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3DMAX实例教程:VRay打造精致乡村风格餐厅
如何体现一个充满加州柔和阳光的空间呢?这次以餐厅这个空间作为主题内容。从最初的平面设定到空间的布光和材质的赋给,成图的后期处理,我们在这里将一一进行体现。最终效果图图00空间概要及说明:这是一套300多平米的别墅,在整体的设计风格上,我采用了美式乡村风格,混搭了一些地中海的元素进去,这套方案没有传统美式的原始粗矿和古朴质感,却传承了一点地中海式的精致。在主题上摒弃了繁琐和奢华,以舒适为导向,以享受为原则,强调“回归自然”,给人一种心灵上的释然以及回归大自然的淳朴的思路,打造一个安宁平静、舒适自然的美妙净土。(图01)图01平面设定和分析:分析平面图,首先我考虑的是这部分空间分为两块,即餐厅和厨房。当然以餐厅为重点。在这里我把厨房做成敞开式厨房,为了让这两个空间的衔接更紧密,功能更齐全,于是又考虑增加了一个吧台,有情调且实用。我们都知道餐厅以用餐为主,那么所有的功能都要以满足这个需求来产生。在家具灯具以及材料的选择上,也是要以美式的感觉进行搭配。比如铜艺的灯具,厚重的家具,本色的棉麻以及有着浓郁自然清新味道的植物。(图02)
身影画中游
视频叠加相信很多喜欢多媒体的朋友都尝试过,今天我们换个玩法,让的照片在视频影片里产生奇妙的“画中游”景观。使用的工具是友立公司的PhotoImpact 7和VideoStudio 6,操作方法也很简单。 制作无背景照片 启动PhotoImpact 7,导入准备好的人像照片。 按下主窗口左侧工具栏上的选取工具,根据照片背景的复杂程度,选择使用“魔术棒”或“贝氏曲线工具”来去除照片背景(如图1)。制作“画中游”影片 启动 VideoStudio 6,新建项目后按下主窗口右侧的文件夹图标,将准备好的视频剪辑导入到素材库中。 打开主菜单“故事板”选项,在素材库里选中导入的影片,将其拖至视频编辑窗口的“视频轨”中(如图3)作为背景影片。可以导入几段视频剪辑与后面的人像图片配合。影片长度可在编辑窗口里激活后任意拖拉调整,以符合整个影片剪辑的需要。 打开主菜单“覆盖”选项,激活视频编辑窗口的“覆盖轨”,打开主窗口右上角的“素材类型”卷展栏,选择“图片”素材库,按下主窗口右侧的文件夹图标,将准备好的无背景人像图片导入到图片素材库中,把它拉至“覆盖轨”里,激活后依前法拖拉调整播放长度,使其与背景影片长度吻合。我们这个实例里使用了两段视频和两个无背景人像,其长度分别是对应的。 导入的人像照片需要进一步调整,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激活“覆盖轨”里的人像照片后,按下主窗口左上角的“动画”设置钮,进行各项参数的设置(如图4)。 提示:“运动类型”与刚才设置的人像位置是有密切关系的,如果人像从右侧滑入,我们需将人像位置设置在屏幕左侧,反之亦然,设置时最好将人像的位置移出画面二分之一左右,产生滑出画面的效果。 设置完毕按下主窗口里的预览钮看一看,效果不错,为了锦上添花,再为这段影片加上活动的文字标题,使它更加生动。选中主菜单上的“标题”选项激活文字标题编辑线,在预览窗选取你满意的文字渲染方式后,将其拖至编辑窗里的“标题轨”,在左上角参数栏设置好文字字体、颜色、阴影和动画方式。最后拖拉“标题轨”中文字标题调整播放长度,使其与相配合的背景影片长度一致。 VideoStudio有添加音效的功能,朋友们可根据喜好自行设置添加,在此不再赘述。 影片的保存或导出 我们的作品一切OK了!在预览窗中看到随着背景影片的播放,人像慢慢地滑入画面,又慢慢地滑出,下一个人像紧接着滑入进来,画面上还相应出现了绚丽的动画标题文字,融合成为一段天衣无缝的新视频!下面就把我们的作品保存起来。 选中主窗口“完成”选项,在这里可将它存储为自定义的视频文件,或直接创建刻录成VCD、DVD、SVCD等格式的光盘。 保存完影片后,还可以按下[导出]按钮,将这段影片制作成一张颇有新意的电子贺卡,搭配好贺卡页面,调整好影片大小和位置,生成一个自执行的EXE文件,就可以把它发给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了
用Flash 8 AS代码写摄像头拍照功能
因为很久不做 Flash coding 了,所以也就很少关心 Flash 8 的新的 Class,但听大家说过有这个功能。本想从网上找段教程或 code 来做。可是发现国内还没有类似的。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开始做法: 第一步:在库中建立一个视频元件,类型选择:视频(受 ActionScript 控制)。 第二步:将视频元件拖到场景中,并调整尺寸到想要的大小。并起名为“my_video” 第三步:在时间轴中粘入下边的 code。 Testing 发现有问题,拍出来照片只有 160x120 的区域有图像。并且图像变形了。 :eek: 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此处省略2小时 debug 时间……) 最后发现 my_video 复制到场景中调整大小时并不是改变 my_video.width 及 my_video.height 属性,而是改变 my_video._width 及 my_video._height 属性。原有视频元件的尺寸只有 160x120 。这就相当于将 my_video 作了形变。而 BitmapData.draw() 是不会考虑源元件的形变的。用官方的说法是: QUOTE: 源 MovieClip 对象不对此调用使用其任何舞台中转换。该源 MovieClip 对象会被视为存在于库或文件中,没有矩阵转换、没有颜色转换,也没有混合模式。如果您希望通过使用影片剪辑自身的 transform 属性来绘制影片剪辑,则可以使用它的 Transform 对象来传递各种 transformation 属性。
摄影教程:走近你的被摄者
和模特出外约拍,作品却都僵硬死板如木头?拍出来没有情绪,没有感觉? 也许只是你与你的模特还不够接近…… 本文将展示一位摄影师的拍摄心得,与你分享走近被摄者内心的要领~。 再走近一点就好 Robert Capa 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没有拍得很棒,那代表你还可以走得更近去拍摄”(If your photographs aren’t good enough, you’re not close enough)。 如果套用在人像摄影上,所谓的“没有走得更近”当然不是在说你跟 Model 的拍摄距离,也并不是叫你每张照片都跑到 Model 面前去拍大头特写,或是用百微去拍摄眼睫毛才叫做有 feel。其实我个人认为照片没有拍好,那是因为很多时候拍摄者并没有“走近”被摄者的“真实性格”和“内心世界”。在作品上,如果只流于“浅”景深、可爱十式或纯粹摄影技巧表现的话,作品难免缺少了深层次的演译,主题亦会变得空洞。 这照片有爱 这个副标题,是有一次跟我的*好友藤原克也先生讨论一辑人像作品时,他评论了某摄影人的作品,说了一句话:那照片有爱。 藤原克也大哥是*拍摄人像的大师级人物,也是《摄影之道-氛围×构图×主题的光影演绎》一书的作者。当时我在向他请教如何去拍摄感性一点的主题,他就回了我一句:“拍这个主题,要有爱”。 原来*摄影人在发表人像作品时,如果拍得很好的话,其它摄影人都会开玩笑式的留言:“有爱”,意思即为揶揄拍摄这个作品的摄影人,一定在拍摄的过程中爱上了这个模特儿,不然不可能拍出如此扣人心弦的作品。虽然听上去有些无聊,但想深一层,如果没有和 Model 做好沟通和引导,没有全神贯注地去发掘被摄者的表情,的确是很难构成一辑佳作。
最新发布
PS层样式详解:混合选项(一)
层样式对话框左侧列出的选项最上方就是是“混合选项:默认”,如果你修改了右侧的选项,其标题将会变成“混合选项:自定义”。右侧的选项包括:[page 不透明度(Opacity) 这个选项的作用和层面板中的一样。在这里修改不透明度的值,层面板中的设置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这个选项会影响整个层的内容。
PS层样式详解:混合选项(二)
这个选项只会影响层本身的内容,不会影响层的样式。因此调节这个选项可以将层调整为透明的,同时保留 层样式的效果。注意下图中,填充不透明度被设置为30%,只有图层的内容(一个颜色设置为R255,G0,B0的圆)受到了不透明度变小的影响,而该图层层样式(投影)部分则没有受到影响。注意和上面“不透明度”的设置进行对照。在填充不透明度的调整滑杆下面有三个复选框,用来设置填充不透明度所影响的色彩通道。 只混合(Blend If)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选项,通过调整这个滑动条可以让混合效果只作用于图片中的某个特定区域,你可以对每一个颜色通道进行进行不同的设置,如果要同时对三个通道进行设置,应当选择“Gray”。“只混合”功能可以用来进行高级颜色调整。 在“本图层”(This bar上)有两个滑块,比左侧滑块更暗或者比右侧滑块更亮的像素将不会显示出来。在“下一图层”(Underlying Layer)上也有两个滑块,但是作用和上面的恰恰相反, 图片上在左边滑块左侧的部分将不会被混合,相应的,亮度高于右侧滑块设定值的部分也不会被混合。如果当前层的图片和下面的层内容相同,进行这些调整可能不会有有效果,不过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效果。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介绍"只混合"的使用方法。调整前的效果图: 调整后的的效果图,图片中颜色较深的部分(红色部分)变成了透明的,而中间闪电的颜色较浅(白色)仍然保留。 图片花了,留下的部分周围出现了明显的锯齿和色块,你可能会感到这个功能用处不会太大,其实它的强大威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假设我们想要将这个闪电的背景颜色换成黑色,只需要对”只混合“进行调整就可以实现。首先在这个层的下面建立一个用黑色填充的层,然后选中“闪电”层,打开层样式对话框,首先拖动”只混合“下”本图层“左边的滑块,使背景显露出来,但是现在效果还不是很好。
PS层样式详解:混合选项(三)
挖空方式有三种:深、浅和无,用来设置当前层在下面的层上“打孔”并显示下面层内容的方式。如果没有背景层,当前层就会在透明层上打孔。 要想看到“挖空”效果,必须将当前层的填充l不透明度(而不是普通层不透明度)设置为0或者一个小于100%的设置来使其效果显示出来。 如果对不是图层组成员的层设置“挖空”,这个效果将会一直穿透到背景层,也就是说当前层中的内容所占据的部分将全部或者部分显示背景层的内容(按照填充不透明度的设置不同而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将“挖空”设置为“浅”或者“深”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如果当前层是某个 图层组的成员,那么“挖空”设置为“深”或者“浅”就有了区别。如果设置为“浅”,打孔效果将只能进行到图层组下面的一个层,如果设置为“深”,打孔效果将一直深入到背景层。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这幅图片由五个层组成,背景层为黑色、背景层上面是图层4(灰色)、再上面是图层1、2、3(颜色分别是红、绿和蓝),最上面的三个层组成了一个层组。 现在我们选择"图层1",打开层样式对话框,设置“挖空”为“浅”并将“填充不透明度”设置为0,可以得到这样的效果: 可以看到,图层1中红色圆所占据的区域打了一个“孔”,并深入到“图层4”上方,从而使“图层4”的灰色显示出来。由于填充不透明度被设置为0,图层1的颜色完全没有保留。如果将 填充不透明度设置为大于0的值,会有略微不同的效果。 如果再将“挖空”方式设置为“深”,我们将得到这样的效果:
PS层样式详解:混合选项(四)
选中这个选项可以将构成一个剪切组的层中最下面的那个层的混合模式样式应用于这个组中的所有的层。如果不选中这个选项,组中所有的层都将使用自己的混合模式。 为了演示这个效果,我们首先在上面的那个例子中将图层1和图层2转换成图层3的剪切图层(方法是按住Alt键单击图层之间的横线),如下图 接下来双击图层3打开其层样式对话框,选中“混合 剪切图层”选项,然后减小”填充不透明度“,可以得到这样的效果(注意其中的红色区域和绿色区域分别是图层1和图层2的内容,它们也受到了影响): 如果不选中“混合剪切图层”选项,调整”填充不透明度“会得到这样的效果(注意图层1和图层2的内容没有受到影响):混合图层内部效果(Blend Interior Effects as Group) 这个选项用来使混合模式影响所有落入这个层的非透明区域的效果,比如内测发光、内侧阴影、光泽效果等都将落入层的内容中,因而会受到其影响。但是其他在层外侧的效果(比如投影效果)由于没有落入层的内容中,因而不会受到影响。 例如,我们首先为图层1添加一个”光泽“效果:
PS层样式详解:描边
描边样式的主要选项包括:大小(Size)、位置(Position)、填充类型(Fill Type)。 一、大小(Size) 其实就是设置描边的宽度。 二、位置(Position) 设置描边的位置,可以使用的选项包括:内部、外部和居中,注意看边和选区之间的关系。例如: 居中描边 外部描边 内部描边
PS层样式详解:添加层样式
层样式是Photoshop中制作图片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层样式可以运用于一幅图片中除背景层以外的任意一个层。如果要对背景层使用层样式,你可以在背景层上双击鼠标并为其另外命名命名。如果要对背景层使用层样式,你可以在背景层上双击鼠标并为其另外命名命名。 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式为层添加层样式: 方法一:首先选中层,然后单击层面板下方的“样式”按钮然后选择需要添加的样式。 方法二:在层面板中双击层图片,打开“层样式”对话框,在“层样式”设置对话框中可以通过钩选样式前的复选框开添加或者清除样式。 方法三:如果要重复使用一个已经设置好的样式,可以在层面板中拖动这个样式的图标然后将其释放到其他的层上。
PS图层轻松详解:图层组合
所谓图层复合就是将图层的位置、透明度、样式等布局信息存储起来,之后可以简单地通过切换来比较几种布局的效果。这个功能是非常实用的,也很简单。下面我们来介绍如何使用。 那个绿色的脸是不是看腻了啊,那我们换一个。打开后的图层布局如下图所示,图中有Photoshop、Illustrator、GoLive、CS字样,是我手写的,并且加上了简单的图层样式。怎么样写得不错吧? 使用菜单【窗口>图层复合】打开图层复合调板。然后点击调板下方的新建按钮,将会出现如下右图的对话框。名称是什么意思就不用我说了吧?注释的意思不说大家也明白。“应用于图层”中的三个选项要解释一下。 我们说过图层复合是记忆位置、透明度、样式等信息的。那么可视性就是图层显示、隐藏及不透明度设定的状态。位置就是指记忆图层的位置。外观就是图层样式,可以在不同的复合记忆中对同一个层使用不同的样式。 建议全部选上。确定图层复合调板如下右图。点击三角形可以展开或折叠注释。我个人人为把注释直接写在名字中更方便,省得折来叠去的。 然后把图层按照下左图调整位置,同时降低CS层的不透明度为30%左右,将层次调整到最下层。然后存储图层复合为2。
PS图层轻松详解:初识图层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是直接画在纸上,而是先在纸上铺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把脸庞画在这张透明薄膜上。画完后再铺一层薄膜画上眼睛。再铺一张画鼻子。如下图,将脸庞、鼻子、眼睛分为三个透明薄膜层,最后组成的效果。这样完成之后的成品,和先前那种全部画在一张纸上的方法,在视觉效果上是一样的。 以后如果觉得眼睛的位置不对,可以单独移动眼睛所在的那层薄膜以达到修改的效果。如果不满意,甚至可以把这张薄膜丢弃,重新画一张。而其余的脸庞鼻子等部分不受影响,因为他们被画在不同层的薄膜上。 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后期修改的便利度。最大可能地避免重复劳动。因此,将图像分层制作是非常聪明的。图层调板 在Photoshop中我们也可以使用类似这样“透明薄膜”的概念来理解图像。通过调用图层调板〖F7〗可以察看和管理Photoshop中的图层。图层调板是最经常使用的调板之一。它通常与通道和路径调板整合在一起。一幅图像中至少必须有一个层存在。 如果新建图像时背景内容选择白色或背景色,那么新图像中就会有一个背景层存在,并且有一个锁定的标志。如下左图。如果背景内容选择透明,就会出现一个名为图层1的层。如下右图。 现在我们就利用图层来绘制一个简单的人脸。新建一个图像〖CTRL N或CTRL 双击空白区域〗,尺寸400×300或自定,RGB模式8位通道。背景内容白色。 然后打开图层调板〖F7〗,在其中看到已经有一个名称是“背景”的图层存在了,并且图层最右方有一个锁定的标志。类似上左图。 图层调板可以显示各图层中内容的缩览图,这样可以方便查找图层。默认是小缩览图,可以使用中或大或关闭缩览图。方法是在图层调板空白区域(即没有图层显示的地方)单击右键更改缩览图大小,如下左图。也可点击图层调板右上角的小三角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调板选项”。如下右图。 由于缩览图占用的空间较大,有时候反而降低了图层调板的使用效率,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意义不大。当大家熟练以后,建议关闭缩览图以获取较大的图层调板使用空间。在这里我们先使用小缩览图查看方式。
PS图层轻松详解:选择和移动
现在我们要调整某一层的位置,就在图层调板中选择那一层,再使用移动工具〖V〗移动即可。切记先选择再移动。要先正确地选择图层。前面说过,移动时鼠标的起始位置并不重要,比如移动eye层,只要选择了这个层,在图像中任何地方都可以移动这个层。注意即使隐藏了图层,也就是关闭了层的眼睛图标,这个层还是可以被移动的。 仔细观察一下,被选择的图层在图层调板中会以突出颜色显示,同时在眼睛标志右边的小框内会出现画笔标志,表示现在可以对这个层进行像素操作。所谓操作就是绘制、删除、移动等。也包括色彩调整、使用滤镜等。这些内容都将在以后逐步接触。 如果要移动较多的图层,且移动到不同位置的时候,这种方式就比较麻烦。因为每次移动前都要先到图层调板中选择图层。而在图层调板中选择图层可以称为是一种“慢速选择”,那如何“快速选择”呢?要想快速选择图层,就不能通过图层调板,而要采用其他的途径。 现在我们先选择nose层,然后使用移动工具〖V〗在图像中鼻子的位置上单击右键,会弹出右键关联菜单,可以看到菜单中有三个层的名称。这时点击face层的名称,就相当于选择了face层,图层调板中的选择层也会同时切换到face层。如下图。 问题与思考:这种选择图层的方式明显较快,可是为什么点右键的时候会出来三个层呢?又为什么只出现三个而其他层(如eye层)并没有出现呢? 问题与思考:这种选择图层的方式明显较快,可是为什么点右键的时候会出来三个层呢?又为什么只出现三个而其他层(如eye层)并没有出现呢?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如果图层在右键点击的位置上有内容存在(说得专业些就是有像素存在)的话,就会在列表中出现该层的名称供选择。这些层的层次高低与图层调板中一致。图层调板中层次较高的图层在弹出菜单中的层次也较高。 如果图层在这个位置上是透明的,即没有任何像素存在,是“空”的,那么它就不会出现在列表中。这就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因为两个眼睛层在上图鼠标右键点击的位置上都是透明的,所以没有出现在列表中。所以如果要在右键点击的关联菜单中见到眼睛层,就必须在眼睛的图像范围内点击右键。如下图。 注意如果图层处于隐藏状态(即关闭了标志),或图像透明度低于10%,该层也不会出现在列表中。 图像透明度低于10%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将图层整体不透明度调为10%以下。第二是在绘制时绘图工具本身的不透明度就低于10%,这样即使图层整体不透明度是100%也不会在列表中出现。我们可以做试验来证明,在图层调板中将eye层的整体不透明度设为9%(图中红色矩形处),然后选择移动工具〖V〗在eye层图像范围内点击右键。就会出现如下图的现象。
PS图层详解:图层层次关系
也可以先选中图层,再使用菜单【图层>排列】中的各个命令以及相应的快捷键来改变图层层次。 其中的后移〖CTRL [〗就是往低层移动,前移〖CTRL ]〗就是往高层移动。这个前后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将图像竖立起来挂在墙上面向我们,那么原先较高的层次距离我们就较近,也就是较为靠前。而原先较低的层次就较远,也就是较为靠后。所以前移一层的意思就是提高一个层次,在图层调板中就是往上移动一层。反而反之。 置为顶层〖SHIFT CTRL ]〗就是直接移到最高层;置为底层〖SHIFT CTRL [〗则就是移到最低层。注意现在即使我们使用命令将某层移动到了最底层,却还是在那个背景层之上。这是由背景层的特殊性质决定的: 如果要改变背景层的层次,或想要移动背景层及做其他一些操作,就必须先将背景层转为普通层。方法是在图层调板中背景层上双击,会出现改变名称对话框,输入一个名字或也可以直接确定即可。如下图。也可以按住ALT直接在图层调板中双击,就直转化为名称为“图层0”的普通图层了。 刚刚说过背景层并不是必须存在的,如果新建图像的时候将背景内容选择为透明(下图红色矩形处),即可建立一个没有背景层的,全透明的空图像。如下图。图层调板缩览图中可见一个全部是透明区域的图层。以前我们新建图像的时候之所以都选择白色背景,是因为那样建立图像之后会带有一个白色的底色,比起那种代表透明的方块图案来说,在视觉上会较为舒适一些。