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平面设计

最新发布

拍摄儿童的一些实用技巧
拍摄儿童的一些实用技巧

小孩子是很好的拍摄对象,但是他们精力十足,喜欢到处乱跑,对拍摄来说是一个挑战。本文会向你介绍一些拍摄儿童的实用技巧来对付这些情况。  1. 让孩子待在角落  我发现一个好的角落(我最喜欢砖墙)对拍摄喜欢乱跑的孩子非常有用――让他们无处可跑。当然,这无法阻止他们从你的腿旁“逃走”,不过通常这已经能给我留出足够的时间拍照了。当他们跑开之后,我们还会重新回到角落里。  2. 禁足  让小孩子的双脚离开地面可以给你留出一定的拍摄时间。不过顶多只有20秒。对一个孩子来说这已经足够长了,所以要事先就做好拍摄准备。拍这张照片时我们把他放在一个废旧轮胎上,暂时离开了地面。他对这个东西很满意,很配合地让我拍了几张照片。  3. 带一个玩具  小孩子对你不感兴趣,不过都喜欢玩具。如果能准备一些受欢迎的玩具,你就已经上道了。  4. 不要让父母出现太多  我很少拍家庭照。我只关注小小人儿。你有没有注意到,在布偶宝宝这类卡通片中,虽然也会出现父母,但从来不会露出膝盖以上的部分?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的拍摄高度都保持在小孩子的水平上。我也喜欢这样处理,在一些照片中只出现妈妈引导孩子走路的手。  5. 呼喊

4 次浏览
掌握好相机的白平衡,消除偏色照片的困扰
掌握好相机的白平衡,消除偏色照片的困扰

拒绝照片偏色!玩好你卡片机的白平衡  在拥有一款相机之后,无论是手中的卡片机,还是所谓专业的单反,我们在拍照时,往往会发现拍出来的照片容易偏色。而且蓝色变绿色,白色变灰色,这个时候就令我们很纠结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无论是卡片还是单反,如果没调校好白平衡,同样会拍摄出颜色偏差大的照片。  照片偏色对比(图片来自互联网)  其实很多时候归根究底是我们没用利用好相机里的白平衡,虽然说自动白平衡能够在大部分情形下拍摄出颜色正确的照片,特别是在室外光线均匀情况下。但是在室内,考虑到拍摄时人物的肤色、背景颜色,灯光的变动等有色光线环境下,自动白平衡往往失效了,因此需要考虑到利用手动白平衡和选择灯光环境下的白平衡设置。  设置很丰富 卡片机里有哪些白平衡?  目前市面上的卡片机都具备了多项白平衡设置,一般有自动白平衡、日光灯、阴天、白炽灯、荧光灯、荧光灯H、水下、手动白平衡、用户自定义,再高级一点的还可以自己调节色温。  而其中有三种相对而言比较常用,其中主要为“自动白平衡”、“白平衡预设”和 “手动白平衡”三种。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自动白平衡”;遇到光线复杂的情况可以选用“白平衡预设”(如日光、阴天、钨丝灯、萤光灯等模式);另外还可以使用“手动白平衡”,这样就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其方法是将一张白纸放在镜头前,通过变焦使白纸充满画面,按调节按钮,转动调节盘,在显视屏上观察白纸,以达到纯白为止。  一般卡片机的白平衡设置也就那么几种,比如白炽灯,也就是日常家里用的白色灯泡,这个容易理解;至于荧光白平衡则相对来说处理难些,因为荧光灯类型有很多种(如意气消沉白和暖白),需要多试拍决定;至于晴天和阴天白平衡等就更好理解了。而手动白平衡是对准拍摄现场光线中的白色(如白纸)取样设置的,理论上手动白平衡是最准确的,除非取样用的白色不够白。  自动白平衡/荧光灯H

4 次浏览
拍摄难以捕捉的场景:相机快门优先模式运用讲解
拍摄难以捕捉的场景:相机快门优先模式运用讲解

快门优先是很多相机都有的功能,但是多数摄友对于快门优先使用频率并不高。其实快门优先可以通过改变快门速度来实现很多我们平时很难捕捉到的场景。不论是千分之一秒的瞬间,还是长时间星轨,都是我们肉眼所无法企及的。而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快门优先模式表达出来。今天IT168就来讲一讲在快门优先模式下我们能拍摄出什么样的效果,这些效果是怎么达到的。  实拍效果一:高速快门凝固效果  水球爆裂的瞬间  ★这是什么效果?  将高速运动的场景凝固。  ★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效果?  抓住稍纵即逝的一瞬,产生的效果是非常震撼的。因为往往人眼是很难捕捉到这样一个瞬间的细节的。  ★何时何地使用这种效果?  高快门速度适合高速变化的场景,所以这样的效果要在有突然变化的场景中使用。不论是海边的海浪,还是水滴皇冠,或者是水球爆裂的瞬间等等,我们常见的场景中,经常有这样稍纵即逝的瞬间。尽管常见,但是我们肉眼却很难捕捉到这样的瞬间。  ★用快门优先模式怎么达到这个效果?

4 次浏览
旁轴相机进行街拍摄影成为街拍摄影师
旁轴相机进行街拍摄影成为街拍摄影师

对街拍摄影来说,我坚信没有所谓的“最佳”相机。每一台不同的相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适合于不同的情况。我用过很多相机,包括卡片相机、一次性相机、数码单反,以及旁轴相机等。  目前我主要用旁轴相机街拍,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艺术视角上它对我都有很大帮助。尽管旁轴相机很贵,但我相信这是一笔值得的投资。在街拍中,旁轴相机有很多超越其他相机的优势。在这里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使用旁轴相机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街拍摄影师的5个理由。  1. 你会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在我开始摄影时,对曝光、感光度、光圈和快门都不太理解。我不懂什么叫“级”,以及数码单反如何计算出合适的曝光值。尽管我有这些基础知识,但还是依赖相机的计算结果,我的手动设置一直存在缺陷。  但用Contax III胶片旁轴相机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是一台纯手动相机,我*必须熟练掌握感光度、光圈、快门之间的关系。我拍的前几卷胶片都是废片――不是过曝就是欠曝。经过几卷胶卷的练习之后,现在我已经不再需要测光表就能拍摄了。  现在,我可以看看天空,根据太阳的位置,就知道该使用什么样的曝光设置。在阴影下,我也会本能地加大光圈。现在我感觉到解脱、自由和安心,相机完全由我控制,而不是自己做决定。  2. 你会更加谨慎  使用数码单反相机街拍的问题之一是,我经常会拍回来一大堆照片。使用16GB CF卡,我很容易拍上千张照片,然而其中只有5张值得保留。  用旁轴相机拍摄就不同了。旁轴相机比数码单反更简单,有利于你只关注每张照片,而不是把相机当作半自动机枪来用。在使用胶片时这一点尤为明显。我的一卷胶卷只有24张,意味着每一张都必须物有所值。我会问自己,哪张照片值得拍摄,哪张不值得。  3. 你会更低调

4 次浏览
好玩照片背后的想法:优秀摄影作品拍摄心得分享
好玩照片背后的想法:优秀摄影作品拍摄心得分享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为你挑选出以下6组好玩之作,包括大师级的童沙、野风,lomo达人马小旮,还有3位玩得同样出色的乐园摄友,透过他们的拍摄心得和对“玩”摄影的想法,为你揭秘好玩照片背后的不一样玩法。  作者:野风  实拍心得:  1、重视环境,合理摆拍。这组片共9张,其中前面7张是外景抓拍也有摆拍,后面2张是室内摆拍,那天下午刚好雨后出了太阳,显得清新自然,适合拍昆虫。到公园找到了拍摄对象瓢虫,但没有找到能拍出新颖效果的场景,所以当场景没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这时就只能摆拍了,其中第5张就是外景摆拍。最后2张是室内摆拍。  2、手电筒补光与手动对焦应付逆光微距拍摄。①拍摄微距主要是被摄体与背景及光线的搭配,一般选择逆光或者侧光拍出来的片子会显得更加生动,拿本组作品的第1张来说,以逆光进行拍摄,但当时虫子被树叶遮住了光线,叶子通透了而虫子却变暗了,此时可以利用手电筒来作辅助光线把虫子照亮。拍摄微距成功的关键还是主体要清晰,而这也是最大的难点,首先有条件的话最好带上三角架以防手震。②其次还有对焦问题,在微距摄影中,我一般是选择手动对焦进行调节,这样能更准确的把握焦点位置。③拍摄昆虫是有最佳时机的,一般昆虫需要太阳的热量保持能量,早晚时分它们的活动能力相对比较弱,这时有助于拍摄。  后期技巧:  照片中营造了一种特别的漩涡效果,其实方法也很简单。打开图片之后再复制一个背景图层,然后选择【滤镜】里面的【径向模糊】,接着给径向模糊过的图层添加一个图层朦版,再然后选择毛笔工具,把主体刷出自己想要的效果,此时就大功告成了。  “玩”摄影之我见:  摄影是一种思想、文化、语言、审美意识等主观元素,通过相机来对事、物、生活的理性解读。然后利用有效的器材,来实现预先想象的一个创造过程。因此,不管拍摄什么或者通过什么手段,只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认可,就是好的作品。  作者:童沙

6 次浏览
4大特训 提高摄影技巧
4大特训 提高摄影技巧

大图片时代到来啦!从这个懒洋洋的夏天开始,展开特训吧!  很多朋友在享受美丽夏天的同时也忍不住参与进来,爱上了摄影。可看似简单的小小图片却一点都不简单,要掌握其中的奥妙着实需要下一番苦工。书本上那些生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几天几夜也看不完,究竟有没有在生活中就能轻松试练的小诀窍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四个训练方法,让你在玩乐随拍的间隙就能提高摄影技巧。  一、拍摄数据,借鉴好照片的数据资料  很多摄影作品会让人眼前一亮,是不是很想知道它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呢?揭秘好照片的第一步,就是研究它的拍摄数据。如图,流水想拍的绵绵不绝,绢感十足,必须要有慢速,所以为了达到合适的曝光,光圈就必须用到很小。  1.借鉴大师作品  了解相应的拍摄信息,会让你对图片有更深的认识,能更加近距离的还原现场的情况和摄影师的拍摄手法。这样的曝光值是为了得到什么样特殊的效果?为什么这样运用快门和光圈组合?换成另外的组合会出现什么不一样的画面?不断反问,等下次再看到同样的场景和类似的环境,亲自尝试一下,各种拍摄技法就能为我所用啦。  2.总结自己成功照片的经验  再借鉴大师拍摄数据的同时,也要总结自己的作品,哪一幅照片拍摄的比较满意?是偶然拍出来的?还是拍摄之前对曝光数据及光圈快门组合就有意的控制过?下次遇到同样的环境还能不能很流畅的把握住要点?  二、物体重复拍摄,锻炼寻找视角的能力  对于同一个物体,要拍5张以上,尝试多种不同角度、不同光线运用、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尽量把每一张照片的形式区分开。

2 次浏览
不同的镜头焦距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不同的镜头焦距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你是否也曾思考过镜头焦距到底会对画面有怎样的影响?即使拍摄同样的场景,选择不同的镜头也会拍出完全不同的画面。不同的焦距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被摄体与背景之间的空间透视关系。  压缩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距离,是长焦镜头最显著的效果之一。长焦镜头会“压平”画面,而广角镜头则有“拉伸”效果。想知道为什么85mm是最流行的人像镜头?因为在这个焦距下拍出的人像,可以保证鼻子不会“变大”。  使用长焦镜头还会影响到景深。大部分人可能都知道景深与光圈有很大关系,不过镜头焦距也是会影响景深的。长焦镜头的景深更浅,更容易将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不过,永远也没有最佳镜头或焦距。选择不同的镜头焦距,会改变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这取决于你自己的想法。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拍摄了几张照片做演示。请注意画面中的模特与背景大桥之间的关系。  在拍摄中,我使用了跨度范围很大的几个焦距,目的是为了能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我用的第1支镜头是图丽12-24mm f/4,第2支是尼康35mm f/1.8,最后是尼康80-200mm,分别用了100mm和200mm焦距。所有镜头都使用f/2.8光圈(除了图丽镜头用f/4)。  第一张照片使用最广的焦距――12mm――拍摄。注意画面中有的透视关系都被大大扩展了。画面中的大桥仿佛被推到了天边,只是勉强能看到。广角镜头产生了很大的景深,几乎所有物体都在景深范围内。用广角镜头,我们拍到了整个场景。  这张照片使用尼康35mm f/1.8拍摄。现在大桥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了,同时景深也比12mm时更浅。这仍然是一个有些广的焦距,不过已经开始有分离主体的效果了。  现在,我们就进入最佳的人像焦距范围了。这张照片使用尼康80-200mm f/2.8镜头的100mm段拍摄。注意这张照片中的模特产生了明显的“压平”效果。现在大桥已经与模特很接近了,同时更浅的景深也产生了更强烈的“分离”效果。这是我最常用的拍摄半身像和头肩像的焦距。  最后,是200mm焦距。这是最大的压缩效果,模特与大桥看起来非常接近。同时注意照片中表现出非常浅的景深效果,模特完全从背景分离了出来。

5 次浏览
单反相机机身功能按键的作用(以D700为例)
单反相机机身功能按键的作用(以D700为例)

说说相机功能按键的那些事  摄影在大众中的普及速度日益加快,能够拥有一台相机去拍照再也不会成为一件难事。而作为喜欢摄影的爱好者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买一台专业单反相机使用。  我的好朋友小赵同学正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因为他对成像质量和使用体验要求比较高,所以对于单反相机尤为喜爱。趁着五一假期,小赵同学筹集巨额银两杀到北京著名摄影器材城,买到了自己心仪已久并且当下比较主流的全画幅单反尼康D700相机。  假期过后,在扣扣上我问到他新机器使用的如何,小明同学无奈的说,D700性能确实很给力,可是它机身上繁多的按钮和复杂的功能,让我很是犯晕不知如何使用,本想翻翻说明书看看怎么使用,可是那么厚的一本说明书和复杂的专业名词,让我想把它扔到垃圾桶里。  既然小赵同学在使用单反上遇到麻烦了,作为数码相机小编的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下面我就给你讲讲单反机身上这些功能按键都是做何而用,让你彻底摆脱说明书的困扰。  单反相机正面按键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单反相机正面的按键,尼康D700作为专业单反,在按键功能上要比入门单反丰富很多,比如景深预览键就在入门机型中是没有的,可见主要还是针对专业用户的操作使用。  在镜头卡口左边上下分别有2个按键,它们别分为:景深预览按键、Fn自定义功能按键。  景深预览:按动此键,镜头光圈会收缩到你设定的光圈值大小,在取景器里会发现瞬间变暗。这是因为正常取景时,相机会自动把镜头光圈扩展到最大,以获得更多的通光量,使取景器里很明亮便于对焦。这个功能在日常拍摄中用处不大,只有在使用微距镜头时,通按动景深预览来观察被摄物体是否完全清晰在景深范围内,比便于相应调整光圈值。  Fn自定义功能键:这是尼康特有的功能键之一,主要是让用户在菜单里为Fn该键设置一个指定功能,方便在拍摄中快速调整。

13 次浏览
“景深”概念的理解学习和掌握应用
“景深”概念的理解学习和掌握应用

我们在平日拍摄照片时,似乎都不太考虑“景深”这个概念的实际操作。但“景深”这个词却对我们作品的主题表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上一堂不再让人头疼的“景深”课,现在就从课前作业开始,同我们一块儿轻松地看图读景深、用景深吧!  前景深:当镜头对某个物体对焦时,从镜头到被摄体前的一段清晰范围。  后景深:当镜头对某个物体对焦时,从对焦点到远处的一段清晰范围。  景深:被摄物能够产生较为清晰图像的从前面到后面的一段,也就是前景深和后景深的距离。  课前预习 看图读懂控制景深三要素  光圈变化带来景深改变(焦距、物距不变) 选择不同孔径(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光圈)能带来不同景深。如图,当焦点在第三支蜡笔时,相机设置为f4,第二支蜡笔和第三支蜡笔都较清晰,其他蜡笔较模糊;相机设置为f22,从最前到最后都较清晰。  焦距变化影响景深大小(光圈、物距不变) 焦距改变同样能让景深产生变化。当使用镜头70mm端时,可从图中看到,画面从第二支蜡笔到第四支蜡笔都在清晰范围内;让我们再看看使用镜头100mm端时,能看清楚的范围仅有第三支蜡笔。  摄距变化推动景深变化(光圈、焦距不变) 摄距的不同也能影响景深发生改变。如图,我们最开始在距离第一支蜡笔0.5米左右时,第二支蜡笔到第三支蜡笔都较清晰;但当我们将相机移至离第一支蜡笔0.2米时,第三支蜡笔已经十分模糊了。  课堂总结 关于景深几大规律  规律一 光圈、焦距、摄距与景深关系

3 次浏览
水下摄影拍出正确颜色的技巧
水下摄影拍出正确颜色的技巧

如何在水下拍出正确的颜色  常见错误:  没有强制闪光而是使用自动闪光;  没有凑的够近,有些颜色会迅速地被海水吸收,比如红色;  使用自动档拍摄而不是手动档;  没有使用频闪灯或者内置闪光灯,如果你在浅水,照片或许还能呈现体面的颜色,而在水下,最佳的色彩效果往往要靠闪光灯。  用闪光灯拍出正确的颜色:  不要在3米之外拍摄,而微距则要更近,这样的距离,红色和橙色才会良好呈现;  尽量减少自然光的照射,自然光将会改变拍摄对象的颜色;  在浅水域,避免不了阳光照射,这时尽量提高快门速度,用闪光灯作为画面主光源,调整光圈快门设置拍摄,这里的方法是:你可以用手遮住闪光灯拍摄,如果拍出来的照片曝光正常,那说明你的曝光设置有误;

5 次浏览
共计26043条记录 上一页 1..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260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