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3D MAX建模教程:女性角色模型解析](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5xOoC%7BMnOwcT%3AlM3%5BqcHVwNkByOz9xN%7BF1M%7BF1PEl1OUF5OkR4OEVvboCo.jpg)
3D MAX建模教程:女性角色模型解析
先来卡看最终效果图:嗨,各位,我是Andrius Balčiūnas,接下来,我将带领你们来了解我制作”Shadow Conscious”这副图的制作过程。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学习而制作。我想制作一个真实的(至少是自然的)人物。首先,寻找参考资料。我从网上收集了许多女孩的图片。虽然我不知道最后会成什么样子,不过我认为如果你拥有多个角度的女孩参考资料以及许多符合要求的解剖图片那会很有利于你的创作。我使用了可编辑的多边形建模。简单的从一个长方体开始,添加边缘线,切分等,我认为创建人物中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个技术活,而是美与结构之间精准的平衡(如果这个是你的目的)。这里有个眼球建模的小技巧。不要把瞳孔开始的地方做成硬边。因为在后期渲染时将会得到非常糟糕的效果。同样,当你在制作眼球的外部球体来实现反射效果时,不要让它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球体,你需要把它做的有点凸起。这样,就能得到自然的反射效果。
![告诉你亚当斯区域曝光秘籍](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yNEN6PEGgVz6rdHd%3E.jpg)
告诉你亚当斯区域曝光秘籍
除了分别曝光,可能确实没有什么能让你在前期做到既让左侧的透过云彩的阳光清晰,又能让右侧的建筑物清晰的方式。 景山万春亭 iso200 白平衡自动 亚当斯认为,黑白负片所能呈现的最大明、暗对比是从第2 – 8区 (数码的宽容度公认的比负片要低些但高于反转片)。而自然中光线强弱的变化,从最亮的阳光下的积雪,到最暗的阴影甚至会超过0 – 10区。有的情况下,画面中的景物又没有这么大的反差。比如只有从第4 – 6区,那就要通过曝光和暗房后期增加反差。总之,最终的效果是要充分利用底片(相纸)的宽容度,使一张照片中,黑的地方黑(第2-3区)白的地方白(第7 – 8区),这才是好照片!(注意以上叙述并非亚当斯原话,是老败对亚当斯精神实质的理解,信不信由你)。看看他拍出来的照片,漂亮照片都是这样的。 操作上,亚当斯的方法必须使用测光表,并且是点测光表(没有就DIY,象亚当斯那样),并且首先要了解一点测光表的工作原理。上面说过,这1 – 10区的灰阶是摄影工业标准。测光表工作的逻辑过程是这样的:你给它‘看’一个目标,它检测目标的亮度后告诉你使此目标‘正确’曝光的光圈/快门组合(亚当斯那年头的测光表没这么先进,只能告诉他目标亮度是多少烛光每平方英尺,剩下的自己算。所以确切地知道亚当斯的操作细节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其精神实质对我们现在的帮助)。需注意‘正确’二字加了引号,什么意思呢?正确,就是把你的目标曝光成中灰,18%灰,第5区,随你怎么叫。而且不管你给它看的目标是白的(8、9区),还是黑的(2、3区),按测光表曝出来的效果就是第5区。听起来有点荒唐?没事可以慢慢想想,很难有更好的办法。 知道了测光表的逻辑过程。对亚当斯的语言就很好理解了。他常说在拍某某照片时把某某景物(比如一块石头,一片树林,一片云)“放在”第几区。怎么个‘放’法?用点测对目标(一块石头)测光,然后用测光表告诉你的光圈/快门组合曝光,你就是把这块石头‘放’在了第5区。也就是说,在你的照片里这块石头将是中灰。什么?!灰色的石头?!不行!这块石头在俺的画面里很重要,它处在树下阴影部分,色泽幽暗,与旁边天光直射下的花丛成鲜明的对比。它明明都快是黑的了,怎么弄成中灰了!这哪成?!?#¥%…… OK! 你的意思是这块石头不应该被放在第5区,而应该被放在第3区?那好办,按刚测出来的光圈/快门组合减两档曝光就是了。再测测边上的花丛,亮度比石头高出了4档光圈之多,把石头放在3区,花丛就被放在了7区,无论是底片还是数码的宽容度都该足够,挺好,按快门吧,你都应该已经能想象出能够得到一张什么样的照片了。(prevision 是亚当斯在推广他的理论时所宣称的重要优点之一。但这一点在当今数码 OK! 不知不觉,咱们已经按照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虚拟操作一次了。体会到它的优点了吗?如果用点测光,测石头并曝光,石头出来是中灰(5区),花丛就是9区!完蛋,曝过了!超过底片/数码的宽容度,只得到惨白的花丛。用点测,测花丛并曝光,拍出来花丛是中灰(5区),石头可就成了1区了!完蛋!还是超过底片/数码的宽容度,欠曝,只得到漆黑的,没有质感的石头。那我用视场平均测光(这是亚当斯年代就有的)。那就得看运气了,你的暗石头占多大画面面积?花丛又占多少?其它背景很可能面积更大且可能很黑(地面阴影),也可能很亮(天空或水面), 它们会主导视场平均测光的结果(因为面积更大),所得出的曝光结果是你完全无法预料的。那我用*重点平均测光,评价测光,使用曝光锁定按钮……….. 这些都可以,但都不能保证给你一个暗而有细节的石头和明亮而有细节的花丛。只有亚当斯区域曝光法 – Adams’s Zone System 可以帮助你信心满满地做到这一点。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可以保证你得到反差漂亮的照片,可好多人看了都嫌麻烦。当然了,嫌麻烦的可不只一个两个,懒人有一个优点就是聪明,于是就总结出了亚当斯理论的简化版,就4个字:白加黑减。啥意思呢?道理很简单。 首先明确前提条件:点测光。凡是谈亚当斯的道理都是在谈点测光,白加黑减是亚当斯简化版当然也不例外。 千万别把视场平均测光混进来,那肯定绕糊涂! 然后定义‘黑’和‘白’。‘黑’,就是画面中最暗的部分。‘白’就是画面中最亮的部分。 请看这张照片。先用视场平均测光来介绍一下这个画面。这是冬季上午9点不到室内阳光直射下的一个音箱。画面中的‘黑’与‘白’分别用绿圈和红圈标示。看看曝光组合。一切都规规矩矩,有什么错嘛?没有。可画面就是那么平淡。看看那中间调,就一个字:肉!结论: 视场平均测光不是好办法!
![定焦镜头的优势与选择的理由](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4M%7BJxNUNxO%7BF5NEZ%7BOkN1OkegVz6rdHd%3E.jpg)
定焦镜头的优势与选择的理由
很多摄影爱好者希望“一镜走天下”,对变焦范围小的镜头都不满意,更别说定焦镜头了,其实,真正从摄影的角度分析,定焦镜头有许多优势。 首先补充一点点英文概念:一只定焦镜头(prime lens)特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相对应的另一种镜头则是变焦镜头(zoom lens),后者拥有可调整的多种焦段。虽然变焦镜头比定焦镜头在取景上更为方便,但是很多摄影者最终会选择一只定焦镜头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拍摄伙伴,下面是最重要的6个让人钟情定焦镜头的理由。 1.实惠的价格 一般来说,定焦镜头要比变焦镜头的价格更低廉,相对变焦镜头,一只Prime Len采用更少的镜片组以及更简单的结构设计,一般来说,最出色的定焦镜头只有变焦镜头的一半价格,尤其是50mm焦段,几乎是各家最便宜的镜头焦段。 2.较小的畸变 畸变是变焦镜头最大的软肋,几乎所有涉及广角的变焦镜头都存在明显的畸变问题,而定焦镜头因为只需对一个焦段的成像进行纠正与优化,所以往往很少会出现畸变现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旁轴相机在广角畸变上比单反相机有天生优势,例如15mm/f4.5等超广角镜头甚至完全不存在畸变。 3.更锐利的成像 简单的镜片结构自然会带来更锐利的图像,尤其是那些含有ASPH非球面镜片的定焦镜头,在最大光圈下也能提供极为锐利的焦内成像。 4.柔美的焦外(Bokeh) 在相同价格下,定焦镜头可以比变焦镜头提供更大的光圈(事实上变焦镜头的极限光圈便是F2.8),也就意味着更柔和的焦外虚化(Bokeh)效果,除此之外,定焦镜头的光圈叶片更多,接近圆形的光圈会提供最漂亮的Bokeh。
最新发布
![告别雪季拍摄4个平庸场景](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OENyNkmgVz6rdHd%3E.jpg)
告别雪季拍摄4个平庸场景
拍雪景时最头疼问题 Q1.怎样设置白平衡才能更好地表现你想象的画面? 冬季,如果天空很蓝且很明亮,那预设白平衡会带来一张偏蓝色的画面,这会让照片显得不干净;通常情况下,我们会用“自定义白平衡”,让雪景回复本来色彩。除此之外,当我们要营造特别氛围时,偏暖和冷色都可以不断尝试。(图为错误情况) Q2.如何曝光才能营造雪景的奇特氛围? 拍雪景时的曝光十分讲究!在清晨拍摄,冬天的浓雾和阴暗环境可能无法拍到更有层次的画面;在阳光热辣时,也许总会曝光过度。想拍好雪景,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表现什么,有时在画面上做适当取舍就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图为错误情况) 冬季小品总是不清透找到最有效的描述手法 1.靠近清晨 突出冬季“冷”感 我们在拍摄冬天的小品时,最容易拍到的就是清晨挂着冰霜的事物。在拍摄右图这幅作品时,叶子上结成的霜到了清晨已经开始融化;为了让叶片上的冻霜感觉更接近于晶体,我用手擦拭掉叶片中间部分的霜。 为了营造小景深的效果,我将光圈调整到F2.8;我靠近叶片,距离它大约60厘米;再将对焦点放在叶片的上方,这样能够更好地虚化掉背景,以及部分前景,突出我们想要的冰晶感。在感光度设置上,尽量使用较小的感光度,例如ISO60-ISO100;最后将曝光组合设定在F2.8,1/800秒,ISO60,让画面保持清晰、明亮的前提下,更细致地刻画叶片上的冰霜感。(图为错误情况) 错误例图里,选择被冰块冻结的事物难以表现没霜冻清晨的环境感;纯肉眼化的色彩表现让画面看上去有点儿平庸
![【人像摄影技巧】夏季靓妹如何拍摄](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OERzOEmgVz6rdHd%3E.jpg)
【人像摄影技巧】夏季靓妹如何拍摄
相信这世上没有一个女人不爱美,但是想拍出好看的美眉人像照片却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如果你是个爱美的女孩,不妨参考一下本文中介绍的拍摄技巧,相信一定能让你的照片变得更好看。 01:选择大光圈镜头虚化背景 提到景深或许大家会觉得陌生,但背景虚化应该是人人都懂的。为什么拍人像要用单反而不用卡片,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卡片拍不出单反那样好看的背景虚化效果。单反相机凭借相对卡片机更大的传感器芯片和多款镜头的支持可以拍摄出主体清晰背景虚化的效果,尤其是在我们选择专业人像镜头或者大光圈镜头时。背景虚化会更加美妙。 一般来说使用大光圈镜头拍摄时,较为常见的办法就是利用大光圈的浅景深虚化杂乱的背景,让美眉成为视觉的焦点。 不过浅景深妙用还不止这些,浅景深即可以虚化背景让画面更加纯粹;还可以虚化前景,拉开读者和被摄主体的距离;同时虚化背景和前景,画面的层次感立刻就显现出来了。 02:小光圈或者套头如何拍摄 如果你手里只有一个套头时,是不是就没法拍出唯美的人像照片呢?答案是NO!一般来说套头光圈很小,人和背景都会被拍的很清楚,但只要稍微逆转一下思维,挑选一个漂亮的背景,小光圈就能为画面记录下清晰的细节。 03:拍摄时照片如何构图?: 无论是拍摄什么题材的照片,构图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除了合理运用景深控制背景虚化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模特和环境的关系。 比较常见的就是三分法构图,这种是黄金构图法最常见的衍生,具体表现就是人物主体位于构图辅助线的交汇处。这几个点通常可以引起视觉焦点。
![【行摄】4招掌握热气球航拍](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OER6O%7BigVz6rdHd%3E.jpg)
【行摄】4招掌握热气球航拍
迎着朝霞翱翔天际 为了拍摄出精彩的画面,我选择了观看日出那一班,因为大家知道,日出日落前后都是拍摄的好时机,那么乘坐热气球也是一样的,趁着天黑前往起飞地,然后做准备活动,可以先拍一些工作人员准备热气球升空的画面,然后伴着清晨的光线缓缓升空,这个时候太阳初升,不管是拍摄热气球本身还是拍摄陆地上的地貌风光,都是最合适的时间,把握好时间尽情拍摄吧。 热气球乘坐攻略 土耳其只有在卡帕多奇亚乘坐热气球,卡帕多奇亚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风化区,千姿百态的石头,千变万化的地貌,仿佛是另一个星球。我选择乘坐kapadokyaballoons公司的热气球,价格是每人250美元,飞行时间大概在一小时左右。最好是在没到土耳其之前就在网上预约好,不要等到来到土耳其再预约。预约成功后,告诉他们你在卡帕多奇亚的住址,他们一早会派车到你住的地方接你,非常方便,人性化。 准备升空让火焰充满画面 来到飞行地,工作人员会把热气球展开,等待点火的时候进行拍摄。注意,不要离点火器很近,工作人员会提示你安全距离。为了安全,我果断换上了24-70mm焦段,使用评价测光模式,提高感光度到ISO1000左右,把光圈开到最大2.8F。进行拍摄,这样可以保证画面清晰,拍完后用相机的直方图看一下曝光是否正常。 掌握速度清晰拍摄地面景色 在热气球下降的时候,我的视角集中到了地面。在热气球上拍摄,要保画面的清晰,首先要提高快门速度,在气球较平稳的时候拍摄,光圈尽量缩小保证画面清晰,同时要提高感光度来提高快门速度。其实热气球在空中飞行时,是比较稳定的,可以借助篮子的边缘稳定身体的抖动。 让热气球点缀你的画面
![足以改变你摄影生涯的9件事](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OEV2N%7B%5BgVz6rdHd%3E.jpg)
足以改变你摄影生涯的9件事
现在摄影爱好者们都会上网学习优秀的摄影技巧,但是从来没拿起相机真正地运用上学习到的知识。光说不练假把式,天天盯着屏幕,摄影技术并不会增长。根据多位摄影师的经验,总结了下面真正能改变摄影生涯的9件事。其中一些你可能已经听过,一些你会觉得无稽,但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有时间,试一下何妨呢~。 尝试相机的所有功能 不只是光圈快门这些简单的设置,对焦点位置、多重曝光功能、反光镜预升、自定义按钮、白平衡偏移、包围式曝光……现在的相机辅助功能很多,摄影师真正拍摄时很可能一半都用不到,如人像摄影师怎么能用上反光镜预升功能?但是创意往往来源于这些地方,真的用上反光镜预升拍摄人像时,一定是打破传统出乎意料 的作品,比如……星空人像、车轨人像,为什么不试试呢?挖掘所有的可能性,绝对有惊喜。 模拟策展 对很多摄影师而言这可能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会发现它充满了趣味性。平时自己整理作品时不会发现的问题,在策展人的目光中将一一暴露出来,从中你将会看见你的缺点和将要努力的方向。一次模拟策展就如同一次考试,回顾过去,指引未来。 参加摄影比赛或点评 参加摄影比赛是一种便利好用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数码时代,摄影比赛的规模变得更大,范围也更广。不过可惜的是很多比赛只关心“这张照片是不是很多人 看过”或是“冠军照片是哪张”,但仍然有些比赛能让摄影师真正获益,如老师点评、观众留言,这些都非常重要。 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总结原因所在 我自己很难确定最喜欢的照片是哪一张,可能有很多张。所以我选择了最近见到印象最深刻的几张照片,再进行分析。我从中学到了三点知识:风光摄影真的可以令我心动;HDR并不能将照片调整到“没有暗部”;真正左右画面表现力的是光线。 打印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给非摄影师看
![如何用拍出展现人物内心境况的作品](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OEV6OkSgVz6rdHd%3E.jpg)
如何用拍出展现人物内心境况的作品
拍摄人像,就是是捕捉拍摄人物的本质,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生活和他们在照片中体现的情感。我们每天遇到无数的面孔,但其中有一些人的特殊表现,深深地烙印在我们脑海中,让我们难以忘怀。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独特的脸庞,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不断回荡,让我们感到那么地难忘和强烈呢? 我想问题的答案与人的内心境况有关,表现在照片中应该是一种或正面或负面的情感。要寻求此答案,同样需要我们探寻其中的物理属性。在这篇文章中,我为捕捉肖像的灵魂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交流是第一步 在举镜拍摄前先交流,让模特的情绪放松,绝对是整个拍摄的第一步。特别是在人像摄影中,交流非常重要。没有获得模特的信赖,很难去揭示他的真实性格。 除了乐观情绪之外,摄影师还要表现出礼貌和专业的态度,使模特相信他们自身的美可以真正展现出来。拍摄时也可赞美模特的吸引力和吸引人的打扮。减低他们害羞的情绪,让自信从内心散发。在这个阶段,我们所要做的事就是要突破陌生人之间的心防,让个性和心境真正展现出来。这需要很多摄影以外的技巧。 调动情绪 对一张肖像作品而言,模特展现的情绪是关键。身材样貌都不如情绪表现重要。要表现模特的情绪,需要耐心多加尝试,再加点运气才行。摄影师本身也像电影导演,知道什么画面怎样才迷人,对想要的效果进行引导,得出最好的画面。 事先确定拍摄内容和拍摄地点,确保我们要做的一切事都不会违背“对模特应有的尊重”!情绪是肖像摄影的至关重要的元素,释放模特的情绪,发现并坚持模特散发出的特有情绪,需要摄影师的主动性和与模特前期的充分交流。 提前挑选灯光和环境 照片的拍摄地点,迷人灯光效果、模特所在环境细节的体现……这些在表达人物特点和描绘肖像的内心境况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你希望你的模特身在何方?打在他们身上的光线要如何刺眼,或是需要变得黯淡?人像摄影中所有这些影响审美的因素都值得我们关注,因它直接描写了模特的故事。
![【人像摄影技巧】在家中如何拍出自然的家庭人像?](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xPEN3NEOgVz6rdHd%3E.jpg)
【人像摄影技巧】在家中如何拍出自然的家庭人像?
按照传统习惯,一家人出去游玩、去旅游,自然会带上相机拍照纪念。想要记录外面从未见过的景象,或青山绿水,或异国风光。但这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拍照方式,几年之后翻看相簿,看着自己和家人去了许多特色景点,但却没记录下自己熟悉的地方……大概相片里的那些人和里面的风景完全互不相关。 家庭照为什么不在家里拍摄呢?温馨的家,熟悉的客厅,这是我心所在的地方。我熟悉我的家,喜欢我的家。所有人在自己家里都会感到舒适自在! 以下是在室内家中拍摄家庭人像的小小心得,希望帮助你拍摄真正的家庭照! 寻找合适的自然光源 一般家里的光线条件都不至于阴暗,你需要找些较大的窗户,无论什么方向、在哪里都可以。如果是在别人家中帮他们拍摄,你可以要求到处走走了解整间房子的结构。拍摄室内家庭人像可以在整个房子的任何地方:卧室、厨房、浴室、阳台、客厅…… 通常情况下我会选择主卧室,因为很可能有个大窗户,光线条件好,空间也广阔。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使用闪光灯拍摄也不代表可以忽视自然光,自然光是创造温馨氛围的好帮手! 让人物真正融入家中气氛 人们往往会对自己家中的物件倾注感情,当他们与自己喜欢的物件互动时,就是拍摄的最好时机!说起最喜欢的事物,也许小孩子会拿起最喜欢的玩具,也许大人会拿出欧式风格的下午茶茶具。这些都是他们心爱的物件,正应该将这一场景记录下来!摄影师可布置适合的光线,加强现场气氛,待到人物主体投入了感情,再拍摄下来。这样的照片一定比去公园外出拍摄更加有意义。 情绪表达顺其自然 若是模特外拍,摄影师可以和他沟通你想要的拍摄效果,但是家庭人像却不适宜这样做。强迫性地让他们摆出固定动作,会令画面更加不自然。 在他人家中,摄影师更应该成为一个偶然的客人,悄然记录他们的生活细节,不加打扰;若摄影师本身就是家中的一份子,则应该全心全意地玩耍,也许相机就是其中玩耍的道具。不要太严肃地进行摄影,除了摆拍的全家福,好的家庭人像照都应在轻松愉快中诞生。 创造日常场景
![玩转摄影中的色彩元素](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V1NUR4PEGgVz6rdHd%3E.jpg)
玩转摄影中的色彩元素
在刚开始拍照时,很多初学者像幼儿一样,常会被鲜艳的颜色所吸引,但在摄影上的色彩,真的只是把对比度拉高, 饱合度调到最高点,这么简单而已吗?要做后制处理时,常会看到RGB、sRGB、CMYK 却不知道该使用哪一个色彩模式处理比较恰当。下面内容将简单讲述何谓三原色及色彩空间,接着深入探讨色相、 明度及饱合度在摄影上的运用。有了基本概念,不管是谁都是玩色高手哦! 三原色与色彩空间RGB & Color Space 阳光事实上是由不同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若将这些色光看成一个有系统的组织,色彩空间就是描述不同颜色在组织中位置的定位系统,也是我们作色彩管理的好帮手。 看似白色的阳光,事实上是由不同色光混合而成,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色彩空间来描述它。 使用DSLR时,你是不是曾经发现色彩管理选单中有个RGB与sRGB的选项,看起来很简单,却搞不清楚它的作用是什么?使用PS后期时,你是不是曾被影像→模式中的RGB、CMYK…等稀奇古怪的名词吓得举白旗投降?其实这些名词都是描述、运用色彩的不同方式,了解它们之后,你就会对影像背后的色彩原理更熟悉了! RGB RGB叠加系统示意图 CMYK CMYK递减系统示意图 不过,由于颜料使用的是另一套“消减型”的原色系统,因此这套系统反而对我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在传统颜料技术上,一般使用红、黄、蓝作为原色,当这三种颜色彼此混合时,同样会产生其它颜色,例如我们熟知的黄加蓝等于绿,蓝加红等于紫等等。与RGB相同的是,当这三种原色以等比例叠加在一起时,会变成灰色;若将此三原色的饱和度均调至最大并且等量混合时,理论上会呈现黑色,但实际上呈现的是浑浊的褐色。因此,在印刷工业上,我们另外加入了第四种“原色” — 黑色,以弥补三原色的不足;这套系统遂被称为CMYK色彩空间,也就是青、洋红、黄与黑等四色。我们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加入白色,但只会改变其饱和度,而不会改变色相。
![摄影中需要把握的3要素](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yO%7BB4NUWgVz6rdHd%3E.jpg)
摄影中需要把握的3要素
大部分摄影爱好者都熟悉摄影曝光三要素。 这是指控制曝光量的要素有3个:光圈、快门、感光度。一方面,光圈大小、快门速度和感光度大小都与曝光量成正比;另一方面,想要获得稳定相同的曝光量,只要光圈、快门和感光度之间互相调谐就可以了。 除了曝光量法则,还有其他这样的法则吗?当然,接下来本文将介绍一些摄影相关的三要素法则,不要错过。 Cole Thompson针对创作历程的三要素法则 Cole认为,一幅优秀的照片,三分之一由拍摄视角决定,三分之一由拍摄过程决定,三分之一由后制作处理决定。 拍摄视角: 可以理解为拍摄地点+取景构图角度,也可以理解为摄影师决定看待世界的风格和方式。 拍摄过程: 这里指事物本身自带的“决定性瞬间”和摄影师的技巧创意的集合。具体地说,一方面被摄主体的自身条件决定了拍摄时机,如风光摄影中的光线变化,人像摄影中的笑容和眼神展现;另一方面摄影师的技术与创意也在此刻共同影响画面的表现。 后制作处理:
![不拍,才是摄影最难的技术](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zOUB%7BPUCgVz6rdHd%3E.jpg)
不拍,才是摄影最难的技术
这是一堂我没有看过人分享,但深深认为很必要的摄影课程,就是「克制摄影欲望」的重要。 当拿起相机的时候,摄影者的脸是被挡住的,摄影者的身分是无私的,这是很大的权利,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很容易被这权力所迷惑。 虽然这是一个「摄影是基础*自由,艺术创作,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的时代,摄影者一样会受到法律与道德与论的规束。而当一个摄影者不小心克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摄影这圈子其实不会给人第二次的机会的。无责任摄影真的没有问题吗? 这两年网络上开始爆增着「侵犯他人肖像权的摄影者」、「阻碍婚摄拍摄的高手」、「违法到不该拍摄的地方拍摄的大师」、「盗图」、「冠军做假等新闻照片」,揭发一些摄影者为了拍出好的作品而产生出来的争议。说穿了就是以暴制暴,「你行使你的摄影自由权利,我也有我的自由来公布你的问题。」 老实讲我其实蛮认同这样的行为,倒不是说我认为以暴制暴很好,只是相信摄影的普遍化与规范是全民问题,而在一个稳定的共识产生之前,势必会产生出摩擦。而这阶段结束之后就是更好的摄影风气。 摄影者的错误之路 初学摄影的时候,我曾去上海拍过东方之珠下的乞丐,配合经济窜起却贫富不均的争议,冷暗的修图色调,我认为那就是一副「有深度的作品」。在成为正式婚礼主摄与指定帮拍之前,也曾因为「想拍出不输专业婚摄的作品」而造成职业人员工作的不方便。这些我认为是某些摄影者必经的错误摄影之路,只是鲜少有人提起这一段过程应该要如何去面对。 「他人的不幸」与「社会现象」,如我所拍过的「东方之珠下的乞丐」都是很具冲击力的摄影题材,但假设没有相对应的理念或是付出,则也很容易被诟病为「消耗他人」。想要取材,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法,例如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义工,或是公益团体,都可以用上摄影者的技术与渲染力的协助。打个电话问问看是否有地方可帮忙,在我经验之中,大家听到这样的想法,都是很开心与乐于讨论的。 其实可以两全其美 婚礼虽然是很好练功的地方,但也很容易意外的搞砸亲友人生大事的照片。假设对自己的摄影功力真有自信,大可以跟新人提说想挑大梁拍摄。当个宾客拍10次婚礼学的没有当指定帮拍一次多,当10次帮拍也不如当一次主摄,真心想精进,就去争取这机会。不论是新人还是当日的婚摄,听到亲友宾客礼貌性的说想要协助拍摄,大多也是开心的。毕竟谁会不喜欢有好相处的帮手啊?会有争议的大多是不请自来的高手。
![【人像摄影技巧】毕业季如何拍摄校园人像留影](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2M%7BJxNUNxOUF6NEZxPERxNEegVz6rdHd%3E.jpg)
【人像摄影技巧】毕业季如何拍摄校园人像留影
毕业季已经来临了,拍一组校园里的人像作品吧,留下最后的美丽倩影! <拍摄参数>佳能EOS 7D,20-70 mm F2.8镜头(使用70mm焦距),F2.8,1/1250秒,ISO400,白平衡:自动 为了能顺利地捕捉到最好的表情,不让最佳的瞬间消逝,最有效的捕捉方式就是尝试采用连拍模式。如果手里有数码相机的话,可以通过预览的方式来确认一下,查看哪一个瞬间的表情是最好的。在接下来的拍摄中,我们是要离被摄者更近一些来进行拍摄,或是离得更远一些来拍摄,这些因素都会因为被摄者笑容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拍摄参数>佳能EOS 5D MarkⅡ,24-70mm F2.8 镜头(使用55mm焦距),F2.8,1/2500秒,ISO400,白平衡:自动 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和被摄者正处在一个下坡的路段上。不管是在上坡时还是下坡时,我们之间都保持着类似聊天时的距离,并且在拍摄时制造出了一种好像是在进行游戏的感觉。虽然在这张照片中,被摄者只是向前探出了身子,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动作也可以给照片带来一种灵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