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详细解析日系网页设计的现象和本质
在很多人眼里,日本是一个隐忍、充满禅意的国家。以寺庙、茶道、电子产品而闻名。既传统,又现代。日本的建筑设计、书刊设计受世界瞩目。但是不知怎么的,日本的网页设计风格很怪异。有点像1998年的网页风格。RakutenNicoNicoDougaGigazine看看日本这些最流行的网站(比如 Goo, Rakuten, Yomiuri, NicoNico, OKWave, @cosme),你会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点:文字排布紧密图像质量偏低
FW MX 2004 之 Shapes 初体验(二)
大家好,欢迎大家回来继续和我一起早早体验FWMX2004之Shapes带给我们的全新体验! 在上一节,我们一起详细的研究了工具箱上的Shapes工具组的使用方法,操作技巧,本节我们就来看看Shapes浮动面板带给我们的新奇感受吧! 首先我们再次来看看Shapes浮动面板都有哪些新东西: 可以看到,Shapes面板里面目前共有9个形状组:Clock(钟表)、Cog(齿轮)、Cube(立方体)、Cylinder(圆柱体)、Frame(像框)、Perspective(透视图)、Tabs(制表符)、Talking(谈话框)、Tube(管子)。接下来我们依次来看看个个形状组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提示:为什么我们对Shapes面板里面的9个形状对象使用的称呼是“形状组”,大家可以从Shapes面板中任意拖拽形状对象到编辑区,然后执行菜单命令“Modify--Ungroup(快捷键为Ctrl+Shift+G)”,解散群组关系,就会发现这些形状对象都是以群组方式形成的!所以这里我们称其为“形状组”。 提示2:关于形状组的操作技巧,我们会在下面的介绍中马上介绍道,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方法技巧都是在没有打散群组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 1、Clock(钟表)组 将Clock形状组直接拖放在编辑区上,就会自动出现一个钟表图案,如下图所示。钟表的调整很有意思的,大家可以看到,用鼠标单击钟表后会出现四个调整控制点,下面我们就依次来看看各个调整控制点的作用所在: a、1号点:单击鼠标,会出现背景提示框:“Click to change tick marks(单击改变表盘标记)”,如果单击鼠标,就会改变表盘的时间刻度显示状态,总共有4种显示状态:不显示时间刻度;只显示以0点为起点的90度间隔的时间刻度,共4个刻度;显示以0点为起点的45度间隔的时间刻度,共12各个刻度,也就是12个小时的显示方式;显示60个刻度,也就是60秒的显示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显示方式。
基于Pro/E和ADAMS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仿真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是国际上机器人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构造出具有良好性能的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众多构型,以便根据应用要求选择不同性能的机构,是并联机器人机构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众多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都集中于构建新型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根据理论研究出来的众多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还需要检验其运动的正确性,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试验样机制造实物来验证,而近年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那就是虚拟样机技术,这包括了三维CAD建模技术和机械系统运动学等相关技术。 大型的商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SIMPACT等集成了最新的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成果、各种方便的建模工具、高效的求解器、功能强大的后处理模块以及可视化界面等,用它们来建立机械系统的仿真模型,可以将注意力放在改进模型设计上,而不必关心建立方程、求解方程这些在过去要耗费大量精力的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机械系统仿真的效率。仿真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精确的三维模型,此时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就有点力不从心了,特别是对于此类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各个运动副的空间几何结构和位置都对整个机构的运动有重大的影响,需要三维建模建立准确的模型。因此,需要借助于三维建模功能很强的CAD软件来建模。 这里以PTC公司的三维建模软件Pro/E和MDI公司的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相结合建立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首先在Pro/E中建立机构的三维模型,机构的安装位置为机构运动的初始位置。然后利用两个软件的接口程序Mechanism/Pro生成刚体和基本的运动副,把三维模型导入ADAMS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添加驱动和约束,进行运动仿真。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建立模型等前续工作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才能生成所要求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仿真模型。 一、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提出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新构型的提出有着不同的理论方法,本文中采用的为利用螺旋理论来分析新型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利用运动螺旋与力螺旋的对偶关系,以及运动与约束、运动螺旋与反螺旋的对应关系,建立复杂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类型综合的数学模型。因为并联机器人机构是由支链、动平台和静平 在少自由度并联机构中,三自由度移动并联机构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很多工业应用中,三个方向的移动就已经满足要求,而使用传统的六自由度机构增加了机构的复杂性和控制的难度,因此直接应用三自由度移动并联机构非常合适。此处利用螺旋理论提出一种纯移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通过此机构来说明利用Pro/E和ADAMS完成运动仿真的过程。如图1所示,此机器人支链为三条对称的RPC支链,通过螺旋理论和空间几何分析可得此并联机构动平台应具有三个纯移动自由度。 图1 三支链并联机构模型
最新发布
松下G6速测
松下最近的无反攻势十分强劲,继GF6之后,G系新一代无反DMC-G6也同时面世。定位虽然不及同厂旗舰GH3,但G6的规格绝不失礼,1605万像素感光组件,144万画点OLED电子取景器、暗光对焦极限达到-3EV,最高连拍速度7fps,加上内置Wi-Fi和NFC功能,性能绝对不容小觑。 7个Fn自定义功能键使拍摄更具弹性 G6沿用了类单反的外形设计,其机身线条要比上一代机型G5圆滑,外表令人不禁联想起徕卡R8、R9,不过G6当然要轻巧得多。G6机身手柄握持在手里感觉舒适,配合较重的长焦镜头时重心稍为倾前,但依然可以轻松抓稳相机。G6配备3"触摸液晶屏,分辨率由上一代92万画点提升至103.6万画点,支持双轴翻转,方便用户在高低角度拍摄时取景,也可直接在屏幕上点触更改焦点、局部测光或更改拍摄设定。 这部G系新机定位比旗舰机GH3稍低,针对进阶用户,相机操控也合乎高阶要求。G6内置一个144万画点OLED电子取景器,曝光模式、光圈、快门、感光度、测光模式等各项数据齐全。机身转盘、操纵杆大致上沿用G5的设计,不过机背的Fn按键数量则由上一代3个增加至5个,再加上在液晶屏幕里2个虚拟Fn按钮,用户一共可以定制7个快捷功能,以配合个人拍摄习惯,操作弹性进一步提升。 强化自动对焦性能 连拍快一倍
5招助你拍摄风土人情
如今喜爱旅行的人们,开始不满足于拍摄“到此一游”式的照片。特别是一些爱好摄影的旅行者们,更加热衷于人文题材的拍摄,下面摄影师将和大家分享一些拍摄人文影像的心得。 带着微笑和耐心去拍 很多朋友,在拍摄人文题材时,面对陌生人不敢举起相机,怕引起别人的反感。其实只要保持对别人的尊重,事先做好交流,一般都会得到同意的。拍摄前可以想办法和他们混熟,我通常会给他们看我拍的照片,以此为突破口,开始和他们交流。一旦熟悉起来,他们会很放松,很乐意被你拍摄。 学会搭配,背影也精彩 拍摄背影也是很有趣的,但是一定要拍出意境。例如,在一扇拱门下,有一位僧人通过拱门的背影,就很好地体现了一种远行或者回家的意境。又例如左边这幅,是拍摄的略微回头的僧人背影,在众多的背影中,这一回头,为画面增加了亮点,也使背影变成有趣的画面元素。 no.1手动设置,让拍摄更灵活 拍摄精彩瞬间,速度快很重要,我通常是手动设置曝光量。在新的光线环境下,利用点测光,对人的脸部预先设置好曝光参数,这样在碰到突发的画面时,我就不用再担心曝光和快门速度的问题,而集中注意力在对焦和构图上,从而提高了拍摄速度。在环境光线比较复杂的地方,手动的优势会很明显,首先要考虑快门速度,至少要保证在安全快门之内,然后,根据你需要的景深,调节光圈,最后iso平衡曝光。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时,要注意,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快门速度很可能会变慢,特别是在突发的情况下,来不及调整,会丧失最佳拍摄时机,所以在较暗的光线下要提早调整感光度。 no.2 巧用光线活泼画面 光线由于受到各种物体遮挡或反射等原因,有时自然会形成适合拍摄人物的光线环境。这样的环境并不少见,一般在两排房屋之间,有可能会有这样的光线条件。其实,我们也可以事先选择好类似的场所,守候在那里。当然选择这种方式,需要在地点上进行提前选择,要有点技巧,必须要在人们经常出现的地方,而且是你比较感兴趣的人群,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当然还有其他的自然光形式可以利用。总之要善于观察,善于使用自然光线,也可以拍出精彩的照片。 no.3 广角盲拍也能出大片
9个拍摄剧院场景的基本技巧
剧院影院的拍摄是一个挑战。你会面对较暗的光线,会被禁止开闪光,可移动的位置有限。如何在剧院、电影院或是博物馆等特定场所拍摄出最佳效果的照片,不妨看一下以下拍摄小贴士吧。 使用手动模式,处理棘手曝光 低光在舞台上的对比度过大,舞台剧有时很难得到良好的曝光。 在舞台上拍摄时有两个重要的事情要记住,第一要素,非常黑暗或黑色的背景。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业余或专业的拍摄,您的相机的自动功能会被愚弄。你需要把相机切换到手动模式,并使用相机的点测光功能。如果你没有点测光功能,你需要通过试验和错误猜测曝光。 其余要记住的是,照明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舞台剧的演员都站在舞台上。最常见的情况是,中心处正在使用聚光灯,而不是任何人都在较暗的区域。不太明显的问题是,当一个场面似乎都在同一时间被照亮。在这些情况下,照明可能看起来均匀,但大部分时间,阶段的边缘比中间暗很多。在这些情况下,我仍然使用手测,以快速来回切换。 使用70-200MM的镜头 最好的镜头使用取决于你到舞台的距离,通常70-200mm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可能需要一些广角的照片 一个很好的戏剧摄影镜头取决于你距离舞台上有多远。可以使用任何镜头,从广角到50mm的,如果你是靠近舞台,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不是一种选择。我认为变焦将是更好的一个选项。一个28-135mm的再加上100-400MM,使用变焦镜头,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会考虑70-200mm。并且它不需要成为af/2.8,,其中一个新的70-200mm f / 4的将是足够的。 我知道很多人会渴望f/2.8的聚光能力,但现代的数码单反相机,可以使用较高的ISO,光圈为f/4。具有恒定光圈的镜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是最大光圈的变化,当你放大和缩小,然后使用手动曝光变得非常棘手。 使用RAW和照片风格帮助混合白平衡
教你拍好y型摄影
彩妆品广告片的塑造,不仅要具有观赏性,还要具有艺术性和商业价值,能够突出商家推广产品的主旨。因此拍摄和创作彩妆品广告妆容,要根据所拍摄产品的主题、内容以及彩妆品的特点,来策划拍摄主题,并确定妆容的塑造风格以及颜色的分配使用,以及一些道具的运用。这里时尚摄影师kevin跟大家分享彩妆广告的拍摄思路。 一、粉彩飞扬 创作思路: 这组片子拍摄的眼影广告,创作思路源自泼画的设计,有一次偶然看到一位泼画大师的作品,就有心记录了下来。正好用到这款广告创作中。将眼影粉以泼画的形式洒于化好妆的面部,打破传统唯美的妆容表现形式,在唯美妆容的基础之上融入了一些新的艺术元素。 洒粉妆的要点: 在完成的彩妆之上,洒上彩色的彩妆品粉末的形式并不少见。妆后洒上的粉末看似破坏了原本完好的妆容,但整体妆效却又不失美观,甚至给人感觉很特别,令人过目不忘。 制作洒粉妆,要注意底妆的设计跟洒在底妆上面的颜色搭配和画面感,底妆设计尽量不要喧宾夺主,颜色要选择稍微内敛一些,以突显泼洒的粉末的视觉主题。在洒的时候要提前设想好要泼洒的面积以及层次,这样才能保证最后妆效的美观性及艺术性,不会导致妆面脏乱。 拍摄技巧: 采用了硬性光源以及红色灯光来渲染环境,在硬性光线下拍摄能保留皮肤和面部粉末的质感,即遇强即强,遇弱即弱。拍摄时还使用了红色光线打在人物上面,这种彩色光线的覆盖面的掌握很重要,我使用少量的红色光线来渲染妆面,协调美感。 布光技巧:
5招弱光下拍夕阳小品
很多人都喜欢在弱光下进行拍摄,原因很简单——独特的场景、独特的曝光方式,往往能给你带来额外的惊喜——弱光摄影充分展现了时间在画面上的创造力,为作品带来一种横亘静谧的纵深感。弱光摄影,在浅淡斑驳的光线、若即若离的气氛中,好似倏忽的忧郁中飘过一丝欣喜。弱光摄影,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技巧、另一种个性、另一种刺激力和神秘感,传递了其它场合不容易看到的美丽和力量。 图片作者:牵手 1.合理光圈与ISO的搭配 图片作者:牵手 摄影最基础的法则自然同样适用于弱光摄影,光圈越大,快门速度越高,ISO越低,照片质量越高,曝光时间越长,出现噪点的可能性更大;建议你采用F22光圈以获得最大景深;ISO则愈低愈好,以减少不必要的噪点,一般采用ISO 100。 2.稳定的长时间曝光 图片作者:牵手 弱光摄影最大的特点在于“漫长”的拍摄时间,你往往需要数秒、甚至数十秒来完成你的拍摄,因此,一支稳固的三角架必不可少;除此之外,快门线也可以有效减少按下快门时可能出现的抖动。 3.环境试拍×3 图片作者:牵手
面面俱到前期准备与拍摄教学
若要进行红外线拍摄,应该具备哪些摄影器材呢?以下我就简单归纳几项主要器材,可作为各位读者进阶该领域前的参考。 相机款式选择 虽然理论上卡片机和单反都可应用于红外线拍摄议题上,但若以现阶滤镜套用或改机方式来说,仍以单反会较为适合;那怎样的单反才符合红外线的拍摄需求?其实没有强制限定,只要该机种具备手动曝光与自定义白平衡两大功能即可。另外,若考虑以改机方式踏入红外线领域的话,最好能以二手机或现有淘汰机为优先选择,因为改机过后,该款相机仅能拍摄红外线影像,若贸然添购新机进行改装,确实有些冒险,所以我会建议初学者刚开始入门时不要花费太多金钱在器材上,应着重于拍摄技巧与流程的学习,待玩出兴趣及心得后,再追加预算升级器材可能会较为恰当。 镜头款式选择 虽然每款镜头都能运用于红外线影像拍摄,但以我过去拍摄经验来说,大多只会用到一颗广角或超广角镜头,因为红外线拍摄多以风景议题为主,所以除非要远眺拍摄,不然使用单颗广角镜已可满足多数场景的拍摄需求,只不过由于拍摄环境多处户外强光下,且红外线对于光斑反应特别敏感,所以拍摄时最好能搭配遮光罩使用,才能避免杂光干扰而影响成影像画质。若拍摄机种为全幅机,使用广角端为16-17mm镜头即可,至于APS-C机种,镜头广角端则以10-12mm款式为佳。 滤镜的选择 若不考虑改机,滤镜套用方式将是拍摄红外线影像的唯一选择。以目前市售红外线滤镜来说,除了常见的B+W 092、B+W 093及HOYA R72等三种款式外,现阶段还有CokinP007红外线滤片可供选择,虽然其套用方式比起上述三种滤镜稍嫌繁琐,但至少在价格上是优惠的,会比较符合初学者的选购需求,至于拍摄效果为何?读者可参考应用范例。 滤镜特性简介 滤镜特性简介 B+W 092
一分钟掌控人像摄影中的光线
按下快门的那一刹那,记录下了属于她们的美好瞬间,那些被定格在相机里的美丽姑娘,往往能触动我们心弦。光线赋予画面魔法,让其更加鲜活、生动。看看如何一分钟掌握这些光线拍摄技巧吧! 图文选自中国青年出版社《人像摄影圣经(实战版)》一书 1.顺光怎么拍? 顺光也被称作“正面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在这样的光线下,被摄体受光均匀,其阴影都会投射在不可见的背面,画面色彩缺乏明度变化。但如要表现被摄体色彩的艳丽多彩,这是最好的照明形式。缺点是顺光下的画面色调和影调的形成只靠被摄体自身的色阶来营造,画面层次平淡,缺乏光影变化,照片表达平铺直叙,不生动。由于用顺光拍摄时只能看到被摄体的受光面,看不到背光面和投影,因此会掩饰被摄体表面凹凸不平的特点,不利于表现物体粗糙的表面质感。 光圈:F2.8 感光度:ISO100 曝光时间:1/50s 焦距:85mm ▲用顺光拍摄的人像照片看上去古朴传统 2.侧光怎么拍? 侧光是指光源方向和相机光轴成90°角的光线。这种光线的照明特点是:被摄体明暗各半,高光、亮、暗、次暗部分及明暗交界线非常明显;画面的层次丰富,立体感强。使用侧光时要注意光比,光比不能太大,要控制在相机动态范围允许的范围之内,避被摄体细节的丢失。侧光照明能把粗糙表面的质地很好地表现出来。在使用侧光拍摄人像时,拍摄者需要对非受光面使用闪光灯或者反光板进行补光,否则光线和反差会过于强烈。 光圈:F2.8 感光度:ISO100 曝光时间:1/400s 焦距:85mm ▲侧光下的人像照片充满活力和灵动
9个技巧搞定毕业旅行摄影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不论是白昼光线充足,或是夜垂低帘的低光环境,拍摄同样考验摄影者对光与影的运用。不过黄昏过后的低光拍摄相对更考功夫及耐性,不仅事先要作准备,拍摄过程也要不断尝试,因此本文将会跟大家分享微光风景拍摄的9个技巧。 做好准备便能较易捕捉拍摄题材的Magic Hour 1 做足拍摄前的准备 因为低光拍摄需要长时间曝光,及不断尝试,拍摄过程所需时间更长,故拍摄前必须多做准备及计划。首先,先计划好拍摄主题及方向,然后作不同的预备。如拍摄日落,就必须在日落前一至两小时到达现场,准备拍摄器材;如想拍摄星空,必须找一个不受光线影响的拍摄位置。此外,留意天气对不同拍摄主题的影响,过多云层或月光都会影响拍摄星空,而大雾会减低维港两岸的能见度,拍出来的夜景也相对模糊。当然,若你喜欢这种蒙胧美,也不妨一试。最后,摄影者应带备脚架、遥控器辅助拍摄,令拍摄过程更顺利,照片质素更稳定。 2 固定相机稳定长时间曝光 由于黄昏过后光源相对弱,故需要长时间曝光,当中会使用较慢的快门,可能由1/20秒至30秒不等,视乎拍摄需要。而摄影者手持拍摄时间过久,容易出现手震,令相片模糊。因此,建议大家使用脚架稳定长期曝光。即使不用脚架,也尽量将相机摆放在固定位置,如栏杆、石头、椅上等,或者将身体靠向墙身、栏杆位置,让身体更稳定拍摄。这些方法减少曝光时出现的移动,令影像更清晰细致。另外,摄影者也可用遥控操纵快门,进行拍摄,同样有助稳定地长时间曝光。 使用脚架稳定长时间曝光,令影像更清晰细致。 3 善用光圈控制景深 曝光时除了提高ISO,亦可控制光圈,调整镜头进光量,改变相片的光亮度。一般风景拍摄的范围相对大,要前景到远景都清晰可见,必须用较小的光圈(f/8以上)以取得最阔的景深,但细光圈的通光量不如大光圈,快门便更慢。不过也可使用大光圈(f/1.8-f/5.6)拍摄前景的主体,使用影像的浅景深突出主体。 使用细光圈,取得最阔景深。
人像摄影成为艺术的摄影捷径
你对人像摄影感兴趣,而且想知道快照和艺术的差别?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关键:和音乐一样,视觉艺术依赖于(形状、颜色、曝光的)和谐、(纹理的)韵律,以及安排元素(布景和模特)来讲述故事。当你能够协调所有这些事情并让他们和谐工作的时候,奇迹就快要发生了。 1、用光 用光是摄影的头等大事。停一下,回过头去反复读上面那句话,直到把它深深印在脑子里。毕竟,摄影艺术的本质就是通过捕捉某个场景的光线来创造一种艺术的演绎。从本质上讲,摄影就是用光绘画。 用光 在摄影术和闪光灯发明之前很久,古典画家们就知道把绘画主体安排在大窗子附近。大窗子就像巨大的柔光箱,创造合适的光线,让画家捕捉到他们想要的情绪。没有好的光线就根本不要去按快门,否则你的照片和那些菜鸟拿着傻瓜机瞎拍出来的不会有什么两样。 2、主题 主题 你必须得有光才能拍照,所以光列在第一条,它绝对是摄影的基石。但主题也是同样重要的。一个好的主题比一个好看的模特要有用。场景,衣着,支撑物,饰品,姿势以及情绪表达,他们结合起来讲述一个故事。而摄影师得保证这是一个值得讲述的故事。 3、对焦 对焦不仅仅是考虑对在那里,还要考虑这幅人像要用多大的景深来表现。你想要多大程度上虚化背景/前景?主体有多少部分需要合焦?通过适当的镜头搭配,你在这方面可以有相当大的灵活度,而这能对你作品的效果产生巨大影响。
拍摄出海景风光的丰富色彩
拍摄美丽的海景更能让人兴奋。无论是毫不起眼的沙滩、在海风吹佛下起伏的波浪、峥嵘峻峭的岩石...海滩美景总是不乏丰富的色彩,总是能给摄影师提供充足的拍摄机会。 本文为大家介绍5个拍摄海景风光照片的技巧,希望你的下次拍摄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一、寻找倒影 任何时候,只要你在拍摄水面,就应该尝试利用倒影来增强画面。拍摄日出或日落时尤其应该这样,阳光会在水面上形成非常壮观的倒影,粉红色及橙色会在你面前展现出极端美丽的一面。 二、关注细节 在海边,你往往会被壮观的海景所吸引,所以很容易忽略脚下的风景。海滩上有着大量更小的拍摄机会——潮水退去后的贝壳、沙滩上动物留下的足迹、岩峰中顽强生长的小花等等。花些时间仔细观察身边的细节吧,另外别忘了带上微距镜头。 三、增加前景 拍摄海景照片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乏味(比如照片上一半是天一半是水或沙滩)。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寻找有趣的前景。你可以从不同高度试拍一些照片—— 有时降低拍摄高度带入更多前景比较好,有时则从较高的位置拍摄更佳。要记得此时需要用小光圈拍摄,以获得足够的景深。 四、慢速快门 另一个避免照片乏味的方法是降低快门速度,使运动物体虚化。这样拍出来的海面更加朦胧,仿佛地毯一般。当然这时候需要使用三脚架拍摄,保证相机绝对地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