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平面设计

最新发布

生活集体照的拍摄技巧
生活集体照的拍摄技巧

摄更吸引人的生活集体照吗?那么让被摄体呈紧密的金字塔型(三角形),但是我说的紧密是指他们都接触到——手臂彼此相靠,头部凑在一起,一个人在景框的最上方,各有一个人在金字塔底部的一侧(如上图所示),其他人都紧密地靠在中间。这样,你会发现他们的身体并不是呈一条直线——他们的位置是交错的,但是他们全都斜靠在一起,这样让照片看起来更有活力和趣味性。我没有将这种方法尝试于人数众多的集体照,但如果你已经获得一张趣味横生的生活集体照,这是对此种方法的最有力说明。  千万不要均匀照亮整个被摄体  看照片时,他们首先是被照片中最明亮的景物吸引,所以你只希望最亮的光投射在你希望的位置,对吧?完全正确!所以,如果拍摄人物肖像,你希望人们关注被摄体的脸部或者叠错的手臂吗?当然如此。但是大多数人用相同的光线照亮整个人物,被摄体两侧的手部与其脸部的光线几乎一样。如果你想引导赏图者的目光焦点落在你希望的位置,那么照亮被摄体,最明亮的光在被摄体脸部,然后逐渐沿着身体向下而变暗。这样增加趣味、生动性,你会发现视觉焦点通常在人物的高端。顺便说一句,这也是羽化光线的另一范例,这样光线的边缘就是被摄体的脸部,脸部以外的光线完美迅速地减暗(但是不要让它变得太暗——它应该仍然很亮,有细节,只是没有脸部亮)。  你想人物的拍摄姿势看起来不错,然后在按下快门键之前数1、2、3。这几乎保证了你的人物肖像照片不可能具有自然的表情。作为一名摄影师,发现人物自然的表情时刻,并及时捕捉这一瞬间是你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站在那里,数1、2、3,然后在第四声按下快门键,如果这样做,你所拍摄的照片任何其他人也可以拍摄。如果你想有些特别的效果,更自然的表情——真诚的微笑或者表情,那么摒弃1、2、3这种老套做法,而是与你的被摄体倾谈。激发他们,让他们开始谈笑风生,甚至是让他们打发时间,然后时机成熟——捕捉这一瞬间。这样他们的照片不仅仅是布光良好、姿势自然,你会让他们的图片变得自然。  窗户光:被摄体应该在哪里  光,特别是任何地方的北面窗户光源是人物肖像最美的光之一(事实上,某些专业摄影师坚持只使用自然窗户光拍摄所有人物肖像)。窗户分散了流入的光,窗户越大,光线越柔和、分散。所以,如果你已经获得某些不错的窗户光,那么被摄体应该在哪里,光线才会最美呢?你希望被摄体及其肩膀面对窗户(这样光线就穿越过被摄体,脸部一侧会有柔和的阴影)。然后,让被摄体距离窗户1.8米,这样光线就非常柔和,而且萦绕在被摄体周围(如果让他们之间的距离更近,那么柔和的光线会变化很快)。而且,让被摄体稍稍在窗户后面,这样他们就能接触到窗户光的边缘,而不是直射太阳光。这种边缘光非常柔和,会让你获得很多专业摄影师梦寐以求的完美的、魔幻般的光线。  处理面部挑战的6个快捷方法  摆姿势和给被摄体打光,你可以隐藏或者减少很多典型的面部问题(比如大鼻子,圆脸,皱纹,大耳朵等)。下面有  (1)如果被摄体是秃顶,那么从较低角度拍摄,千万不要使用头发照明灯之类的东西。  (2)如果被摄体皱纹丛生,那么尝试直接照亮它们,因为侧光会强调阴影,让皱纹更明显。

28 次浏览
人像摄影中如何选择镜头焦距
人像摄影中如何选择镜头焦距

相信不少影友手中的相机镜头都是变焦镜头。最普遍的是三倍变焦镜头,焦距由35mm至105mm。有些强调光学变焦的DC,更具有8x甚至10x的光学变焦。  拍摄人像时,焦距的选择对画面对象的比例有很大影响,从而决定照片给观众的感觉。不少初学者都视光学变焦为拍摄上的一种便利,有变焦镜头便可以站在原地拍摄较远的景物,这当然不是拍摄人像应有的态度。较为专业的想法是,首先决定以什么焦距拍摄这幅照片,自己再走到最适当的位置拍摄。拍摄有水平的人像照片,是不可以偷懒的。  拍摄及绘画同样讲透视感  究竟以短焦距(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跟长焦距(远摄)镜头拍摄的有甚么分别呢?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如果模特占画面的面积不变的话,利用广角镜头需要更接近模特拍摄,而用长焦镜头就要距离模特更远。越是接近模特拍摄,画面所表现的透视惑就越强烈。即是说广角镜头能表现出强烈的透视感,而长焦镜头就表现出较低的透视感。透视感是什么呢?这是以平面表达立体空间的手法。大家都知道较近的对象看起来会较大,较远处的对象看起来会较小。因此大家都会直觉上认为,较大的对象较接近自己,较小的对象离自己较远。缯画时,画家都会应用这种手法,将背景的景物画得较小,人们便知道那些景物离自己较远。  广角长焦比一比  大家拍摄时,借着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改变自己与模特之间的距离,便可以改变模特与背景之间的透视感。以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前、后景物的距离都被夸张了,而且照片的四周会出现较明显的扭曲。例如拍摄一张半身照片,如果以广角镜头(如28mm或35mm)拍摄,便需要站在离模特较近的位置。这时模特占画面的面积较大,稍远的背景对象会拍得十分渺小,透视感十分强烈,远、近景物之间的距离比肉眼所见更为夸张。  以长焦镜头拍摄的照片,远、近物件的大小就没有太大差别,看起来两者的距离像是被拉近了,照片表现的透视感也最小。例如以长焦镜头(如105mm至300mm)拍摄同样的半身照,这时便需要站在离模特较远的位置。从照片看起来,因为背景景物没有明显的“缩小”,所以背景好像被拉得与模特更近。  以广角镜头拍摄一列柱子,近处的柱子占了画面整个高度,远处的柱子就变得十分矮。  以长焦镜头拍摄相同的一列柱子,远处柱子的高度比近处的没有明显变小。  27mm

12 次浏览
如何拍摄出具有生命和感觉的人像作品
如何拍摄出具有生命和感觉的人像作品

有很多初接触人像摄影的朋友,都会把大部份的心思和注意力放在拍摄的技术上面。例如光圈、快门、场景、构图、白平衡、如何叫模特儿摆出各种优美的pose等等……当然,掌握和熟练基本技术是必要的。自已手上的兵器都还没有用好,又如何能够施展好的武功呢?  可是,摄影始终是一门艺术创作。而人像摄影作品能否令观赏者留下深刻印象,其感觉是极为重要的。大家都不希望别人在看自已的作品时如走马看花,看后很快就会遗忘。单从上述提及的拍摄基本技术下苦功,似乎并不够。有人说,人像摄影根本的定义应该是要把被摄者最真的一面刻画出来。最真的一面指的当然不单单是指被摄者的外表,而是包含被摄者的性格、特质和内在。我们要拍到有生命、有感觉而动人的人像作品,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摄影技术配合外,就必须把被摄者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和性格拍摄出来,作品的生命和感觉才会出来。  因此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和尝试,如何能够把被摄者的性格拍出来!但从人类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性格本来就有两面甚至多面,而且每个人都不一样。要把被摄者的全部性格拍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把被摄者当时的那面性格和内心感觉自然地拍出来!如何能够做到呢?  相信没有特定的方法,以下分享其中一种我经常用的方法:  每当我准备拍摄人像照前,首先会与被摄者进一步沟通。这样做除了可对被摄者的性格有进一步了解之外,也可以了解对方希望拍摄出何种感觉的照片。往往对方第一个念头就是真实的个性所至才会有这种想法,作为摄影师应该尽量配合和达成对方的要求。  其次,为这次拍摄定下一个符合被摄者性格的主题。主题的好与坏,是否适合拍摄上的条件限制,亦需要从经验之中不断进步。除了影像以外,音乐同样是能带动生命和感觉的很好的媒介。提前为主题选定音乐,在拍摄前给对方充足时间聆听,有需要时可现场把音乐一边播放一边拍。让音乐把对方的自然情绪带动出来,无论喜与悲。很多从事商业摄影的朋友在工作室拍摄时喜欢播音乐也是这个原因。多称赞,给予对方自信心,放松心情。若气氛投入了就让对方自由发挥。尽量避免不断改变被摄者的动作,因为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可能正在体现出对方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6 次浏览
【人像摄影技巧】华丽夜景中的人
【人像摄影技巧】华丽夜景中的人

   最近很多喜欢夜景人像的摄友,经常询问我拍的夜景人像片的一些问题, 其实夜景人像我也正在摸索和学习阶段。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我拍摄的一些初步体会,回答喜欢夜景人像朋友们比较集中关心的问题。希望对喜欢夜景人像拍摄的朋友有所帮助。  夜景漂亮的光斑是怎么拍出来的?  美丽的光斑是夜景人像的魅力所在, 给夜景人像作品营造出华丽的视觉效果 ,而且不受上班的影响,可以更多的安排时间来拍摄,也无太阳暴晒忧虑, 照片出来的效果和魅力也并不亚于白天所拍摄的片。  首先要知道,产生大光斑的三要数:摄距、焦段、 光圈。  也就是说:大光圈+较长的焦距+离主体较近拍摄手法,虚化效果就会漂亮,会给显现梦幻般的美丽光斑创造条件。  除了高感比较好的单反相机外,建议采用的镜头:比如50/ 1.2、 50/1.4、50/1.8 、85/1.8 、85/1.2等大光圈镜头。  尽量挑选车水马龙、灯火通明的地方。比如选择桥上拍摄视野很开阔,前面有红绿灯又有路灯的地方,这些拍出来全部是五彩斑斓漂亮的光斑。  相机怎么设置?  1、建议用RAW格式拍摄好处是在后期的时候,可以纠正白平衡不准的问题或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影调,当然对用习惯了JPG拍摄的同学可以对着18度灰卡或白纸拍摄一张,设置为自定义白平衡。

7 次浏览
摄影胶片的化学组成及性能
摄影胶片的化学组成及性能

虽然使用电子图像感应器感光的数码相机已经成为当今市场的主流,但不少摄影发烧友仍坚守着胶片相机;对于今天的大部分入门爱好者而言,胶片已经渐渐变为一个“神秘的传说”。或许我们看到过它,但却未必了解胶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化学成分组成。  凡是见光后,可随光线强弱发生不同变化而产生“潜影”、再经过一定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能产生可见影像的摄影材料,即被称为“感光材料”;胶片、 CCD、CMOS皆是。如今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采用光电能量转换来产生图像,而传统胶片则主要采用化学变化来达到相同的目的。胶片的感光材料可分为银盐胶片和非银盐胶片两类,本文介绍的是第一种——银盐胶片(下面简称胶片)的主要化学组成及性能。  胶片显影  首先我们要知道,胶片主要由“感光乳剂”和“乳剂支持体”构成。感光乳剂的主要成分是明胶和颗粒状卤化银,卤化银均匀的分散于明胶中;而支持体因用途不同可为纸基、片基和玻璃,它们和感光乳剂的结合产物分别对应为照相纸、胶片和硬片(干板)。接下来我们详细谈谈卤化银、明胶的具体化学组成以及对于显影性能的影响。  ●卤化银  所谓“银盐”是指卤素与金属银形成的化合物的总称,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氯化银微溶于水,分子量越高的银盐,溶解度越低;它对波长很短的紫色区域及紫外线感光;溴化银对蓝色区域光线感光;碘化银的作用重在增加感光范围。如添加碘化银和溴化银的混合乳剂,感光范围达到500毫微米。  照相乳剂中的卤化银成分不同,感光灵敏度则不同,按感光速度快慢排列的次序是——溴化银中加入微量碘化银的乳剂感光速度最快、溴化银第二、氯化银最慢。根据这些特性,一般来说负片乳剂中含有溴化银和少量碘化银,而氯化银仅适用于低速正片乳剂。卤化银晶体颗粒直径范围为20~50微米到50纳米间,大部分直径大小在0.1~4微米。依其类型、形态、大小及分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感光材料的性能,如感光快慢、解像力、反差等。如常用氯化银来得到较细的颗粒、较高的反差或是使得影像色调偏向棕黑色。  ●明胶  明胶是从动物的皮、骨头中提炼出的一种高级动物胶,明胶是胶片感光材料的制备中用量最大,性能最复杂的原料,具备多种作用,主要有如下三点:  1、分散和悬浮卤化银,防止其沉积——明胶的粘性特性使乳剂能够在片基上涂敷成膜,形成厚薄均匀的乳剂层,防止脱落。明胶能被吸附于卤化银晶体表面,达到均匀分离晶体,防止聚集和沉积的作用

6 次浏览
发挥镜头最佳成像的方法
发挥镜头最佳成像的方法

NIKON镜头群  即便再出色的镜头,在不懂得如何使用的人手中都无法展现出真正的实力,如果你经常对自己的镜头感到不满,也许下面7个基本常识可以帮助你更恰当地使用镜头,而不是沦为一个只想着“要是我有那支镜头一定能拍出好照片”的可怜虫。  1.尽量使用遮光罩,强光下拍摄时,避免光源或强烈的反射光进入构图。  2.尽量避免使用最大光圈,缩小2档光圈将大大降低像差,提高画质。  3.尽量使用不超过200的ISO值,胶片相机选择颗粒细腻的胶卷。  4.尽量避免拍摄过近的对焦距离,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让你知道一只镜头的最佳成像距离区间:镜头焦距×50×(1~3),例如一只50mm镜头的最佳成像距离大概在50mm×50×(1~3)=2.5至7.5m。  5.尽量避免拍摄复杂、大光比的线性边缘物体,例如背景是天空的树枝;这类场景极易产生色差(紫边)  6.尽量避免使用变焦镜头的极值端,一般来说,普通变焦套头从最广端起三分之一焦段是畸变最小的焦段,例如18-55mm镜头最佳焦段为30mm。  7.尽量使用三脚架——尤其是单反相机,因为反光板振动,1/30秒以下的照片都不可避免存在清晰问题,三角架可以很好解决振动,发挥最佳成像(当然,使用布帘快门的Leica M旁轴就少了这个烦恼)。

16 次浏览
闪光灯M模式实战及必要性
闪光灯M模式实战及必要性

许多执着于“神灯”的摄影爱好者们,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是,现代闪光灯方便的TTL功能,让闪光灯运用起来不需要了解太多原理及技巧,即可以将光线补到大致刚好的程度。包含了i-TTL、e-TTL……等,都是这种方便性补光的科技产物。  然而,资深的摄影师终究不能长久仰赖于闪光灯的TTL模式。更多的场合,我们会需要使用M档,稳定而直接地控制闪光灯的输出量和角度等。  闪光灯的TTL模式, 至少有几个常会误判的地方:  1.场景为灰暗的色调时,会误判需要使用较大的闪光输出。例如,苗栗山脚小学的日式教室,使用了黑色的建材,这个时候便很容易误判。  2.在夜景拍摄时,遇到较暗、没有光线的场景,闪光灯也会倾向于使用较大的输出,将主体和场景打亮。  3.使用跳灯、拉起扩散板时。这个时候不同品牌的闪光灯,会有不同的反应。例如,尼康的闪光灯通常会判断使用了跳灯,而日清的闪光灯就会使用较强的输出。  4.在逆光时,尤其是有压光(强补光)的需求时,闪光灯通常不知道需要更大的输出,来进行主体的补光,这个时候也需要运用M模式,或是进行闪光灯的输出补偿,来增加闪光灯的照明。  由此,即可以知道,运用闪光灯M模式是必要的,我们可以依照当时的场景情况,来进行输出的调整。  只要熟悉了闪灯的M模式,便可以创造更多变,更合乎需求的拍摄结果。  当然,在M模式下,摄影者最担心的是场景光线的剧烈变化,例如,阴晴不变的天气,一下子出太阳,一下子又浮云蔽日……那对摄影师就是相当严苛的挑战了。

7 次浏览
摄影用光技巧
摄影用光技巧

1. 光源越广,光线越柔和  相反的,光源越窄,光线越硬。广泛的光源能够弱化阴影、降低对比、抑制纹理,较窄的光源则作用相反。这是因为光源越广,射在物体上光线的方向就越多,这会起到增加场景中的照明、减少阴影的作用。  小提示:将人像主体安排在一扇不受阳光直射且大而亮的窗户边,窗户可以起到柔光箱的效果,不再需要影室专用设备。  2. 光源越近,光线越柔和  相反的,光源越远,光线越硬。这是因为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近,相对的就越大,也就是越广;而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远,相对的就越小,也就是越窄。  以太阳为例,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它本是一个相当广的光源!但是太阳距地球9300万英里(约1.5亿千米),只占地球天空非常小的一小部分,因此当阳光直射在物体上时光线就很硬。  小提示:在室内用现有灯光拍摄人像时,可以通过改变光源与被摄体间距离的方法使照片的光线更加动人。 3. 漫散射能够分散光线,使光源变广、光线变柔  运用漫散射分散光线的实质还是使光源变广,从而达到柔化光线的目的。当云层遮挡住阳光,物体上的阴影会明显减少,如果有雾,阴影则会消失。云层、阴沉的天空和大雾都会使光线发生漫射,漫射会将光线分散向各个方向。阴天和雾天时,整个天空会变成一个非常广的光源,一个天然的柔光箱。  小提示:半透明塑料或白色织物等材料都可以用来漫射强烈的光线。你可以在人工光源─如影室闪光灯前加一个柔光罩;如果在明亮的阳光下,也可以使用柔光篷或柔光箱来柔化光线。 4. 在反射中漫射光线  将一束较窄的光线射在一个较大的磨砂表面上,如墙壁、屋顶或磨砂反光板等,光线在反射的过程中会发生被漫射到较宽广的区域。

7 次浏览
创意自拍:最与众不同的自拍像
创意自拍:最与众不同的自拍像

对于一名摄影爱好者来说,拍一张自己的肖像大概是很难以完成的任务 —— 且不说构图和技术上的诸多不便,单单就“我想要让别人看到怎样的自己”的这个问题就已足够让你纠结,最终结果很可能是拍了很多张也不能满意,因为不够出彩呀。  其实,亲们需要构思的无非还是那最简单的两个问题:怎样拍,拍什么。在你思考的时候,不妨看看别人的创意,很多时候,灵感比操作更重要。  下面是5张我们从摄影网站找来的非常有创意的自拍肖像,也许能够给你们一些特别的idea。  照片和道具  图1  拍照片中的自己,是最经典,亦有最多可能性的拍摄方式,你尽可以用各种照片和道具来组成你的肖像,简单易行。  倒影和镜子  图2  图3  利用倒影和镜子大概是另一种最常见的自拍肖像方式,但是我们可不推荐你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傻傻地拍一张自己的影子,有很多种方式可以体现你的“不同”。

10 次浏览
如何为孕妇准妈妈们拍照
如何为孕妇准妈妈们拍照

1、地 点  首先要选择地点,拍摄地点必须要未来的妈妈们感到舒适和自然。从舒适性和私密性来讲,人们一般会选择在家里,自己家里是最好的,当然也有人选择在专业工作室拍摄,当然对于有的人来说室外也是个很好的选择。我个人更喜欢用自然光拍摄,所以我更倾向于在室外拍摄,除非客户室内有天窗,光线很好或是天气很糟的情况。  不过在室外拍摄有个潜在的问题,就是未来的妈妈可能不习惯路人的目光,会感觉不自然。有些人可能不在乎,但有些人没怀孕时穿着比基尼也无所谓,怀孕了再露出肚子就不在然了。  这就说到了应该注意的第二点... 2、感 受  孕育一个生命会重新定义一个女人对自己身体的接受程度,只有从这个层次去理解未来妈妈们的感受才能拍出完美的照片,很多时候,你需要从未来妈妈们的言谈举止中体会她们对暴露身体某个部分的敏感程度。  有一次我为一个二胎的妈妈拍照,她肚子上的妊娠纹让她很在意,不过直到拍摄时她才提出这一点,那次是室外摄影,光线柔和温暖,非常适合拍摄完整的腹部影像,拍摄之前,她也同意拍摄了,但是到了实际的时候她还是很在意,当行人在十米之外时,他就拿衣服盖住了腹部,等行人过去再拍。这样一般会让拍摄有多次暂停,影响拍摄的连贯性。  如果你的客户希望拍得裸露多一点,或是在比较私密的环境中,可以让她们穿一些比较透明的孕妇装,或是孩子他爸的大衬衫,解开下面的扣子,或是一些纯色的衣服环绕在腹部周围,会显得非常的优雅。  3、亮 点  一个好的摄影师,知道如何突出被拍者最美好的一面。如果拍摄对象是一位未来的妈妈来说,那就应该考虑如何把她的腹部拍得更美,而不只表现她是个孕妇。不同的角度拍摄腹部会有不同的透视效果,从上往下拍会突出孕妇的脸同时突出腹部的轮廓,同时也遮掩了腹部下方的折皱,从下往上拍会突出腹部的体积,对于很多妈妈都有用特别是,腹部稍小又偏下的人。

8 次浏览
共计26043条记录 上一页 1..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260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