试几次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并不需要额外的这一张“保险”照。  相机的设置

4 次浏览
使用内置闪光灯也能拍出满意的照片
使用内置闪光灯也能拍出满意的照片

在室内或灯光微弱的地方,摄影人会使用闪光灯为主体进行补光。不过,不少朋友也发觉使用闪光灯拍摄后的影像都不堪入目,影像往往出现曝光过度情况,而这情况在使用轻便数码相机时尤其严重。结果,不少人拍摄时总会嚷着:“不要使用闪光灯”,却往往获得“松、郁、朦”的影像。其实只要使用得当,相机的内置闪光灯也能为摄影人带来很多令人满意的影像。  (一) 闪光灯为第二光源  使用自然光拍摄出来的效果会较自然,所以在环境许可的情况下,摄影人应视闪光灯为第二光源或辅助光源,其作用就是填补自然光的不足。如果摄影人以闪光灯作为主光源的话,影像看上来就会显得不自然(除非要拍摄特别效果)。因此,摄影人使用闪光灯时要留意“补光”这一点。  (二) 稍为增加拍摄距离  当在近距离利用闪光灯拍摄影像,摄影人很容易会获得「闪光过多」的影像。事实上,只要摄影人跟拍摄主体保持相干距离,并利用变焦将主体拉近,这样闪光灯的补光效果就会较自然。  (三) 使用道具柔化闪光  数码单反的外置闪光灯能够加装柔光罩,柔化闪光灯的光照效果。如果摄影人只使用相机的内置闪光灯,则可简单纸巾、牛油纸等柔化闪光,不过摄影人要留意物质颜色会影响闪光光源的颜色。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小道具供柔化内置闪灯,效果也可接受。  (四) 利用反射闪光技巧 (Bounce Flash)  如果摄影人的外置闪光灯的闪灯头能够扭动的话,可尝试使用反射闪光(Bounce Flash)技巧,方法是将闪光灯头转向天花、或左右墙壁,以大面积的反射面柔化光照效果。不过,摄影人要留意反射面的颜色及距离,例如在室外拍摄就不应 将闪灯头朝向上方让天空充当反射面;而反射面颜色则会影响闪光光源的颜色。  (五) 手动调较闪光灯补偿

8 次浏览
探究“弱光摄影”的秘密
探究“弱光摄影”的秘密

日出前一小时和日落后半小时、城市夜景或月夜人工光,一丝一缕的光线变化都会产 生瑰丽的、令人激动的影像。天黑了,我们去拍照!利用微弱的自然光或人工光,在野外、 在城市拍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根据光线的明暗程度,适当延长曝光时间。我们这一次要探究“弱光摄影”秘密。  你准备好了么?  三脚架:  是否要为弱光下拍摄配置专门的设备呢?我想除非我们要专门从事弱光摄影这个行当,我们平常用的器材已经可以应付通常情况的弱光拍摄了。尽管如此,还是有些问题需要注意。  在光线比较暗的条件下,如晚上、夜间、凌晨或特殊气象时,拍摄照片需要长时间曝光,坚固的三脚架、快门线和手电是必不可少的。使用带有B门或T门的照相机。拍摄前应当检查电池的电量,防止长时间曝光下电池不够用而致使曝光失败,尤其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电池的效能会下降。这恐怕是弱光下拍摄最常用的玩意儿了。它至少有两个作用。  其一是稳定相机。长时间曝光需要相机很稳定,所以坚固的三脚架很重要,尤其在“高处不胜寒”的山尖儿上。那地方风大,在三脚架下面的挂钩上挂上重物,可以增加稳定性。  其二是固定机位。黎明、傍晚、夜间拍摄风光,经常会使用到多次曝光。变化机位的多重曝光可以让我们获得迷离的影像; 而固定机位进行多重曝光则可以让我们获得正常一些的影像。  快门线或遥控器:  这些配件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加稳定的影像。如果我们使用B门,快门线就显得不可或缺,因为没有人愿意用手指按住快 门一、两个小时不松手。而快门线可以帮助我们锁定“按下”的状态直至曝光结束。  测光设备还有用吗?

6 次浏览
如何拍摄丁达尔现象的唯美画面
如何拍摄丁达尔现象的唯美画面

1个绝佳时机+2个拍摄技巧  从树缝洒下束束光线叫做丁达尔现象,这种唯美意境的作品只需要掌握两点小技巧就能够拍摄成功,让我们一同来看看怎么能把握住这种唯美的画面吧。  TIPS:什么叫丁达尔现象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 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 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 象。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 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这 也是丁达尔现象。这是因为云、雾、烟 尘也是胶体,只是这些胶体的分散剂 是空气,分散质是微小的尘埃或液滴。  选择树林里的阴影处进行逆光拍摄  雨后的清晨是拍摄的好时机  雨后清晨的树林里面经常会弥漫着水汽,树林里的湿度会更大大。所以雨后日出,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这样我们在光 线的垂直的方向观察,就可以明显地看到, 微蓝色的光拄。在背光阴影的地方,画面会显得十分幽暗。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比 较幽暗的地方进行拍摄。  对场景的高亮部分采用点测光的模式,将色温手动设置为4000K,会让画面更幽深  2种相机设置小窍门  在拍摄这种唯美的丁达尔现象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拍摄事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白平衡,二是测光。

23 次浏览
12幅名画让你领悟摄影真谛
12幅名画让你领悟摄影真谛

   摄影Photography,原意就是以光作画,摄影和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平常我们从别人的摄影作品中学习,那么一些广为人知的名画又能为摄影师带来什么启示呢?  1.《蒙罗丽莎》 列奥纳多·达芬奇  《蒙罗丽莎》  这幅家传户晓的名画有很多地方值得摄影师学习,尤其是与拍摄对象的交流。从这个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得出画家和画中人丰富的关系。这就是每个摄影师拍摄人像照片时应该追求的,也是这幅作品能举世闻名的原因。  2.《雅典学院》 拉斐尔  《雅典学院》  很多摄影师都喜欢拍摄单独的主体:一个人,一个事物,或是一刻。这幅画作绘于一个每幅画作都至少需要半小时细味的时代。画作中同时发生着十数个故事,但当你专注于欣赏其中一个故事时却不会被其他的扰乱。当你在取景器中建构一个场景时,就正需要这种技巧。  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扬·弗美尔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弗美尔特别喜欢透过窗户的阳光:这是最适合肖像画的光线。当我们使用影楼灯或是闪光灯时往往就是想寻求这种优美光线。这眼睛和耳环的反光也是这就是每个人像摄影师应该追求的。此外,正如《蒙​​罗丽莎》一样,你能透过画作和画中人充分地交流。

9 次浏览
使用变焦镜头迅速准确对焦和测光的技巧
使用变焦镜头迅速准确对焦和测光的技巧

一张好照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一个清晰的焦点。对焦准确是如此的重要,人们会不惜多花一倍的价格去购买拥有19点全十字、*双十字对焦系统的7D,而不是于7D拥有同样感光元件的550D,尽管实际上他们的画质表现并无本质差别。  500D的9点,只有*一点为可靠的十字对焦点 VS 7D的19点十字对焦点,*双十字  7D的配备的疯狂的对焦系统在体育摄影或者鸟类摄影领域当然有不可替代的实用性。但如果我们面对的是运动速度并不快的拍摄对象,而使用的又是类似EF-s 17-85 IS USM这样的变焦镜头(我相信大多数用三位数机身的爱好者都是这种组合吧),实际上有一种办法可以把镜头的对焦性能发挥到极致。  任何一种变焦镜头在仅仅改变焦段的时候,焦点位置都是不会改变的,而且做工越好的镜头这种特性越精确。这个技巧所利用的原理就是长焦端,景深会急剧缩小,此时对焦系统的工作精度最高。  举个例子,在下面这张图片是用等效38mm的焦段拍摄的,焦点肯定要落到水牛的眼睛上。先把水牛头部至于取景框*对焦,然后在重新构图,看起来是没问题,但是这并不是最精确的办法,因为在38mm的焦段,即使用最大的光圈,景深还是很宽,用上面的方法对焦,有可能是水牛的头部和前面的草地是清晰的,也有可能水牛的头部与后面的湖面是清晰的。总之,我的意思是水牛的头部有可能不处于景深范围的最中心,也就是理论上的焦点所在的最清晰的部分,焦点误差范围也许会达到1m以上。这样就没有发挥镜头在该焦段光圈组合最大的威力。  所以,我先使用镜头的85mm端(等效135mm)将水牛至于中心对焦点对焦,此时的焦点几乎就在水牛的眼睛上,前后误差不会超过10cm。当完成对焦之后,在将镜头旋转至38mm端构图,完成拍摄。经过这样的操作,这张照片的主体――“水牛”本身一定是镜头清晰度的极限范围内了。(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这张长焦端拍摄的图片并不是真的就是上面演示的过程中拍摄的,可以看到明显的镜头高度不同,只是为了说明长焦景深浅对焦精确而用别的图片做的例子)

13 次浏览
利用醒目的前景展现远处的广阔景物
利用醒目的前景展现远处的广阔景物

前景对于“引导”视线非常重要。发现有趣的地方,一块石头或是小桥,都能成为很好的前景。背景和前景最好可以相互呼应,引导观众的视线,渐渐深入画面。本刊将和你分享如何利用这些景物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寻找适合的前景  要表现画面上立体感、纵深感,前景是很重要的。留意下一你眼前的那些地形元素,找到适合的前景,通过它们增加画面的景深。  1、使用醒目的前景元素  当你选择好拍摄的景物,在周围寻找适合作为前景的元素。可以安排一些引领视线的前景元素,比如一束草丛或错落有致的岩石。通过它们为照片增加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使用醒目的前景能表明景物的大小,让观者了解有关景物各部分相对尺寸的信息,看到风景的详尽细节,能更好地展现中景和远处的广阔景物。  2、合理利用一些引导线条  在拍摄中,如果能在画面里找到景物暗藏的引导线,就能让画面更加精彩。在你拍摄前,问问自己“这幅画面中有哪些是让我觉得最有趣的?”考虑一下如何形成最完美的画面。小路、桥梁、栅栏等这些常见的景色也可以作为画面的前景,这时观者的视线就会沿着画面中的这条脉络一直延伸到远景。  前景中的构图法则  仔细观察前景,找到兴趣点并运用构图法则来布置画面,比如三分法则、对称或黄金分割率等。  1、前景占画面三分之

1 次浏览
共计26043条记录 上一页 1..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260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