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平面设计

最新发布

如何使用反光板
如何使用反光板

我必须承认,我喜欢使用反光板。多年来我的强项一直是自然光摄影。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建造一个只用日光照明而不用其它任何光源的摄影室。我知道在美国有几位摄影师建造了自然光摄影室,我认为也许过几年我也会建造一个这样的摄影室。  尽管我非常喜欢自然光,但我也必须承认,我有几次使用自然光拍出的结果并不理想。也许是阴天的缘故,当我让被摄者处在我选好的地方时,光线主要从头顶上方射下来。或许是我用的光比太大,而为了保留阴影部位的细节,我需要的是某种形式的辅助光。也许我的被授者处在逆光照明的情况下,他身后是耀眼的太阳,而她脸上的光线又太平淡。或者比背景的曝光差5挡,如果我按脸部曝光的话,那会使背景中的强光部分曝光过度。对于这些问题我该如何解决呢?  如果你回答说使用辅助闪光灯进行补光,我会说也许可以吧。最近我为专业摄影师举办了一次户外肖像摄影研讨班。这些专业摄影师们来的时候都是把闪光灯装在相机上。我对他们说,有90%的时间我宁愿使用反光板进行补光,而不是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他们对此都表示怀疑。到了当天晚上,没有一个人再坚持用闪光灯了。下面让我们谈谈这两者的差别。  我安排拍摄第一张照片时,我让模特儿身子对着石墙,让她的头转向相机。光线非常好,但是我希望被摄者眼睛里有点亮点,因此我在下面用一块银色反光板把少量光线反射到她的眼睛里。这张照片非常漂亮。  我要求学员们使用辅助闪光重新创作这幅照片。他们却无法完成。为什么呢?因为沿着墙打闪光时,由于恰好照明模特儿脸上的光线是按几何级数减弱的。靠近相机位置的墙面会严重曝光过度,色彩看起来也不饱和。使用反光板则不会遇到这种问题。请注意,我现在是拿装在相机上的闪光灯来进行比较的,而不是拿脱离相机的、放在反光伞上的闪光灯或柔光箱来作比较的,而后者是与室外光线媲美的另一种成功的办法。然而,即使与这种方法相比,反光板也是最快捷、最方便使用的,并且能产生看上去更为自然的效果。由于我们目前不使用脱离相机的带反光伞闪光灯或柔光箱,还是让我们谈谈使用反光板吧。  反光板的类型  在我的摄影器材中,我常用四种类型的反光板:白色、银色、金色和黑色。我偶尔还使用柔光屏或纱幕,但是在本文插图拍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使用反光板。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使用不同类型反光板的情况。  白色反光板:白色反光板反射的光线非常微妙。由于它的反光性能不是很强所以其效果显得柔和而自然。我发现当我需要稍微加一点光时,我经常使用这种反光板对阴影部位的细节进行补光。这种情况经常在使用窗户光照明时使用,我只是想让阴影部位的细节更多一点。  银色反光板:由于银色反光板比较明亮且光滑如镜。它能产生更为明亮的光。我发现银色反光板是我最常用的一种反光板,因为它非常适合我的拍摄风格。我喜欢突出被摄者的眼睛,而这种反光板的效果很容易在被摄者眼睛里映现出来,从而产生一种大而明亮的眼神光。当阴天和光线主要从被摄者头上方射过来时我在户外使用这种反光板。我几乎把它直接放在被摄者的脸下方,让它刚好在相机视场之外,把顶光反射到被摄者脸上。在阴天的光线条件下,白色反光板则不具备如此强的作用。有时我在用窗户光照明时使用银色反光板,那时被提者身上阴影部位显得较暗,而我希望它能够敞亮。但是要小心处理,不能补光过度。或者你可能因为过度加光而破坏了窗户光的效果。  金色反光板:我在日光条件下使用金色反光板

11 次浏览
掌握相机设定方式 4招轻松拍出好风光
掌握相机设定方式 4招轻松拍出好风光

新手刚接触风景摄影时,在对焦、曝光……等方面,比较无法确切掌握其要害,到底相机该怎么设定,才能让眼前的这片好山好水纳入镜头里面呢?下 面将从拍摄风景时的对焦方式、利用EV值曝光的方法、动态风景与静态风景的拍摄模式切入,来告诉大家风景这样拍就能收得好画面哦!  全文浏览本文导航  选择最佳对焦方式  对焦位置与成像的差异  依据拍摄题材选择曝光模式  依据拍摄意图,决定曝光补偿值  选择最佳对焦方式  现阶段的自动对焦系统可以在几乎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对焦,或是针对飞行中的鸟类持续对焦,且能自动选择要对焦在实景中的哪个部份。有些新一代系统可以辨 识人脸优先对焦,或是多人脸部同时在一画面时,自动选择最佳对焦点。总而言之,各种对焦模式都有其优点,建议针对想要拍摄的对象选择适当的对焦模式即可。  对焦模式  1.单张自动对焦:适用于静止主题的单张自动对焦。对准拍摄目标半按快门按钮,相机会进行一次对焦。

9 次浏览
相机购买指南
相机购买指南

这是来自着名《也来写部落格好了》DRE 的作品,已在网上被流传好一段日子,我也早就拜读过。近日还问准转载,在此与各位读者分享。甚么?你已经看过一千次?我觉得再看一千次也依然满分!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国小参加作文比赛,若以此为论说文题目,十人之中必有八人以该俗语破题。可见我多年来并没有什么长进,以及我对读者的敷衍与不重视。  回到正题,日本料理师傅持本烧生鱼刀,画家拿Raphael松鼠毛水彩笔,二者作品乾净俐落不拖泥带水,道出利其器之重要性。  但拿给猴子用是一样的。  从前有部卡通叫做无敌龙苑纾心连心,体连体,神龙配L凰,才能发挥出最强战斗力,寓意极佳。摄影也是,必需要能驾驭器材,达到人机一体,人比机强的境界。  机比人强则会有一些后遗症 - 当我们偶尔凭实力拍出好照片时,人家称的竟是相机。这感觉实在很不爽,好像另一半美你保险套上的颗粒螺旋设计佳一样。但换个角度看,当技术不佳时,我们更应该买台好相机,至少人生中还个点可以被人羡慕。  精密的自动器材提高了摄影工作者-尤其是运动记者,盲拍成功率,着墨於多点对焦、动态追焦、连拍性能、防水防尘、Blah blah blah…….机身上有一万颗按钮和五百个转盘。男人很容易被这种职业级的器材吸引住,不管是不是真正需要。主要是它不贵,很容易攻顶,买得起挖土机,谁想用铲子呢。帮幼稚园的小女儿做自然科学作业种绿豆,也要把挖土机开出来,才像正港的查甫人。  专业机具都有催眠/催情的效果,让旁人和自己看了都觉得专业了起来。它上手很简单,切到P模式,按下快门就可以了。进阶一点的再转转变焦环,若有所思地Zoom-in-out一番,幻想自己是布列松。拍摄时,无论光线明暗空间大小,镜头一律接大支的就没有错。闪灯、垂直把手、遮光罩等标逝浔傅比簧俨坏茫少了就没那么专业,逊掉。总之一定要想尽办法把相机弄得很大,弄到举不到五秒手就抽蓄颤抖的程度才能散发出最完美的专业气质。情况允许的话,应可能把充电器也装上去。  画素的部份不用说,最好有一百亿画素,这道理很好懂,不再详述。买车就买五千匹马力的就对了。

5 次浏览
日落后那些归家人的背影怎么拍
日落后那些归家人的背影怎么拍

   (Photo by lee geon photopia)  无论是入门或是老手,日落也是一个很好的摄影题材,每天也有一次机会给你发挥,每一个日落看似也是一样,但原来于不同的场景,加上你的心思,日落相片也可以变化多端的!让我们看看这一张漂亮的日落相片是怎样构成的吧!  怎样拍出这相片?  (一) 测光模式的选择  我们曝光的结果是想令日落的太阳看得清楚-若果你是用光圈先决 (A-mode),可以选择用点测光来向太阳测光,然后利用+/-EV来微调曝光;另一个方法是直接使用手动模式(M-mode),利用A-mode测光后把光圈和快门直接调较,令日落太阳清楚出现在相片。ISO方面一于既往越低越好,但若果是手持也要留意快门速度不可慢于安全快门,而且若果想人物剪影清楚,请使用快一点的快门,像是1/400秒或更快,以免人像移动。  (二) 正确的对焦点  有些同学在拍摄剪影时会有一个问题- 测光是基于背景测光,那么对焦也是对焦在背景吗?其实不是的,若果我们想剪影清晰锐利,我们需要把对焦设定在人物(剪影) 上,留意了!  (三) 白平衡的设定  基本上要令日落更有黄昏的效果,我们可以把白平衡的K数设定为高一点,或是调到「闪光灯」,但若果当时环境已经很暖很有日落的感觉,自动白平衡已经足够了,请自行尝试吧!

6 次浏览
影像创作中的三个要素、两个人群、两种逻辑
影像创作中的三个要素、两个人群、两种逻辑

关于目前的影像作品,我大致有以下的理解:  影像作品主要由三要素组成,第一就是内容,第二是内容的表现形式,第三是内容所需的资源,而影响的是两个人群,第一是受众人群,第二是创作人群。  三个要素中首要的是内容,这是核心所在,而另外两个要素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而表现形式则包罗万有,例如不同风格的图片、影片,什么3D立体,高清视频,或者不断变化的多媒体表现形式,数之不尽;  至于资源就相当灵碎了,包括器材及前后期制作设备、场地、服装、演员乃至化妆师、交通等等等等,最后归结为,需要多少资金支持。  这就引出了两个人群,由谁来做?创造人群来做。由谁来付钱?受众人群来付钱?受众人群肯付钱么?如果片子的受众是创作人群自己,或者没有途径收取受众的钱,那当然是创作人群自己埋单了。  可以结合一些具体例子说说这三个要素和两个人群。  例如一组婚纱照片,和一组杂志时尚片,很明显就涉及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不同的资源才能实现,以及影响着不同的受众人群。哪怕同样是婚纱片,具有基本相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一组帮客人自己拍的婚纱片,和一组用于吸引潜在客人的婚纱样片,所需要影响的受众人群也存在明显不同,配备的资源也不太一样。受众方面,给客人自己拍的,客人自己满意就可以了,但大都不能成为吸引大众的样片;资源方面,客人自己的片子,是客人给钱填补成本的,而样片,往往需要创作者自己付出成本,并且配备样貌不会赶走潜在客户的模特。  而在这几个因素里面,谁是主导?实际运作逻辑流程中,它们是如何搭配的?  我个人感觉在现实中大致存在着两种逻辑。

5 次浏览
速度的游戏 摄影艺术中的静与动
速度的游戏 摄影艺术中的静与动

只有在一张照片中,瞬间和永恒才可以共存。  一张照片在1/125s的时间内拍摄而成,但这张照片却可能是摄影师通过几个月的研究、几星期的旅程和几天的等待后的成果。这也许就是一张以我们不可思议的速度拍摄成的照片却可以永恒的原因。  不管是凝结某个瞬间还是表现时间的流逝,快门速度总是在摄影师的掌控中变成游戏。这一章我们来讲讲快门速度在人文摄影中的应用。  动静的联姻  摄影是静态的艺术,但同时又是动态的。当你缩小镜头的光圈,调慢快门速度,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慢速快门不一定用在拍摄夜景的时候,正午的时候你也可以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来制造模糊动感的效果。  首先可以找到一个固定不变的前景或背景取景构图,比如古老的雕像、充满特色的建筑,或者绘满图案的墙面,以这些固定不变的景物作为静态的视觉元素,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守株待兔地等待行人、游客、骑自行车或摩托车这些动态的视觉元素进入画面时再按下快门。在光线较好的情况下使用慢速快门可以通过调小光圈来实现较低的快门速度,多试验几种不同的快门和光圈的组合,一定会得到你想要的效果。  千年古寺的新生  这是老挝首都万象的一座寺庙,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战乱的原因,很多古老而又精美的佛像被先人藏匿在这里。这张照片拍摄于晴朗的正午阳光下,回廊里的佛像被散射进来的光照亮了半边,我等到身着鲜艳服装的游客跑过回廊门口的霎那间按下快门。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先试拍几张,看看人物虚化的效果如何。我一般的经验是,行走或慢跑的人用1/15~1/20s的快门速度,即可得到比较理想的虚化效果,如果背景较暗,则尽量选择穿亮色服装的人物作为虚化的对象。  如果可能的话,支上三脚架比较能保证照片的清晰度,如果你需要在移动中构图拍摄,那就看你的手持功力了。我的经验是,手持相机最慢的快门速度是1/15s,如果速度太慢,可能没办法保证照片的清晰度。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画面左边回廊内的散射光线和右边阳光直射下的光线之间的光比比较大,我使用了一块灰色的渐变滤镜来平衡曝光。

14 次浏览
治疗“沉迷器材症候群”的几点建议
治疗“沉迷器材症候群”的几点建议

认同街头摄影师Eric Kim所分享,去摸新的相机、比较不同的镜头、试一试未接触过的大光圈、体验不同相机与镜头的“个性”、聆听相机的运转声音、幻想及讨论新器材的面世之 类,其实是令人兴奋又开心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摄影”,而不是成为收藏家,事情就不能做得太过,变成“沉迷器材症候群”(Gear Acquisition Syndrome);再者,其实我们都知道,真正能感动人心的作品,是照片的内容与情感,而不是器材。所以一下是Eric Kim给我们的一些建议,让我们避免“沉沦器海”。  1. 知道自己的软弱  其实我们每一个都是普通人,就像所有自以为“吸少少毒不会上瘾”的那些人,最后都会上瘾,因此最好的方法,是认识到自己也是软弱的,会被引诱到的,那么反而有机会逃脱。  最好的方法是认识到自己也是软弱的,会被引诱到  例如Eric Kim的亲身经历,在Leica店派对上遇到Leica MP 配0.58倍率取景器,即时觉得手上的Leica M6不够了,0.72倍率配35mm镜头也没意义,他一边喝酒,一边把玩,身边的人当然就是说“买啦买啦”之类……在群众压力与器材的诱惑下,他知道自己快要忍耐不住,所以马上退还MP了。  2. 自制物理限制  正因为人的自制能力有限,所以才需要外在的限制来帮助我们,就像很多试图戒烟的人,都要用电子烟或尼古丁贴之类的帮助,所以你不妨为自己设立安全关卡,例如找一个人帮你管理财富。  自制物理限制  就像Eric Kim就有一个冷静又“霸道”的女友,当他告之要决定要买Leica MP时,马上就被否决了……是的,如果有钱,我们就会“身痕”,不妨把财富预先放出去投资,而不是等到头脑发热时,乱买东西。  3. 小心选择朋友

13 次浏览
跟着国外摄影师,一起玩转室内室外人像摄影
跟着国外摄影师,一起玩转室内室外人像摄影

顶尖职业摄影师Brett Harkness和Jeff Meyer与我们共同分享完美人像摄影作品的一些基本技巧。  为什么人像摄影总是各类摄影题材榜首,一种解释是我们的不同情绪、不同身材、不同大小以及表现自我的不同方式使我们自身成为摄影创作所能接触到最为复杂、最为迷人的题材。  在生命的轨迹中,我们所有人一定都曾充当过人像摄影师,从这个角度看来,人像摄影和其他类型摄影作品相比也许最为容易。实际上,创作一幅真正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所需技巧丝毫不逊于优美的风光摄影作品或野生动物作品。真正成功的人像摄影作品,需要对画面内外一切细节与元素的全盘把握。  本期专题,我们收集了一些易于掌握的人像作品拍摄技巧,并从顶尖专业人像摄影师BrettHarkness那里听取到诸多意见。Brett是英国著名的人像、婚礼与纪实摄影师,对色彩与构图有相当独到的见解。阅读本期专题,你将学习到如何拍摄室内与室外人像,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姿势,搞定单人与合影等等内容。我们还将告诉大家如何使用自然光、环境光、人造光的使用,这是任何专业人像摄影师都必须思考的关键。如果你担心人像摄影拍摄会消耗你太多的精力与金钱,也不妨看看我们挑选的那些简单经济的小技巧。 摄影教程  人像摄影常常被误认为是一种简单的题材,殊不知想得到一幅成功而迷人的作品需要克服诸多困难。  Brett的装备

15 次浏览
人像摄影实例讲解:提升构图取景功力的途径
人像摄影实例讲解:提升构图取景功力的途径

学构图,从“黄金比例”开始  刚学习摄影时,不免看了很多有关构图观念的书籍,一直在所谓的黄金比例的法则里,学习着二分、三分、井字、螺旋式构图等制式而历史恒久远的旧规,才发现这些精准的数学公式,也是完美构图的基础概念。  这时期的我,也大量的阅读着影像图片,并试着去解析著作者对于影像结构的描述与刻画,主体与背景和点、线、面之间的关联性,而这样的组合又带来观者什么样的感受?如何的视觉引导?在这样探讨和学习的过程中,从观察生活中的枝末细节、街头的一隅、路过的自然景观中,我彷佛也重新的认识了这个由摄影眼打开的精采世界,那是你我生活中处处可见、随手可取的小小美好。  该怎样才能将一个完美的画面构的精采、构的唯美、构的和谐、构的让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呢?  摄影师作品欣赏:  培养美感,增进构图功力

20 次浏览
人像摄影拍摄技巧,如何拍好合影与独照
人像摄影拍摄技巧,如何拍好合影与独照

顶尖职业摄影师Brett Harkness和Jeff Meyer与我们共同分享完美人像摄影作品的一些基本技巧。  先来看一下摄影师Brett的装备    拍摄人像时,Brett使用一台佳能EOS-1Ds Mark III搭配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佳能EF 70-200mm f/2.8L USM和佳能EF 50mm f/1.2L USM等镜头。另外他还配备有若干Lastolite反光板、两支佳能Speedlite闪光灯和创意坦克的腰带套件,这款套件就像蝙蝠侠的腰带一样能安装多种不同尺寸的设备。   1 、打破限制

13 次浏览
共计26043条记录 上一页 1..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60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