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hotoshop制作圣诞节糖果艺术字特效教程
最终效果1、新建一个1200 * 750像素,分辨率为72的画布,背景填充黑色。然后点这里打开文字素材图片,在图片上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保存到本机。2、用PS打开刚才保存的文字素材,用移动工具拖进来,并调整好位置,如下图。2、双击图层面板,文字缩略图调出图层样式设置面板设置参数。内阴影:混合模式“强光”,颜色为蓝紫色:#741aba,其它设置如下图。外发光:混合模式“线性减淡”,不透明度为:100%,颜色为蓝色:#487fcf,其它设置如下图。
叶根友特色字体软件
如果问2009年字体界什么样的关键词最多?毫无疑问,叶根友字体就是网友们搜索的最多的关键词。自从叶根友在2007年6月开始设计创作第一套《叶根友空心简体》字库以来,他的手写原创字库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从钢笔行书到毛笔特色,再到特隶简体,网友们看到的是他一套套风格各具特色的字库在网络上发布,引发了网友们的转载和下载的热潮。 现在的大街小巷,很多的广告招牌和平面设计中出现叶根友字体已不是鲜见。在采访叶根友先生时问及哪个字库被社会运用最广时,叶根友说:“从目前的各种载体中看到的是要属于《叶根友毛笔行书》和《叶根友行书(繁)》两套”。网友们就叶根友的字库说他的字库比较有特色,看惯了微软和方正等字库的中规中矩的中文汉字,突然间出现这些手写体字库,就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如百度李昌辉吧的吧主就把叶根友的行书作为他们吧的官方指定用字,要求他们的吧友会员们做图时统一采用这个字体。体现出活力、青春的李昌辉吧文化特色。还有很多的网站和论坛都采用叶根友字库作为网站标题。 书法家开发个人字库其实是在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冷门项目,之前如中国的书法家舒同体就被运用的非常广,还有启功体,刘炳森的隶书等。但是字库开发是一个巨大的烦琐程序。资金投资和人力、技术都要求比较高,也是这些门槛,使很多书法家望而却步。 国内现有四、五家较大的字库,主要的有方正字库、文鼎字库、金梅字库、汉鼎、长城以及汉仪字库和华康字库等。能够应用于社会的字体加起来大概为 300 余种,但每家字库都有几十款相互间重复的字体,如果繁体和简体算一种的话,那么实际的字体种类不到 100 种。对字体的种类也只能概括,因为每家字库每年都会不定时地补充新的字体进来。现在对于手写体来说是比较缺乏的。叶根友推出的这一系列手写字体正是迎合了这个环境的需求。 在2007年的8月,叶根友还推出了奥运字体,每个汉字加入一些奥运的符号,以体现中国汉字的巨大魅力和宣扬奥运文化,也是为响应人人奥运,全民奥运的奥运精神,把字体艺术和奥运相结合的一个举措,在字体领域上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 在接来的时间中,还不断地推陈出新,叶根友神工体和叶根友疾风草书等特色非常明显的一些手写字库,本网友戏称为“带着体温书写出来的字体!”叶根友还结合自己在签名设计领域上的独到风格,开发出了叶根友签名字体,被现在正流行的签名设计艺术注入了新的个性选择,网友纷纷下载这套字库来打出自己的名字,在著名的字体网找字网上,该字库下载量突破了5万次。字体下载、字体之家、字体下载大宝库以及新浪下载、天空下载、以及红软基地、中国站长站等均在第一时间发布叶根友字库的下载链接。 最近,在叶根友字体网上,记者还看到了新发布的《叶根友蚕燕隶书》,这套字体可谓是心血之作,光后期修正就花了三个月时间,笔者看到,这套隶书是用毛笔书写,和以前发布的那套特隶简体不同的是用毛笔和日本小狼毫的区别。蚕燕隶书更贴进传统隶书的风格,但是又具有不同的特色。叶根友说,设计字库最主要的是要求保持风格一致和特色明显,如果光是把字写出来做成字库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为了保持风格的一致性,做出来的每套字库字库的每个字都要经过四到五次的不同修改。有许多网友有这样的疑问:“用叶根友字体在网站上会被告吗?”得到的答案是只要是不用于商业用途就没有关系,商业用户需要购买其使用权。 叶根友告诉记者,在2009年准备化半年的时间来完成一套结合欧体、颜体、柳体和具有叶根友特色楷书的字库,希望这套楷书能够给字体艺术带来新的感觉。
追求“个人品质”著名平面设计师王粤飞先生访谈
设计师在成长期都有自己的偶像 韩湛宁: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和最早的设计师之一,您的设计历程一直是很多人希望了解的。您能谈谈这个历程,以及对你影响比较大的设计师吗? 王粤飞:我197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1983年任职广东省包装进出口公司,1987年到深圳创办嘉美设计有限公司,这期间联合中国设计精英举办了两届“平面设计在中国”展以及创立深圳平面设计协会;1997年创办深圳王粤飞设计有限公司。 其实每一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偶像,特别是成长时期。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有没有,那时我特别喜欢五十岚威畅的作品,大概是八十年代中期在香港西武,有他的作品展,还有他设计的产品出售,只能是喜欢却买不起。至今,我还收藏着两本他为纽约现代美术馆设计的年历。 韩湛宁:听说您过去曾担任《包装与设计》的编辑,事情搞得很有影响,但很快又改回去了,您能谈谈吗? 王粤飞:当时的《包装与设计》归我们设计科管,我和王序决定对它进行改版,连名称也改了,改为“设计艺术”,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们资料特别多,公司每年有一笔专款来购买外国的设计图书,采购图书的目录包括了GRAPHIS、IDEA、CA、PRINT、纽约ADC,等等。那时纽约ADC、CA里面都是黑白的,GRAPHIS主要刊登插图师和艺术家的作品为主,所以我们改版的艺术设计杂志的很多资料都是从这些书籍转载的,王序做了一期,我也做了一期,那时我们就开始不按常规出招了,抓住机会就一定往死里做,第三期就不让我们做了,说我们越轨了,并成立了专门的班子来负责这个杂志,又回到了原来的路子。 韩湛宁:这个很值得纪念,这应该是国内第一次用现代设计的编辑思路去做专业杂志。那么您对平面设计的概念是不是从广州这个时期得来? 王粤飞:在广州的那段时间,看到很多杰出的作品。虽然没有跟国外设计师进行交流,但是这些刊物对我们的眼界的提高是不可否认的。外贸*做了一些好事,就是在广州建立了一个全国唯一的样品陈列中心,是国外超级市场卖的东西模拟出来的,大概有一千多平米,样品除了日常百货,还有音响、摩托车。所以我们很早就认识国外许多的知名品牌:卡夫、强生、可口可乐、菲利浦,在里面我们可以打开柜子拿出来看。床上用品、汽水、烟、酒应有尽有,而且样品陈列中心每年出国采购更新。这个印象很强烈,今天都不可想象。
拍出酷照的五条摄影技巧
1.慢速快门摄影 慢速快门摄影总是能带给人惊喜。通过调整快门速度,你可以拍出预料之外的精彩照片。特别是运用慢速快门,你可以表现出你所从未见过的世界。下面是一些慢速快门摄影的例子: 拍摄技法 要学习神奇的慢速快门摄影,你必须先学习并完全理解快门速度的概念。相机的快门速度决定了传感器感光的时间,它可以是一系列时间,例如:1/30s、1/500s、1/1500s等等。 在拍摄时,你可以指定快门开启的时间。快门速度越慢,就越需要相机保持稳定以避免震动,在慢速快门下轻微的震动也可以毁掉一张照片。因此,强烈推荐使用三脚架。有些相机有B门模式,B门是指按下快门键后,快门会保持开启状态直到松开快门键。 2.个性化散景(焦外成像) *对散景的定义是:“散景是一个摄影名词,一般表示在景深较浅的摄影成像中,落在景深以外的画面,会有逐渐产生松散模糊的效果。” 散景是一个来自日语中的词语,意思是“虚化”或“朦胧”。在日语中,这个词也指精神恍惚。 毫无疑问,散景是数码摄影中最有意思的东西之一。下面是一些散景的例子:
最新发布
麦克山下 对中国年轻摄影师15个建议
麦克山下是一位美籍日本人,他已经和国家地理合作了30多年,从他毕业以后,先回到日本寻根,然后通过一些工作积累,他去了新加坡航公公司担任摄影师,随后,在累计了足够经验之后,成功地成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他是中国方面的专家,也将大部分拍摄活动安排在中国,而现在,除了来中国进行题材拍摄以外,他也是索尼中国的签约摄影师。期待能够把经验分享给中国的摄影爱好者们。 由于能够长时间和他在一起交流,通过他和不同人的对话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许有很多的朋友并不一定有如此方便的机会能够和这位已经在国家地理杂志工作了30多年的专业摄影师交流,在这里15个对年轻摄影师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表达最准确最真实的内容 首先是一个他被问到过的最多的问题,也是他回答了无数遍的问题。他曾经批评国内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太假,但是这是基于他一个人文纪实摄影师的角度来讲的。首先他认为,人文摄影应当表达最准确最真实的内容,不应该去做任何不真实的修改,更不要提去增加或者删减照片中的内容。当然他同时认为作为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后期是允许的,但是这种尺度并不一定适用于“纪录”。 麦克•山下作品 2. 通过人物展现更准确的概念 他喜欢在拍摄“风景”的时候加入人的元素,原因如下:首先能让大家立刻通过人物直观的了解到拍摄地点所在的地方,其次就是能够通过人物的出现,给大家一个更准确的概念--他拍摄的这个场景在空间上的大小是多少。 对于众多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能够参加美国《国家地理》著名摄影师麦克•山下的讲座一定是极其难得的机会。 3. 人物真实性格的自然表现力 他希望在拍摄的图片中所出现的人物能够独立鲜明地呈现在图片当中,这样能够让每个人的神态和举止更清晰地描绘出来,当然他也注重图片中出现的人物之间的一些交互关联。他并不喜欢拍摄直面镜头的人物,也不喜欢让他的拍摄对象冲着他的镜头微笑,因为这并不一定是那个人物真实性格的展现。他更多地喜欢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在对方并不注意他的情况下拍摄比较自然的场景。
【人像摄影技巧】那年的蓝色港湾仲夏夜
两年前的一个仲夏夜,我和朋友在蓝色港湾组织了一次夜景人像拍摄。拍摄中,闪光灯的运用成为很多朋友关注的亮点。这篇文章我将梳理一下那次夜景人像的拍摄过程,分享给初学摄影的朋友,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蓝色港湾环境优美,尤其是夜景非常漂亮,很多影友喜欢在这里进行夜景人像创作,当然我们也不例外。 理论知识 这次拍摄的主要特点是离机引闪,可能有些朋友没有尝试过这种拍摄方法,没有关系,可以先看一下闪光灯离机引闪和闪光指数调整的知识。 未使用闪光灯拍摄的照片 实现离机引闪的条件是,为闪光灯和相机分别安装引闪器,我们当时使用的是永诺603无线引闪器。使用闪光灯离机拍摄,最重要的是掌握调整闪光指数的方法。 我们当时使用的是佳能580EXII闪光灯,我就以此为例来讲解。 首先要知道这个公式,闪光指数=光圈*距离。闪光指数是指闪光灯发出闪光的强度,可以通过输出量来控制。光圈是指拍摄时的光圈值。距离是指闪光灯与被照明体的距离。 我们的现场环境测试佳能580EXII闪光灯,在ISO=100 、闪光覆盖范围=50mm时,它的的闪光指数大约为32。将闪光灯设置成手动模式,可以通过调节输出功率来改变闪光指数。下面是输出功率与闪光指数的基本变换关系。 当感光度提升一档时,对应的指数也会增加一档。比如将ISO为200时,输出功率为1/1,闪光指数为45;输出功率为1/2时,输闪光指数就是32了。也就是说ISO越高,在输出功率设置较低的情况下,闪光灯也可以有较高的输出功率。 器材准备
不合适菜鸟的光场相机Lytro
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编辑Alyson Shontell近期前往了伦敦。他携带了一台借来的Lytro光场相机,并记录了使用这款相机的体验。以下是他给出的体验报告:上周我前往了伦敦,当时 我携带了一台Lytro相机。Lytro是一款“光场相机”,据称可以让用户先拍照再对焦。 Lytro是一款“光场相机”,据称可以让用户先拍照再对焦。 这样的技术颇具创新性,甚至乔布斯在去世前也会见了Lytro的创始人。乔布斯曾希望在iPhone中引入这种技术。目前,投资者已向Lytro投资了5000万美元。 对 于像我这样的摄影菜鸟而言,Lytro听起来很棒。你不需要太多技巧就能拍摄出优秀的照片,因为你可以在照片拍好之后再调整焦距。当你拍摄一张Lytro 照片后,照片就像是有了生命。照片的焦点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至另一个物体,而用户也可以任意调整景深和背景虚化。通过这样的调整,照片传达的信息将有很大 不同。 Lytro本身是一款苗条纤细的产品,外观就像是一个万花筒。红色版本的价格最高。该版本拥有16GB的存储容量,一次可存储750张照片,价格为499美元。而售价399美元的版本可以存储350张照片,颜色则包括电子蓝、石墨黑、活力粉和玻璃蓝等。 携 带Lytro与佩戴谷歌眼镜有异曲同工之处:你将立刻成为焦点。我借到了一台16GB的红色Lytro相机。每当我拿出这款相机时,都有许多人会关注我。 在走进伦敦希斯罗机场时,我后面的家伙问我:“你用Lytro已经多长时间了?”他在美国休斯顿工作,曾在科技博客中了解到这款相机。 另一些人则会指指点点或驻足观望,其中有些人希望能亲自试试这款相机。目前,这款相机通过Lytro网站、亚马逊、百思买和塔吉特销售,但在伦敦还买不到。 我携带着Lytro相机在伦敦东部闲逛,并前往了一些主要景点,例如白金汉宫、伦敦眼、威斯敏斯特教堂、大本钟和伦敦桥。相对于又大又重的数码单反,Lytro的便携性更好,而零售价格也差不多。 使用Lytro拍照也很容易。Lytro相机上有两个按钮:底部USB接口旁有一个开关按钮,而顶部则有一个快门键。顶部还有一个不光滑的操作区域。从左往右滑动将拉近画面,从右往左滑动则将拉远。 借 给我们这台相机的Lytro照片业务主管承认,Lytro的屏幕还可以更好。在这块屏幕上,你很难看清刚刚拍摄的照片,因为屏幕尺寸太小,分辨率太低,在 阳光下亮度也不足。不过这是一块触摸屏,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来缩放或删除照片,通过滑动操作来浏览之前的照片,并标记希望收藏的照片。用户也可以调整默 认设置,从而支持远景和微距拍摄。
使用广角镜头要注意的6个问题
敢于挑战的风景摄影师总是优先考虑广角或超广角镜头(24mm或24mm以下的焦段),这些镜头也能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捕捉广阔的远景。但是,其中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因为即使是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仍然没有亲眼所见的雄伟壮观。在本文中,我将尝试对这个现象作出解释,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帮助你使用广角镜头拍出动人心灵,印象深刻的照片! 靠的更近些 比起其他镜头,广角镜头在拍摄时用了更广的角度,在同等拍摄距离下,被摄物体会显得更小,这就是所谓的近大远小原则。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摄影师最好能够更加靠近拍摄的对象。尤其是在使用超广镜头时。使用14mm的镜头拍摄的照片,远景视觉上都很遥远,前景就突显眼前。 前景很重要! 与你所期望的不同,上文所述意味着用广角拍摄风景时,最重要的元素是前景。广角镜头拍摄更广阔的风景时,也会捕捉到一些前景(因为广角镜头广阔的视野不可避免)。而在广角拍摄的风景中,前景会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前景不够吸引人,照片也将如此。这自然会让我想起 Josef Muench 的远近构图法——运用广角镜头,不仅展现出广阔的远景,同时也近距离地展示了前景的细节。当你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一定要花费时间寻找有趣的前景,让它们能和远景做更好的结合,找不到这样的前景,可能要考虑使用长焦镜头,避免拍到地面。 在广角镜头中前景会被放大。 关注画面中的垂直线条 广角镜头会使垂直线条弯曲和变歪,就像照片里红杉树顶部附近的树干这样。现在,你可以判断你是否喜欢这种效果了。重要的是意识到这一点,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开始拍摄一些风光照片时,我对此不在意,但往后我发现自己不得不努力避免或事后纠正图片里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简化构图,令画面只有一条明显的垂直线条,或者使用移轴镜头纠正图像变形,Photoshop软件的扭曲滤镜也会有帮助。 引导线 在构图方面,从图像底部角落延伸向图像中心的线条(如河流或铁轨)总有引导观众眼睛的魔力。特别在广角视角下,这些线条使作品更出色。河流的表现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看图时,观众的眼睛往往从角落离开,沿着溪流移动。溪流在图像中流动,因近大远小,溪流显得小了。溪流随着景物变宽而迅速消逝的感觉,增加了图片的景深。
涂抹降噪与保留细节你会选择哪一样
Q:我的相机有不同强度的高ISO降噪模式,我觉得应该高强度的降噪会更好一点,还是说我的想法是错的? A:当你提升任何一款相机的ISO数值时,实际上你是提高了传感器电子信号的放大增益,就像调大收音机的音量一样。声音音量越大,背景的噪音也越明显。在数码影像中,这种“噪音”以颗粒(亮度噪点)和随机色彩亮点(色彩噪点)的形式表现出来。最新的相机通常提供非常好的低噪点表现,即使在非常高的ISO下,也能表现不俗。 高强度降噪模式 不开启降噪 但是事情也并非总这么完美。高感光度降噪在抑制噪点时也抹平了画面。也就是说,降噪的代价是良好的图片细节也被抹掉了,即损失了照片原有的细节和锐度,画面会显得有点模糊。这就是为什么在丰富的细节和降低图片噪点之间通常是很难取舍的,只有合适的设置才能给你满意的结果。 如果你拍摄RAW格式的照片,你在相机中设定的降噪强度仍然有效。然而,这其实与你处理和转换相机RAW文件所用的原厂软件所做的工作一样。即便如此,图像从RAW原始文件自动转换往往看起来有更多的细节和比较少的涂抹效果。 你可以手动调整降噪的级别,不管是在相机制造商自家的软件还是其他优秀的后期处理软件(如Photoshop)中。这会让你在后期处理时,有更大的处理空间。 观察下面这两张00%放大的截图,高强度降噪会使照片看起来更加平滑,但是你也丢掉了部分的照片细节。 注:更多请关注摄影教程栏目,三联摄影群:182959594欢迎你的加入
【人像摄影技巧】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使用技巧
摄影的艺术是光影的艺术,光与影组成了摄影最基本的元素。虽然自然光有着真实自然的优势,利用好自然光可以很恰当地表现出拍摄时的现场氛围,但是自然光并不是完美的,它井不能出现在每一个需要照射的地方,比如在强烈的日光下拍摄侧光或逆光的近景和特写人物活动时。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闪光灯便更自如控制拍摄现场的光线,通过组合闪光灯和自然光,创作更靓丽优秀的人像作品。另外在自然光中加用闪光灯,既可控制反差,又能调整色温,有时还可当造型光使用。这种用混合光摄取的影像,也显得格外细腻、柔和,能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当熟练地掌握了闪光灯的技术技巧,并融入将来的创作之后,你会发现同样的内容,同样的画面,但是作品却是“更上一层楼”了。 一、白天户外人像补光——闪光灯作为补光 室外拍摄人像进行逆光拍摄,主体与背景的反差很大,如果顾及主体进行曝光,那么背景必然曝光过度,而正常还原了背景,主体又曝光不足,这时就需要用闪光灯进行补光来平衡。如下图某学院风格女装拍摄,当时拍摄环境是下午四点半的阳光下,人物逆光,脸部偏暗,拍摄这张照片时,先对环境测光,测光数据是光圈F5.6,快门是1/160,测光完成后,把相机切换到M档,设定好光圈快门,打开闪光灯,TTL模式,减1.5档输出,最终拍摄完成的图片,人物脸部曝光正常,环境氛围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逆光在女生的头发和衣帽周围勾勒出一圈温暖的线条,与背景隔离开来,同时也突出了人物主体,正面闪光灯补光。拍摄构图时,注意用拍摄对象稍微挡住部分太阳的主体,以免眩光太厉害。 拍摄参数: 佳能5D Mark II数码相机 佳能24-70/2.8镜头 光圈F5.6 快门1/160秒。 摄影技巧: 夏日黄昏日的阳光从模特逆光位置投射过来,在发丝勾勒出一圈光晕,渲染出温暖的调子,正面闪光灯补光,某品牌包的拍摄。此类拍摄注重拍摄时间的选择,下午三点到四点见是比较合适的时机。 拍摄参数: 佳能5D Mark II数码相机 佳能24-70/2.8镜头 光圈F4快门1/160秒(如下图)。
闪光灯加反光板的运用
直射光与漫射光 从光质来看,散射光会比直射光柔和很多。 那么如何用闪光灯在户外制造出较大面积的散射光呢? 最简单的方式是用闪光灯将光线打到反光板,然后反光板再将光线打到被摄主体上。 这个方式和在户外用反光板打光很像,只是光源由太阳光改成了闪光灯而已。在室内,这和跳闪也很像,只是跳闪的反射面由天花板或墙壁改为反光板了。 闪光灯+反光板并用,应用面的考虑 从实拍角度看,如果户外的光线很强,此时闪光灯+反光板的组合就不一定很理想了。阳光较强时,可能要改用侧面直打的方式,或直接用反光板补光。 如果户外光线较弱,比如阴天或室内场景,因为环境光本身就较弱,这种用闪光灯+反光板所反射出来的散射光效果会比较好。 反光板的角度和位置 在补光时我们要想到,不仅闪光灯的灯头是自由的,可以抬头、转头,反光板在上灯架的角度也是自由的。
【风景摄影技巧】夕阳无限好
(Photo by Amy Smith) 我们有时于黄昏时看到天上的云彩很漂亮便想拍下来,虽然拍摄技巧很简单,但也有两个小tips给大家,参考看看吧! (Tip 1) 找寻一些前景 若果整张相片也只有云便会有点单调了,最好是去找寻一些前景,可以是海边或一些建筑物的剪影也可,这样会使相片丰富起来! (Tip 2) 调整白平衡突出色彩 若果使用自动白平衡,相机可能会自行改变相片的颜色,令原本金黄的夕阳便得正常起来,我们不妨自行调较白平衡到日光、闪光灯或一些偏高的K数,这样不但能还原金黄的颜色,其至能加强色调!今天便试试吧! 注:更多请关注摄影教程栏目,三联摄影群:182959594欢迎你的加入
如何保持对摄影的爱
1. 去什么地方都带着你的相机 可能你也曾试过这样做,但这方法对你可能再也没效了。会不会是因为单反太巨型,令你带它出街的意欲下降?其实就算是最专业的摄影师,也不会愿意每天都背着几公斤出街呀! 试拿部轻一点、可给你更大弹性的相机如何?甚至是换一下口味,用菲林机也可以,很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5年前买了Nikon D80就一直机不离手,直到用到有点闷后再拿回旧菲林机,拍着拍着竟然再次爱上菲林机了!其实,重点是令自己对摄影的新鲜感历久常新,以培养出一种感觉,令你觉得到处带相机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能给你更多的摄影机会的做法。 2. 每日一相 开始你的每日一相摄影计划! 就是每天影一张或者两张相,这方法有两种好处。第一,在年尾时你就会有近一年的相片记录,让你记起你在过去一年做过什么。就像写日记一样,按一下快门绝比你拿笔写字更容易吧?第二,在一年过去后,你的摄影技术早就已经比一年前进步了!至于上载到什么地方?我个人建议是Flickr,如果想和朋友分享,用Facebook也是可以的(如果你不介意相片上载后的质素暴打折扣的话)。如果你也写字,香港人常用的Xanga和Blogger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照片是什么都没所谓,就如下图一样的无聊生活照也是可以的! 3. 给别人批评你的作品 包括笔者在内,有时我们拍了相,就直接Upload到Facebook或自己的Flickr相薄,供朋友翻看之后就不了了之。要保持摄影的热诚,给人批评以及听别人意见是很重要的,不是单单给你的普通朋友在Facebook留一两个Comment批评就算,而是给一班都摄影有热诚的人去批评和讨论。 这样除了可以维持你对摄影的热诚,亦可以鼓励你进步,去尝试用多些不同的摄影角度和方法。在哪里可以找到这班人呢?除了香港最热门的Dcfever和Dchome外,Flickr亦是个好地方,上面有多个社群,你加入后再上传相,都可以得到一班热心的摄影爱好者给你批评。在学的话,例如是大学有摄影堂、中学有摄影学会就要好好参加。以笔者在大学的摄影堂为例,每堂摄影堂完结前都有班内的讨论环节,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看看别人作品,在听到别人的意见同时,自己亦有机会进步。
手机永远无法取代相机的六大理由
有人说网路出现之后有些媒体会消失,像是广播,报纸…但目前看起来,并没有。从第一部大型相机到现在手机相机,一直到Google Glass的出现,也有些人说相机有一天会消失,但至少目前看来也不会。 相机在拍人像的时候往往会成为摄影师以及拍摄对象中间的一个隔阂,当拍摄对象看到像机对着他们的时候会变得不自在,或在街头摄影时人们看到相机对着他们的时候会有警觉性并避开相机,但想象一下,如果未来可以用Google Glass取代相机…那会是什么状况。 布列松曾经说过相机是他眼睛的延伸(我知道这只是种比喻),现在Google Glass似乎让他的话成真的,用看的就能拍照,但我很怀疑布列松会不会真的去用Google Glass摄影。 在某种程度上我认同器材不是重点,只要是能拍到你想要的画面都是好的摄影器材,但这是在我不要求高画质,或很多相机可以但手机却无法提供的条件。过去有一段时间我尝试用手机街头摄影,非常方便,手机很小,人手一机不会有人注意你,够低调,而且拍出来的画质也不错。但到头来我还是喜欢用相机。对我来说相机不会消失有几个原因。 1. 当我想保留拍摄当时的原始环境状态时,手机无法提供RAW档。 2. 手机无法随着拍摄状态让我弹性调整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去营造不同的拍摄效果。 3. 无法变换焦距(虽然不建议在街头摄影时一直变换焦距)。 4. 相机握在手上能让我思考,在我按下快门时的毫秒瞬间与被拍摄对象间有某种程度上的情感联结,但用手机拍我只在乎画面好不好看。 5. 第五点是我个人心态上的感觉,手机摄影让我觉得照片是可抛弃式的产物(现在照片泛滥的时代某种程度上的确是这样),像是Instagram,Hipstamatic,还有其他的社群照片分享网站,让照片变成一种随拍即忘的结果,拍完,分享,按赞,然后就忘了,不会去珍惜拍下来的每张照片,因为太容易了。 6. 过度后制。现在有太多手机APPs能为照片加上很多效果,过度后制的照片对我来说是图片,已经不能称作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