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S软件调色把美女图片调成清爽色彩及润肤教程](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5xOoC%7BMnOwcT%3AlM3%5BqcHVwNkBzND9xPUB%7BM%7BF2PUlyNUl2OEd%7BNkdvboCo.jpg)
PS软件调色把美女图片调成清爽色彩及润肤教程
室内人物图片一般会偏暗,人物脸部、肤色及背景会出现一些杂点。处理之前需要认真的给人物磨皮及美白,然后再整体润色。 最终效果 原图 一、用修补工具及图章工具简单去除大一点的黑斑。 二、创建可选颜色调整图层,参数设置如下图。
![Pro/E Wildfir(野火) 3.0使用小秘诀(二)](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5BHW%7BbXevM2WxcH%3Ai%5BF%5BqcHW%7BY3Smd3mocj9zNEB5NUJwNkBxPEFzNEVyPEJ1NkR5Om%3AUMnqx%5Bx%3E%3E.jpg)
Pro/E Wildfir(野火) 3.0使用小秘诀(二)
基准轴、平面(Datum Axis、Plane)大小 Pro/ENGINEER在建立一个模型的过程中,基准轴(Datum Axis)与基准平面(Datum Plane)建立是很稀松平常的动作,但是基准轴(Datum Axis)与基准平面(Datum Plane)的内定大小是依据模型大小而设定,常常会造成一个模型的基准轴与基准平面看起来很多很繁杂,视觉上比较难厘清与找到所想要的基准轴与基准平面。当然可以透过一些方式管理这些基准轴与基准平面(例如隐藏、层的开关、变更名称…等)。现在要提供读者另一种方式;控制基准轴与基准平面的大小,不要让每个基准轴或基准平面都很大。Pro/ENGINEER Wildfire3.0建立基准平面会出现如图1的对话框,切换到「显示」的图标,其中「调整轮廓」选项是让使用者设定基准平面的大小,设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大小」:直接输入数值或是利用鼠标拖拉白色小方块,控制基准平面大小。另一种方式是「参照」:选择一个参照当基准,设定基准平面大小。图1是选择一个边界当参照建立基准平面大小,当这个参照边界变大或变小系统会自动依据参照的大小缩放基准平面大小。其中「锁定长宽比例」选项可以让基准平面长与宽成一定比例。对话框中的「属性」可以修改基准平面的名称。 基准轴建立方式也是相同方式,但是有些基准轴建立过程中因为条件给的很充分(例如:选择两个平面后再点选基准轴建立,产生一个基准轴的方式),造成系统没有出现对话框,或是已经设定的基准平面或基准轴大小想要修改,可以选取这些基准平面或基准轴再做「编辑定义」系统就会出现对话框让使用者调整。 外观件的模型建立过程中,分面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是透过分面有时候会造成大面与小面的情形,要在这种情形下建立曲面之间的连续相切性,就会产生「主从面」的关系,造成相依的父子关系。Pro/ENGINEER Wildfire3.0提供一个「模型基准」称为「带(Ribbon Surface)」。「带(Ribbon Surface)」曲面是一个基准,表示沿基础曲线建立的一个相切区域。「带(Ribbon Surface)」曲面相切于与基础曲线相交的参照曲线。可以使用「带」曲面在两个曲面特征之间施加相切条件。使用「带」曲面可以定义面架构,以使邻 图1:编辑基准平面、轴大小 图2: 模型基准-「带(Ribbon Surface)」
最新发布
![摄影中如何表现质感和细节](/statics/article/imgs/default.gif)
摄影中如何表现质感和细节
每个物体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质感和表面细节,的确,它往往就是该物体所具备的最显著的特点.照片上成功地表现出这种质感可以大大地增强照片的效果,特别是要求拍出迷人的和引人注目的效果。 表现出质感并不十分困难,它只要求多少善于观察。关键是要懂得对不同的被摄体用什么光线效果最好。你一旦了解你需要的光线效果,那么你要拍一张优秀照片就可以有一半把握了。 为了表现质感,最明显和常用的是侧光,光线以较低角度照射物体表面。这会在木器、石器和纺织物上产生极好的效果。但是它要求点光源,室外摄影就用太阳光,室内则需要用闪光灯。如果你离得很近观察,你会看到从每个细小的凸凹不平的表面上形成的长长的,反差较大的阴影,效果强烈。 阳光明媚的天气是进行拍摄实践的理想机会,你可以练习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察被摄体,改变你的拍摄位置,以便取得最佳效果。为了拍一张有特色的照片,也许有必要等上几小时,直到太阳处于恰当的位置,或者第二天再来,这样做十之八九是值得的。 然而,侧光并不总是行之有效的。当侧光恰到好处时,它的效果会很好,但是有时阴影多了,也显得乱。当效果太强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现象。选择一个室外景物,你自己观察其在太阳移动时所产生的效果。首先,当光线角度造成越来越大的阴影时,出现的质感越来越明显。但是当阴影部分开始变长,以致占据了大部分画面时,问题就出来了,这种效果就受到破坏了。运用侧光的部分技巧,就是要能判断什么时候的光线角度最合适。 如果被摄体表面有凹陷很深的部分,或者形状复杂,那么会出现另一个困难。侧光既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物体表面的质感,但是它也会从物体结构的其余部分投射出巨大的,漆黑的阴影。有一天当我拍摄一艘旧船尾部的残骸时,我碰到过这种例子。我很好地表现了生锈的轮轴的质感,但是当我印制照片时,我发现轮轴周围其余部分投射的杂乱阴影却很突出。 然而,尽管侧光有其缺点,但它仍然是摄影家所掌握的一种得心应手的有用的武器。不一定要用太阳光,把闪光灯不装在相机上就可以提供一种室内摄影用的侧光。 更好的是,如果你有一台幻灯机,你可以用它作为一种光源,使用这种光源可以调整光线角度和照相机的位置,直到你感到完全满意为止。幻灯机的光线强烈又清晰,是很理想的光源。这种光线也很明亮,曝光无需超过几秒。 使用侧光拍摄,景深是个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被摄体与相机平行,可以使用大光圈,以便在不损失主要被摄体的清晰度的情况下使杂乱的背景模糊。这会取得使被摄体看起来有更清晰的效果,使主体更加引人注目。如果你的单镜头反光相机具有景深预测按钮,那么你可以使用它来判断拍摄该使物体的最佳光圈。 除了侧光之外,还有表现质感的其他办法。例如,逆光可能是特别有效的,当这种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到达相机时,你从来没有想到的细枝末节和不可名状的东西都会呈现出来。
![如何在严寒中使用相机](/statics/article/imgs/default.gif)
如何在严寒中使用相机
无论你关于冬季这段美好时光的念头是在冬季的仙境中冰钓,或是踏雪行走、简单的雪中漫步,都会有很多不错的拍摄机会。你要做的只不过是走出去,并且采取正确的步骤。 我们收到的信表明,如何采取正确的步骤在严寒中保护相机,是经常使人们感到困惑的问题。 最近我们收到的一封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摄影师的EMAIL,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非常高兴能够远行,但是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在这里寒风大作的季节保证我的相机不会冻坏。如果我把相机裹在怀中,那我是否应该用塑料袋把它包起来(我在别的地方听说过)以防止结雾?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这里就谈一些关于寒冷天气下,相机使用的一些基本建议。许多关于寒冷天气下拍摄的出现的问题是他们没有采取正确的程序。为什么呢? 这里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1,当你从温暖舒适的房间或汽车中取出相机进入寒冷的户外,应如何处理。 2,当你在寒冷的户外拍摄时应怎么办。 3,当你最后拿着相机回到温暖舒适的房间或汽车里又该如何处理。 好的首先说,当你拿着温暖的照相机来到户外,你应该做什么?你是否担心水蒸气从寒冷的空气中凝固到温暖的镜头表面或胶卷,和电子元件上?其实这个担心是没必要的。冷空气没有很多的水蒸气。当你进入寒冷的户外,几乎没有凝固雾汽的现象。(如同我们将讨论的那样,当你返回室内时,这才成为主要问题。) 这样,那进入户外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主要的问题是电池的电力的丧失!
![闪光摄影 从单灯人像布光练起](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4M%7BJxNUNxO%7BF5NEZzOkNyNESgVz6rdHd%3E.jpg)
闪光摄影 从单灯人像布光练起
一张好照片不是靠什么相机,或靠什么灯光拍出来的。一套完整的拍摄工具包括:单反相机、闪光灯数台、背景布、还有反光板及灯光附件。许多人已经购买了几盏灯了,还有专业柔光箱,功率也不小,也有几百瓦了。相机也从原来的小卡片,换成单反了,但为什么还是拍不出很漂亮的照片呢。 首先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相机所需要的光线,远远比你眼睛看到的要多。如果你的灯的亮度,可以达到1500W以上,那恭喜你,你的标准已经达到相机的要求了。这就相当于一般电视直播室的单灯,当然,灯越多越好,光照范围更大,光线更均匀。有人会推荐你用太阳灯了,这样一来,你的预算可能会超出一点,因为要考虑如何降温。 闪光灯的好处在于,你可以轻松就得到非常强非常强的光,并且色彩鲜艳一致。缺点是你最好有单反相机并且会用。 要让闪光灯亮,必须先熟悉你的照相机。先是无线方式,需要用相机的热靴功能。 一种是用无线遥控器,发射器装在热靴座上,接收器插到灯上。相机一按,那儿就闪。 另一种是用引闪灯,直接安装在热靴上,拍照时发出红外光,使闪光灯闪光。 有线方式是你的相机必须要有同步插口,一头插相机,一头连灯。缺点是线容易绊脚。 不过很可惜,许多入门级相机都没有这个设计。 灯的选择,就是功率的选择:场地大,就选择大功率,反之亦然。一般10-15平方的环境,功率200WS以内就够了。20-30平方,就用300WS-400WS。 灯的数量:一般选择2-4台,最好使用相同功率,便于控制光线强弱。
![用光经验谈:关闭闪光与剪影拍摄](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4M%7BJxNUNxO%7BF5NEZzOkN4NUigVz6rdHd%3E.jpg)
用光经验谈:关闭闪光与剪影拍摄
光是摄影的灵魂,也是学习摄影最先要掌握的基础,想拍好片,首先要掌握光线的特性,熟练运用各种摄影光线。 ・不能使用闪光灯的四个场景 并非所有场合使用闪光灯都合适,下列四个场合一般是不使用闪光灯的: 超出闪光灯作用范围,且无法通过调整距离进入这个有效范围的场合。白天一般超过3米,晚上超过5米时,用不用都不会有理想效果,除非你的相机闪光灯比较强。在环境昏暗,拍摄对象的背景是大面积发光的场合。物体过近时,比如在15厘米以内近拍的时候一般不用闪光灯,否则物体表面亮度会不太均匀,某些部位可能曝光过度。闪光灯与物体之间有障碍物的时候,比如近拍的时候,镜头可能会彻底阻挡闪光灯的光线,失去作用。 ・剪影照片的拍摄要点 剪影照片就是将拍摄主体置于明亮的背景中,按背景的亮度曝光,得到的背景清晰而主体因曝光严重不足形成黑影轮廓的一种艺术照片。它能生动地勾勒出被摄体清晰的轮廓线,突现被摄体外形的起伏和线条,通过大光比、高反差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具有含蓄的韵味和奇妙的艺术造型效果,给人一种别具一格的美感,是许多摄影爱好者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用数码相机拍剪影不能只注意光线,由于图像传感器的感光特性,用数码相机更容易拍摄到满意的剪影照片,但也应把握以下几点: 1.精心选择被摄主体 剪影照片只表现被摄主体的轮廓,所以被摄体一定要有优美的造型轮廓线条,能够充分表现剪影主体的形体特征。因此,我们在拍摄之前,要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仔细选择被摄主体和拍摄角度,精心设计好主体的形态动作,充分展示主体的外形特征,力求美感和生动性。 2.背景要简洁明快
![了解光的特性 进行完美拍摄](/statics/article/imgs/default.gif)
了解光的特性 进行完美拍摄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段。摄影家的表现手段是光,如果没有光,他们就会像雕塑家没有粘土或者画家没有颜料那样一事无成。 虽然摄影艺术在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总是追随着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之后而形成自己不同的流派与风格,特别别是近50年里,未来主义摄影、荒诞派摄影、剪辑派摄影、立体泥摄影等等,都可以在形式上找到与姊妹艺术相通的地方,但是,它们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原因之一是摄影家充分发挥摄影独特的造型手段 ——光的语言。通过光,形成了他们自身的造型方式,决定了画面的表述意图;通过光,不仅区别于其他姊妹艺术,同时在摄影家之间,也产生了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富有创造性的摄影家们常说,对光的认识是摄影家艺术才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光本身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的,摄影家可以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形式来达到特殊的目的。光的这些形式是可以控制的,它们可以被用来在照片上明确地表现特定的被摄体的特性、概念和情绪。在摄影家能够充分利用光的巨大潜力以前,他们必须对光加以分析,了解光的各种特性,使自己熟悉光的各种作用和用途。 美国摄影家A·法宁格指出,对摄影家来说,光具有强度、质量和颜色三个主要性质。首先是强度。光的强度可以从亮到暗,这一点适用于任何光源。例如,在无云的天气里,中午的日光非常强,在风沙弥漫的天气里,光线昏暗。夜间可以说没有光。人工光源的强度,则随着灯的瓦数不同而有所变化。 法宁格认为,明亮的光线给人一种耀眼、明快和严肃的感觉,暗淡的光线常常表现忧郁、宁静和含蓄的情绪。照明强度的这种差别,会在照片上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被摄体的明暗度,被摄体的反差范围,彩色照片的被摄体的色彩再现。 在照明强度很高时,被摄体显得比较明亮、鲜明、反差较大,色彩显得比照明强度低的光线情况下更加鲜艳。如果摄影家善于抓住和珍视被摄体上这种不同的变化,他就可以运用适当强度的光,更好地突出特定的被摄体的特性。重要的是,照明的这种特性,要在照片上表现出来。有些摄影家往往认为非常明亮的光线会使被摄体显得太刺眼,强光部分太亮,阴影部分漆黑一片,因而人为地降低这种反差,制作出相对来说反差较低的照片,结果完全缺乏特殊照明条件下那种典型的特点。例如,平炉出钢的场面,炽热的钢水明亮耀眼,以至于除了黑白色之外,眼睛什么也看不见。 种景色的戏剧性效果。敏感的摄影家遇到这种题材,会完全抛开他所学过的关于用光的种种清规戒律,而只去考虑如何表现钢水炽热和耀眼的印象:通过强调照明的特点,加强反差,运用剪影和光晕效果,设法抓住这一生动的场面。 光的第二个性质是其不同的质量。光可以是从灼热的光源发出的直射光,如不受云雾遮挡的日光,从聚光灯、摄影灯和闪光灯发出的直射人工光;或者是从被照射物体表面反射的散射光,如雾天或阴天的日光,从墙壁、天花板或其他反射光的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人工光;或者是在灼热的光源前加上柔光器形成的散射光。 直射光强烈耀眼、反差大,能造成清晰突出的阴影。经过反射形成的散射光比较柔和,反差小,能造成灰色、模糊的阴影,或者根本没有阴影。当然,在这两者之间还有无数的过渡阶段。实践表明,直射光造成的阴影部分,可以随着光源与被摄体位置的变化,或者摄影者与光源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明影能够因其形状、式样和所占部位的大小,加强或削弱被摄体的特性。反射光 法宁格提出的光的第三个性质是色彩。他指出,那些一心从事色彩再现的彩色摄影家必须明确,照明的颜色(它的色温)要和彩色胶片要求的色温一致。例如,清晨和傍晚的光线就不太适合日光型胶片,用这种胶片拍出的照片要比眼睛看到的景物偏黄或偏红。此外,室外阴影处的日光通常多少有些偏蓝。
![室内婚纱人像用光技法](/statics/article/imgs/default.gif)
室内婚纱人像用光技法
一、传统用光 就是主灯位与主体正面45度,辅灯75度,头部再加发灯。主灯的作用是刻画人物形象与神采,辅灯则冲淡主灯造型的阴影,以丰富层次,发灯使人物与背景分离,以增强立体感。由于国内长期使用这种用光方式来拍摄所有的人像照片,所以人称此用光形式为传统用光。 二、三角光(也称为V字型光) 三角光是近年影楼使用最普通的潮流用光形式,这种光线是由八字光发展起来的。 以前拍婚纱和平光艺术相都用八字光照明,即两盏灯45度角同等距离照射被摄体,亮度也是完全相等,光比通常是1:1,双灯45度构成了90度角的光区,形成了八字光,简称双灯平衡。超过90度或者小于90度角,角度发生了变化,受光面也发生了变化,这就不是八字光了。若一盏灯在前,一盏灯在后,就更不是八字光了。八字光还有大八字和小八字之分,这种光线是以平光照明为主,特点是明快,亮丽,鲜艳,高贵,温馨,曾被人像摄影师公认为最美丽,最漂亮的光源。但是这种光的形式用多了,大家总感觉不耐看,缺乏个性。 后来一些摄影师将广告拍摄手法引入到婚纱人像摄影中来,在原来八字灯的前提下,地上加了一盏灯,同样是平光照明,发觉人物的眼睛特别明亮,晶莹而有冲击力,双人之间的暗影得到消除,脖子阴影消掉,显得更干净和明快,照出的片子效果更亮丽,眼神更突出,这就是三角光照明。但是有些人认为这种光拍的人物相对较胖,这是对这种光源未能掌握好它的技巧和方法。 1. 三角光在人物造型上属于大平光的范畴,它由三盏柔光灯组成,两盏柔光灯放在照相机左右两侧,一盏柔光灯放置在被摄体的正前方,被摄者置身于三角光区内,简称三角光。 2. 灯的位置:将灯的柔光箱的中心(即光源的中心位置)对着被摄人物的头发位置,柔光箱下部对着人物的面部,上部对着人物后面的背景,因为柔光箱发出的光线中心是最亮的,四边将暗些,通常中心与边缘相差0.8到1级的光圈,因此,最亮的光源照亮头发,头发因吸光大,增加曝光而显得通透,层次感强。面部反光大,用相对弱一点的光源,使面部与头发的光线得以平衡,柔光箱的上部照向背景,增强背景的层次与亮度。一般情况下,三角光不用发型灯,为的是使画面更加自然和逼真。当一盏灯的位置定下来后,另一盏灯同时按同一高度,从另外一侧照向被摄体。地灯的应用,不能过亮,不能过暗,过亮会使面部与脖子的轮廓线消失,过暗就失去了三角光的意义,出不了那种通透,明亮的感觉。故此,三盏灯的强度是一样的,灯与主体的距离是一样的。 3. 在使用三角光之前,必须用侧光表量好每盏灯的强度达到一样,在测好被灯照射的主体的光圈值就可以了。拍摄过程中,距离缩短,相应光圈缩小,距离增加,开大光圈。这样的方法,拍摄时灯光出错的机会就很少。
![摄影中的丁达尔现象](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4M%7BJxNUNxO%7BF5NEZzOkR4OkegVz6rdHd%3E.jpg)
摄影中的丁达尔现象
丁达尔现象之一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 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1820~1893年) ,首先发现和研究了胶体中的上述现象。这主要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散射出来的光。 丁达尔现象之二 1869年,英国科学家丁达尔发现了丁达尔现象。 光射到微粒上可以发生两种情况,一是当微粒直径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时,发生光的反射;二是微粒直径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时,发生光的散射,散射出来的光称为乳光。 散射光的强度,随着颗粒半径增加而变化。悬(乳)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太大,对于入射光只有反射而不散射;溶液里溶质微粒太小,对于入射光散射很微弱,观察不到丁达尔现象;只有溶胶才有比较明显的乳光,这时微粒好象一个发光体,无数发光体散射结果,就形成了光的通路。 散射光的强度,还随着微粒浓度增大而增加,因此进行实验时,溶胶浓度不要太稀。 丁达尔现象之三 在暗室中,让一束平行光线通过一肉眼看来完全透明的溶胶,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可以观察到有一浑浊发亮的光柱,其中有微粒闪烁,该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在溶胶中分散相粒子直径比可见光波长要短,入射光的电磁波使颗粒中的电子做与入射光波同频率的强迫振动,致使颗粒本身象一个新光源一样,向各方向发出与入射光同频率的光波。丁达尔效应就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如黑夜中看到的探照灯的光束、晴天时天空中的蓝色,都是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根据散射光强的规律和溶胶粒子的特点,只有溶胶具有较强的光散射现象,故丁达尔现象常被认为是胶体体系。
![由远至近的人像拍摄完全手册](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4M%7BJxNUNxO%7BF5NEZzOkVyPUWgVz6rdHd%3E.jpg)
由远至近的人像拍摄完全手册
人像照跟生活照其中一个最大分别的地方,就是拍摄人像照时会让Model 摆出一些较为特别及具美感的POSE以增强照片的美感及感染力,带出相片的主题。如果拍摄时对POSE完全不讲究的话,光有高超的拍摄技巧,很多时候也只能拍摄出「高水准的生活照」,对于表达照片的主题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不过太过执重POSE的模仿,而忽略了照片的主题及其他因素的配合(如表情、光线、构图、背景等),Model 也只有「形似」而没有了「神彩」。 任何时候都要提醒自己,POSE是用来表达主题的其中一种手法,应先定好主题,再想POSE。 如果是专业的Model,通常只要向她们简单说明拍摄的主题及构图,再引导一下相片的气氛,她们便能够摆出专业的POSE。可惜大部分的女孩子都不是天生的Model,她们对于摆POSE可谓完全没有头绪,这也是她们拍摄时最缺乏信心的地方。因此,大家相约Model 拍摄前,视乎心目中拍摄的照片数目,应该先想好十多二十个POSE让Model 参考。 如果大家有Smart Phone 在手的话,亦可以将参考照片储存在手机中,拍摄前先让Model 看看。 必要时,大家甚至要亲身向Model 示范如何摆出心目中的POSE,这样她们摆甫士时会更有信心。 全身照POSE 拍摄全身人像照,便即是将Model 由头到脚也拍摄入内。 如果是站着拍摄的话,Model 占照片的比例便最小,背景的处理变得相当重要。 初学者选择背景时,应尽量考虑一些简单、较暗的背景,这样通常更容易突出Model。 Model 也尽量避免毕直地站着,可以指导她们将头部或身体稍为倾侧、按着膝盖、拉裙子等。 如果是坐着拍摄全身照的话,可以让Model 屈腿、抱膝、伸展腿部等。相比起正面,侧面拍摄能够令腰部看来较为纤幼,较能突出Model 的线条美,如果穿贴身衣服的话,就要记得「缩肚」。 脚部的摆放方法也可以令相片加添变化,基本上重心要只放在一只脚上,避免双脚一起用力。坐着的话,可以让上半身稍为向前倾,缩短上半身的比例。 坐着拍摄时,通常只会坐在椅子的边缘,刚好平衡得到就行了,这样可以避免Model 身子倾后,看起来会精神一点。穿高跟鞋并伸展腿部可以让Model 看起来较为修长。 要效果更好,就要让腿的正面向着镜头而非侧面,而脚尖就要「咪直」,加长脚部的比例。
![剪影拍摄方法指导 细腻安静的氛围!](https://img.sucai999.com/bIS1dEpwM4e4ez6xd%7BFzNz6v%5BYRwRYK1bXOt%5BT%3AWdHywZXSHbXymd2%3AidoRwNkByN%7BB4M%7BJxNUNxO%7BF5NEZzOkV4OUigVz6rdHd%3E.jpg)
剪影拍摄方法指导 细腻安静的氛围!
在通常情况下,逆光下拍摄被摄体,背景会变亮,被摄体会变暗。虽然很多人会有意避开逆光拍摄,但是逆光也能表现很有魅力的剪影效果。剪影拍摄就是直接使用亮的背景和暗的被摄体环境,表现细腻安静的氛围。我们来了解几种简单的剪影拍摄方法。 在逆光下进行拍摄时,剪影拍摄是常见手法。在逆光状态下使用“平均测光”或者“分区测光”进行曝光就可拍摄出剪影效果。如果画面内的暗区域面积过大可作“-1~-2级”程度的曝光补偿。如果用局部测光或点测光的话,可对明亮区域进行测光拍摄。 逆光下曝光失败的照片会成为不错的剪影照片。那么在表现剪影照片时,就需要拍摄者有明确的意图。 从被摄体后面照射下来的强烈光线,可以将被摄体变暗,背景变亮,明暗对比增大。强烈的明暗对比可以强调事物的形态。 24-70mm,F8,1/640s,ISO 100,-1stop 对亮的背景进行曝光测定,会得到前景图案异常清晰的剪影照片。 强调曲线或者形态的剪影照片,一般空间感较弱,偏向于平面。但是如果利用几何学的要素进行构图,会成为让人印象深刻的照片。拍摄剪影时,主要是要有能辨别光线的眼力。要经常在逆光下对事物仔细观察,并能够熟练运用几何学要素进行构图训练。 19mm,F16,1/80s,ISO 100 强烈的太阳光线使被摄体的一部分变得粗糙,剪影拍摄可以使单调的光线变得有生气。 剪影会使被摄主体与背景间的明暗对比更加分明,虽然整体的图像形态看起来不够立体,但在表现特殊氛围或传达更加强烈的信息时,效果会非常明显。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statics/article/imgs/default.gif)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快门 当然主要是指快门速度。上面已经提到了,有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现在很多相机的快门速度都由相机自身的电脑片控制。在传统相机或一些半专业以上级的相机中,相机的快门速度仍需手动,主要包括以下,由慢而快,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 /500、1/1000秒,在一些更专业的相机中,还有比这些更长或更短的快门速度设置。同样的,快门速度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全影人才网量加倍或减半。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暴光时间就需要越短(特殊条件下的情况不算),有很多种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得搭配可以得到相同得暴光值,但暴光效果却未必相全影人才网同,因为还涉及到景深的问题,在后面再说。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可以搭配比较快的快门速度。 相机的操作模式 现在的一些数码相机的低档型号,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用型,大都还都是全自动对焦暴光的傻瓜机。中档以上的相机则存在手动模式和半自动模式两种基本的暴全影人才网光模式。这和传统的相机基本相同。 手动模式 并非所有的相机都可以。选择手动模式时,你可以不用全影人才网理会测光表所提示的组合参数。你可以完全自动的选择光圈和快门值,如何理想的暴光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喜好,当然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半自动模式 很多相机都提供至少半自动模式这全影人才网样一种暴光模式。一般先固定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项,而让你调整其中的另外一个。随即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光圈优先模式或快门优先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先选定光圈还是先选定快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