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hotoshop调出灰蒙蒙外景照片清新亮丽效果
最终效果如图所示。实例效果核心1:基本调整关键技术|标尺工具、裁剪工具。实例解析|下面主要运用标尺工具与裁剪工具,对画面进行旋转,扶正倾斜的水平线。步骤1:单击“文件”|“打开”命令,打开一幅素材图像,如图所示。素材图像

AutoCAD 2002中的新功能
16.9.1 BLOCKICON菜单 “blockicon”命令为AutoCAD 2000版的新增功能,该命令为AutoCAD R14或更早版本所创建的块生成预览图像,当用户在AutoCAD 设计中心查看块时可显示相应的预览图像。在AutoCAD 2002版中,在【File(文件)】→【Drawing Utilities(绘图实用工具)】中新增了【Update Block Icons(更新块图标)】菜单项,用于调用“blockicon”命令。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提示用户指定块名: Enter block names <*>: 系统将为用户指定的块生成预览图像。 16.9.2 图层转换器 图层转换器是AutoCAD 2002版中的新增功能,可用于将当前图形中的图层与其他图形文件或CAD标准文件进行匹配和转换。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工具栏:“CAD Standards(CAD标准)”→ 菜单:【Tools(工具)】→【CAD Standards(CAD标准)】→【Layer Translator…(图层转换器)】 命令行:laytrans

Canon佳能照片风格文件*.pf2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教程
佳能照片风格『Picture Style』的世界在胶片时代,我们通过选择不同的胶片和暗房技术来得到不同的影像效果。进入数码时代,各式各样的图像处理软件逐步取代了传统暗房技术,要达到相应的效果必须要经过复杂的后期来实现。 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上大多提供了风格设定,佳能的“照片风格(Picture Style)”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引擎实现不同的照片表现效果。从中规中矩的“标准”,到保留全部细节便于后期处理的“中性”,再到高对比度的“清晰”等,各种风格设定一应俱全。想通过“照片风格”来获得理想的画面?不如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项功能吧。 【风格设定】机身 拍摄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设定照片风格,而且非常方便。进入拍摄菜单进行设定、通过快速设定选单+电子旋钮设定或直接通过快速设定选单进入照片风格选择菜单。如果使用的是EOS 5D MarkⅡ等高端机型,机身背面还设有专用按钮。2010年秋季发布的EOS60D在机身上加入了“RAW图像处理”功能可以修改照片风格,2011年初发布的EOS600D也搭载了这项功能。因此,只要拍摄时记录了RAW图像文件,就可以通过“RAW图像处理”来更改已拍摄照片的照片风格。 【风格设定】软件 1.安装随机光盘中的。DPP软件之后,可以通过该软件在电脑上打开拍摄到的RAW格式图像文件随意更改照片风格设定了。 2. 打开“查看”中的“工具调色板”后,照片风格设定就在“RAW” 标签下的显著位置。通过下拉菜单可以选择预设的6 种照片风格。 3. 点击“图片样式”右。侧的“浏览”按钮,还可以选择自己已经下载或者自定义的照片风格加载到照片上。 4.如果不确定照片风格效果的话,可以通过“查看”中的“前/ 后比较” 选项,在窗口中同时显示修改前后的两张照片进行对比。 1. 在相机关闭状态通过USB线连接。至电脑。打开相机后,运行EOSUtility,在开始界面上点击菜单中的“相机设定/遥控拍摄”。 2. 在“拍摄菜单”界面中可以看到。“照片风格”项。点击“注册用户设计文件”就可以载入电脑里的照片风格了。
最新发布

Photoshop概念命令总鉴(八)
自带滤镜全解 风格化 查找边缘 作用:通过强化颜色过滤区,从而使用权图像产生轮廓被铅笔勾画的描边效果。使用这个滤镜,系统会自动寻找,识别图像的边缘,用优美的细线描绘它们,并给背景填充白色,使一幅色彩浓郁的图像变成别具风格的速写。 等高线 作用:产生的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简洁效果-----白色底色上简单的勾勒出图像细细的轮廓。 参数:色阶:描绘边缘的程度。 边缘:a、较高:在图像轮廓线下描绘; b、较低:在图像轮廓线上描绘。 风 作用:在图像中增加一些小的水平线以达到起风的效果。 参数:方式:a、风 b、大风 c、飓风 方向:a、从左; b、从右

Photoshop概念命令总鉴(九)
扭曲效果: 波浪: 作用:使图像产生强烈波纹越伏的效果。其强烈程度可控制。 参数:略 波纹: 作用:和波浪相似,同样产生波纹起伏和效果,但效果较为柔和。 参数:①数量:有三种选项 ②大小:小、中、大。 玻璃: 作用:使一幅图像产生通过不同的玻璃看到的效果。 参数:①扭曲度:控制变形程度。 ②平滑度:控制图像边缘的平滑度。 ③纹理:扭曲变形的纹理形状。

色彩系列教程(1):基础知识
设计爱好者对色彩的喜爱更是“如痴如狂”,他们知道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学问。要在设计作品中灵活、巧妙的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效果,就必须对色彩好好研究一番。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些关于色彩的最简单、基础也是很重要知识,感受一下色彩运用的妙处! 一、色彩的构成 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如图1。图1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如图2中的色彩。图2 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向的感受。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包括两方面。其一,时间隔序,称“同时发生的对比”;其二,空间位置,称“连贯性的对比”。对比本来是指性质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排斥。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也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并置的不同色调往往相抵消对方的色彩,这种相互抵消的现象称“同化现象。对比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讲解。

色彩系列教程(2):色系和色调
一、色调和色系的概念 PCCS(Practical Color-ordinate System)色彩体系是日本色彩研究所研制的,色调系列是以其为基础的色彩组织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将色彩的三属性关系,综合成色相与色调两种观念来构成色调系列的。从色调的观念出发,平面展示了每一个色相的明度关系和纯度关系,从每―个色相在色调系列中的位置,明确的分析出色相的明度、纯度的成分含量。 二、色调系列的组织结构 色调系列是由24个色相与9个色调组成的,如图1,看到色调系列的24色色环。图1,24色色环 从图1中的24色环,我们可以总结一下24色系的组织结构: Pccs色彩体系的色环的结构,是依据“三原色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以红(R)、黄(Y)、蓝(B)为三主色, 由红色和黄色产生间色――橙(O);黄色与蓝色产生间色――绿(G);蓝包与红色产生间色――紫(P),组成六色相。在这六个色相中,每两个色相分别再调出三个色相(如图1).便组成24色色相环。 9个色调是以24色相为主体、分别以清色系、暗色系、纯色系、浊色系色彩命名的。色调与色调之间的关系同色彩体系的三要素关系的构架是一致的,明暗中轴线由不同明度的色阶组成。 靠近明暗中轴线的色组、是低纯度的浊色系色调,Ltg色组、g色组。远离中轴线的色组、是高纯度的v色、b色组;靠近明暗中轴线上方的色组,是高明度的清色系P色组、Lt色组。中轴线下方的色组,是低明度的暗色系,dp色组、dk色组。*地带的色组,是明度、纯度居中的d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