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Office办公 > PPT专区 > PPT教程 > PPT作业方式在中小学的推广与思考

PPT作业方式在中小学的推广与思考

  • 2022-10-05
  • 来源/作者: Wps Office教程网/ 菜鸟图库
  • 133 次浏览

我国中小学作业观长期受凯洛夫传统作业观的影响,而杜威活动作业观处于弱化的地位。PPT 是杜威活动作业观的一种方式,对其作为中小学作业的一种形式的可行性进行思考,分别从学生能力、作业布置、作业评价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PPT 作为中小学作业的一种形式具有可行性。

1、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其家庭作业任务繁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学中积极地倡导研究性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创新精神和素质发展为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传统的家庭作业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个多元化的要求。为了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此同时减轻学生作业繁重的负担,处理好学生和作业的关系就显得很重要。为此,有了纸质作业作为我国长期作业形式是否顺应时代潮流,以及PPT 作为作业的一种形式进入中小学,是否能够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情况下又大大地开发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达到素质教育目标的思考。

2、作业观

家庭作业是教师承接课堂内容,让学生理解、巩固、应用课堂所学知识,从而融汇贯通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手段。我国学者吴也显认为:“作业系统如果安排得很好,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教师作业的布置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显示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具有何种作业观对自身和学生的发展都很重要。

凯洛夫传统作业观 凯洛夫认为:“家庭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具有以独立作业的方法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并使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完善化的使命。”凯洛夫的作业观建立在理性主义教学知识观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从知识的性质来看,知识被视为绝对不变的真理,是各事物规律和定理的总和,是一种面向过去的、继承式的、静止的知识观;从行为主义理论上来看,学习是一种应激反应,通过家庭作业的练习,加强各平行环节之间的连接,体现了练习率的重要性。

学生在家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独立的空间,独自一人完成本文作业,而教师通过这种形式化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情况。这正是凯洛夫传统作业观封闭、独立、形式化特征的体现,符合我国学校及家庭的基本需求,因此它被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推崇,对我国的中小学作业观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

杜威活动作业观 杜威认为:“作业不是指为使儿童坐在桌子边不淘气、不懒散而给予他的任何一种‘忙碌的工作’或练习。作业是指复演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某种工作或与之平行的活动方式。”杜威的作业观实际上是从儿童的经验出发,模拟现实生活或者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触发、调用、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来学习巩固知识。首先,杜威基于知识个体性、经验性的特征,强调活动作业的重要性;其次,杜威强调作业应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且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从而促进课程的学习;最后,杜威的活动作业观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使儿童的学习不局限于书本,重视经验思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过杜威的作业观在我国使用的情况不是很乐观,主要是因为杜威的活动作业观对于学校的设施要求很高,在课外实施的话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撑,具体的实施比较困难,评判标准也不一致,不利于教师的统筹管理。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来说实行比较困难,所以无法广而用之。

PPT,杜威活动作业观的一员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种理念也如潮水般蜂拥而至。素质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理念被人们津津乐道,多元智力理论也风靡大江南北,在这些理论基础下的作业观也发生了改变,如何构建合理的作业观也在积极的探索中。

凯洛夫传统作业观一直备受宠爱,杜威活动作业观一直备受冷落,但是两种作业观都是各有优缺点的。在这种传统作业观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扬长避短就很重要。在凯洛夫传统作业观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要发展杜威活动作业观。作业不仅仅是承接课堂,更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特色;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单向巩固,也是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不仅仅是教师单向的要求,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作业观正在向这一目标发展,杜威活动作业观作为其中一味灵丹妙药必将引起一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杜威活动作业观中的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网络中同样有丰富的资源。PPT 作为电子技术的产物,它同样是杜威活动作业观的一种方式。那PPT 能否纳入中小学作业的一种形式,下面将要来探讨一下。

3、PPT 作为中小学作业的可行性与实施策略分析

目前电子化活动作业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从网络上获取、完成、提交和评价作业,即通常所说的“电子作业”或“无纸化作业”;第二种是教师或作业题目只是明确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来完成作业,至于作业提交、评价与保存,并无特殊要求[5]。而PPT 就是第二种形式中的一种方式,学生只需要根据要求利用PPT 这个软件并可选择性地借助于网络,完成一定的作业即可,不受制于网络的限制。

PPT 作为微软Office 办公软件的组成部分,伴随着Office 软件的应用被广泛地熟知。现在,PPT 被广泛地应用于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企事业单位的各种汇报、演讲、演出中,高校学生的各种作业展示、汇报中。PPT 俨然已经进入大学课程作业考查的一种方式,那么其作为中小学作业电子化的一种方式,也是在于它具有以下特点[6]。

1)方便获得:作为办公软件,PPT 在很多电脑上是必有的。

2)简便易学:与Word 具有相似功能,教导之后按部就班操作即可,单独操作性强。

3)装备齐全:具有层次分明的条目符号、多种表现手段的结合,也可自定义动画。

4)无需网络:PPT 操作无需要网络作为支撑也可以进行,与必须从网络终端发出的电子化作业相比有很强的灵活性。

通过以上简析,PPT 作为学生电子化作业的一种方式,它的最基本的条件完全可以支撑,只需一台装有该软件的电脑即可。

中小学生制作简易PPT 的能力分析 作业电子化需要伴随着中小学生关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必须在中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之上实施开展。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发现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要达到以下要求[7]:

1)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2)树立终身学习和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3)学会利用计算机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4)学会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开展写作、绘画等活动,制作电脑作品;

5)学会使用多媒*作软件,运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表达想法、创意和研究结果;

6)学会运用常用远程通讯工具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7)学会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机器人,体验“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控制动作”的基本过程。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分析得出,小学生在小学毕业前就已经具备自己制作PPT 的能力。不过目前因为各地区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不一,所以在小学中PPT 进入小学作业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的作业上;而对于其他学科,根据学生的能力分析,作业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合时宜的。据了解,南京小学二年级就涉及信息技术课程,期间主要介绍计算机的正确使用,并开始学习打字;三年级就要学会信息处理,能够进行写作、绘画等制作电脑作品;四年级就要学会使用多媒*作软件,其中就包括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 和PPT 的使用。由此可见,四年级后小学生有这个基本的能力制作简单的PPT,而且据了解,他们的信息技术课程的作业就有制作一个简易的PPT,内容大概是在5 ~ 6 张,简单地介绍一个故事,或者某个感兴趣的话题。

综上所述,小学生通常在小学毕业后就完全具有独立制作简易PPT 的能力。在小学时,PPT 作业可以运用于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制作PPT 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软件制作打下基础;进入初中以后,就可以尝试与其他学科进行关联。现在教师都使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在课堂上呈现的效果学生都可以看到,除了学习专业课程之外,PPT 的展示过程也是学生对于PPT 制作的一个学习过程,所以对于初高中生来说,制作一个PPT 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完全可以胜任。

PPT 制作作业的布置分析 PPT 的作业设计本着为学生减负的目的,又不失是锻炼学生能力的一种机会,又因为其制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其布置也不能过于频繁,不能够完全按照以往的家庭作业的布置。笔者在这里也提出一己之见,还需要调查商榷。

在减负的基础上,又锻炼学生的能力,可以在单元结束或者期中考试阶段后提出一个课题,让学生去试着制作一个PPT 报告,内容范围不定,可以是书中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并规定提交时间以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为限。之所以这么规定,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在单元或者期中考试结束后,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能够有一定的知识支撑;二是考试结束后,学生暂且没有课业复习的压力,可以有时间准备相关的资料,拓展知识面;三是内容上可以根据书上内容做个整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但是大主题不能偏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学习能力;四是规定限交时间主要是为了不拉长战线,造成学生平时学习的困扰,毕竟时间过长易于对大多数学生形成心理负担,而这个只是能力的培养,关键还是在于课堂知识的学习。根据以上分析,总体来看,PPT 作业布置在一学期以1 ~ 2 次为宜,改善家庭作业总是以知识巩固为主,通过PPT 制作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能力,贯通所学的知识。

对中小学制作的PPT 作业的评价 PPT 作业布置后,教师对学生所做的PPT 的评价意义重大。这已经不仅仅是师生在知识层面的交流,也是师生对于这个软件应用技能的交流。

教师评价学生制作的PPT,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参考。

1)从PPT 制作的整体评价。

①整体观感效果:这个带有个人主观意识,主要是教师对于PPT 观赏的第一印象。

②模板的选择与所介绍的内容的匹配度:模板选择好可以使整体内容条理清楚、连贯性强,内容呈现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

③ PPT 中呈现的信息量要适中:这里就体现了学生内容的编排,不能一味地把文字搬到PPT 中,要简明扼要地呈现出重要的内容。

2)从PPT 制作的细节评价。

①字体的选择。在PPT 中字体的大小选择很重要,过大不能呈现一定量的内容,过小会造成观看者的视觉疲劳。在这种情况下,正常正文选择的字号在24 ~ 28,观看比较舒适,而且有充分的空间呈现内容。标题的字号可以根据内容的编排,通常在32 ~ 36 字号。

②颜色的选择. 这里有背景色和字体颜色两种考虑,原则就是字体颜色要突出于背景色,不能够影响观看者观看。常用的字体颜色是黑色,对于重点的地方可以标注红色,不过这个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但是一定要清楚明了。

③图片的运用。图片的运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修饰作用的插图,它不是主要内容,因此可以固定在某个地方;二是内容插图,在保证文字清晰的情况下,要尽量放大插图,从而突出图中重点。

④动画的运用。这是提升PPT 表现力的一种方法,也是PPT 中的一个精华。从功能上来看,动画有两个功能,一是强调内容,二是呈现某个过程。不过这两种动画的使用都不能过快或者过慢,还是以适当速度、简单的模式呈现效果较好。

PPT 的制作其实是很锻炼人的一项作业,根据个人的制作水平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即使教师也未必能够处理好。不过高质量的PPT 大都具有三种特性:一是内容信息充实而简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和难点突出;二是运用图表或图片说明抽象的、逻辑性强的问题;三是内容新颖,能够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与观赏者有很好的互动。

正是因为制作PPT 的不容易,在中小学PPT 的评价过程中,除了遵循可见的标准外,教师要更加鼓励学生,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合理积极的评价会使学生信心倍增,增加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根据以上的种种分析,PPT 进入中小学作业具有较大的可行性,既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动手能力,促进基础知识的学习。在现在促进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热潮下,PPT 进入中小学作业,为提高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同时也是为终身教育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在减负的热潮下,虽然减少了学生的作业量,但是通过这个技能的训练也是培养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和框架,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而不是简单地做题。所以由此可见,PPT 进入中小学作业有很大的意义和操作性。

更多相关阅读

标签(TAG) 作业   学生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